姹紫嫣红的真实印象 360度看“不一样的东莞”

30.08.2015  11:53
东莞是什么颜色的?今日的答案是紫红。紫红,姹紫嫣红。形容五颜六色,景色艳美。今日的东莞,已是百花齐放,色彩缤纷。

 

29日,在一片紫红的背景下,以“见证·时代”为主题2015东莞市民摄影周在东莞展览馆一楼大厅举行开幕式。图为工作人员在做准备。
360度全景东莞启动,带来“互联网+”的时代气息。 宋文博 摄
不一样的女工》获东莞市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点赞”。宋文博 摄

不一样的女工》之一(翻拍)。宋文博 摄
见证·时代”2015东莞市民摄影周现场。宋文博 摄
参展作品《东莞日出》(翻拍)。 戴小辉 摄
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马宏杰为东莞市民讲述《中国人的家当》。郑琳东 摄

  29日,在一片紫红的背景下,以“见证·时代”为主题2015东莞市民摄影周在东莞展览馆一楼大厅举行开幕式。

  华灯初上的现代城市夜景,金光四色的东莞日出,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表情生动的产业工人,凌空跃起的“超级丹”,寻常生活中的市民,还有时光留痕的面容……市民摄影周现场,集中了一座城市的缤纷精彩。

  东莞是什么颜色的?今日的答案是紫红。紫红,姹紫嫣红。形容花的品种繁多,五颜六色,景色艳美。有名联:姹紫嫣红三春晖,赏心悦目百事兴。今日的东莞,已是百花齐放,色彩缤纷。

  喜欢摄影的东莞市民有福了!一场集诸多名家展览与讲座于一体的摄影盛宴已在东莞拉开帷幕。自本月29日起,2015东莞市民摄影周将在东莞展览馆东莞图书馆、玉兰大剧院正式启动。近20个摄影精品展及名家讲座将一一呈现在市民面前,让广大市民饱览影像的魅力,发现“不一样”的东莞。

  东莞城市推广办公室何碧怡表示,为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座城市,东莞每年都会围绕一个主题来展开活动,去年是“活力东莞”,今年的主题是“不一样”的东莞。

   “互联网+”摄影  360度看“不一样的东莞

  众所周知,影像是见证的一种手段,真实地记录着每标时代变迁,见证梦想的起源,见证我们共同的历史。数量与质量兼具的各类摄影是市民摄影周的重头戏之一。近20个摄影精品展,分为“名家展”“市民展”两大板块名家展主要包括第十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获奖作品展、“不一样的东莞”摄影展和世界华人摄影十杰张均良的“意象留痕”摄影展,个个均是看点十足。

  其中,“不一样的东莞”摄影展尤为值得关注,记者了解获悉,在展览模式上,采取线上和线下同时进行的全新展览模式,首次采用的线上展览展出了《东莞日报》摄影记者采用无人机高空拍摄制作完成的全景东莞图片,使本次摄影展充满了“互联网+”的时代气息。

  线下展览既有《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舸,荷赛获奖者、新华社著名摄影记者费茂华,台湾著名人文摄影家钟永和《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马宏杰,荷赛获奖者、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快报》副总编辑李洁军等名家拍摄的关于东莞的影像,又有本土摄影家拍摄的反映东莞不样的城市形象及市民生活的影像。

  《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舸表示,现场展出的很多作品,内容都很接地气。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大事件,到个体生命的真实生存状态,他们以摄影艺术的魅力,用丰富的镜头语言和独特的镜头视角,展现了人文的东莞、休闲的东莞、时尚的东莞等等“不一样的东莞”。

   作品生动获点赞  “不一样的东莞”将走向国际

  摄影展现场,一组名为《不一样的女工》的摄影作品引人关注。其中一张表现的是,一个女工,带着耳机且长发及腰,怡然自得的在自己的世界里,做着她手上的工作。这个形象十分有别于以往大众对工厂女工的刻板印象。“不一样的女工”引发了现场观众的赞誉,并获得东莞市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现场“点赞”。

  这样生动的作品,现场还有很多。一位现场观展的爱好摄影的市民讲述,他曾经和同伴凌晨4点,一起爬上530多米高的大岭山森林公园主峰拍摄日出,同伴的作品《东莞日出》也在现场展出。

  活动承办方负责人曾平治表示,今年的市民摄影周,眼界更加开阔。“不一样的东莞”摄影展还将走出东莞,陆续赴平遥国际摄影节、连州国际摄影节、香港文化中心等全国各地展出,将此次展览的影响传导到国内国际。

   赏学并举 与摄影大师零距离对话

  名家展看点多多,市民展同样极具眼球效应,市民展中,陈成基的《我的家庭影像》、叶健波的《我的双胞胎儿子》、余海霞的《我的宝贝女儿》、曹雪琴的《妈妈的印记,或视角独特,或生动有趣,或爱意浓浓,足可让市民一饱眼福。

  除了各类看点足的展览外,主办方还精心为市民准备了多场摄影专题讲座,让您民与全国著名摄影家零距离对话,包括《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马宏杰、著名商业摄曼家胡黎明、汕头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谢琳等。

  29日上午,《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马宏杰为东莞市民带来了题为《中国人的家当》的主题讲座。其作品通过对普通中国人“摸家底”来观察他们的生存境况,又对比长时间,甚至几代人“家当”的变化,来变现经济、社会的变迁。为拍摄这组作品,马宏杰历时11年,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展现了一位专业摄影师用影像传达“观念”的学者风范。

  当日下午,中国金像奖获得者,著名商业摄曼家胡黎明带来了《风光摄影的镜头运用》。30日上午,中国金像奖获得者,汕头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谢琳还将带来《用图片讲故事——纪实专题与编辑》,有兴趣的市民可前去东莞文联会议厅聆听。

   对话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

  李舸

  南方网:您创作《不一样的女工》的立意是什么?

   这个时代“三位一体”的个性化表达

  拍摄东莞的产业工人,以前都是服装统一,没有太多个性的群体形象。随着企业的调整,东莞对工人待遇的提升,用工情况也在发生变化。现在的工人,大多是90后。有些工厂,由于行业的关系,管理上更加人性化,工人的自由度更高。

  如何表现这种“不一样”,小的细节,更打动人。比如,在一家毛纺厂,一个女工,带着耳机,穿着连衣裙,长发及腰,怡然自得的在自己的世界里,但这不影响她手里做的活。在工厂里面也给人以私人的空间,这就是“不一样”的东莞。

  90后有自己的空间,表达方式和生活态度。现在不再讲求整齐划一,而是个性化。不仅仅是摄影者思路的变化,而是摄影者、对象、观众“三位一体”的个性化表达。

   用影像让更多人认可“不一样”的东莞

  这个作品的立意,就是“不一样”的东莞。打破对东莞、对产业工人,或者更通俗的说对“打工妹”这个群体的刻板认识。让不了解的人对东莞有更多地认可。

  用国际化的眼光,让传播力更广,用影像影响更多的人。

 

  著名摄影家、《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

  马宏杰

  南方网:刚才开幕式讲到无人机拍摄,您认为科技带来的改变面前,什么是摄影师的核心?

   观念”是专业摄影师的核心

  不光是无人机,各种技术都介入摄影,手机、数码相机都很普及,人人都可以是摄影师。可以说下一个要下岗的就是职业摄影师。“观念”对专业摄影师来说是核心的,如果没有观念的不同,作品不能带来人所未知的想法,或者想做做不到的东西,那可能还不如普通市民。

  观念性的照片要有读的感觉,是有故事的照片。一千个人拍同一个景色意义何在?现在这个时代,单一的摄影能力越来越不重要,以后,专业摄影师拼的都是文化素养等等综合能力。每一个摄影家都是学者,只不是是拿着相机的。

   真实的东莞还远未被发掘

  这是我第二次来东莞。上一次是03、04年快过年的时候,拍《耍猴人》,在东莞厚街过的年。今年再来东莞,就不知道怎么下手拍了,变化实在是很大。其实一个人最熟悉的是身边的事情。我的拍摄不想停在表面,好的作品是看了以后,让人揪心、心颤的照片。做到这一点的前提,要做好调查。

  做好调查才能在作品中传达思想观念,一个月就拍完的一组作品,我做一个文案要一年。中国囊括了所有(摄影分类)的地理单元和人文景观,再过一百年都缺原创性(的作品)。好比东莞,真实的东莞还远未被真正的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