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三个不会变”顺应中国经济发展新要求

20.12.2015  16:05

近年来伴随中国 经济 体量的上升及外汇储备资金的充裕,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国门加大海外 投资 力度,大规模资本输出的现象逐步凸显,引发社会各界对是否还需要引进外资的较多争论,外资企业也极为关注中国外资政策的走向。对此,今年习近平主席在海南省博鳌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国将越来越开放,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这是习近平主席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与对外开放新水平所提出的外资新战略,不仅有助于构建外资稳定发展的环境,也有助于深入开展与外资的合作。

三个不会变”顺应中国经济发展新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验表明,外资的大规模流入不仅解决我国缺乏外汇资金的问题,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等助推产业发展的重要要素。因而,判断一个国家是否需要外资,绝不是简单依赖是否缺乏资金的指标,而必须从经济发展要求来进行分析,看外资是否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来看,老龄化问题伴随着劳动力总量规模开始出现拐点,劳动力低成本优势逐步弱化。同时,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因素也改变了非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这预示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劳动力等方面已不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技术创新方面,尽管中国的技术创新水平相比改革开放之初有较大改观,但诸如芯片、操作系统等前沿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发达大国手中,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仍然与发达大国有较大差距,由此决定了我国短期还难以同发达国家相竞争。未来中国只能通过创新转型升级,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

然而,大规模自主创新是很漫长的事情,短期内较难借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的创新技术依然需要从欧美等发达大国引进,但这些国家对技术转移都有着很严格的限制。从这个角度看,继续通过外资引进创新成果助推产业延链补链,夯实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仍然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三个不会变”有助于稳定外资的预期,促进外资继续着眼于长远的投资,预示“三个不会变”顺应中国经济发展新要求。

与此同时,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仍然具有较大的空间。虽然2014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居世界第一,连续23年保持发展中国家首位,但2014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占GDP比重才达到10.8%,而世界平均水平是32.8%,预示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还有较大的空间。未来继续保持支持外资发展的政策,不仅是经济发展转型的诉求,也是包括外资在内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诉求。

三个不会变”助推外资合作进入新常态

虽然“三个不会变”为外资合作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但当前中国经济不管在体量还是结构上都呈现了较大的变化,对外开放政策也不断完善。在此背景下,“三个不会变”将促使外资的发展呈现不同的特征,外资合作将进入新常态。

从外资的合作环境上看,将由原来的重点制定吸引外资的内外有别的专项政策转向内外资一视同仁的局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不断探索完善,不仅为外资的进入确立了更加法制化的环境,而且预示未来内外资政策环境将逐步趋同,改变了以前对于外资有着更加优惠的情形,外资的合作需要面对和适应这种新环境。

从外资的合作方向上看,将由原来单纯的外资单向引进转到对内对外投资联动发展。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存量占GDP的比重仅仅为7%,离世界30%左右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未来10到20年中国海外投资将增加3至5万亿美元,极大改变了原来外资引入的单向资本流动。而且中国未来如此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可能会较多收购或者兼并具有创新成果的海外企业,由此将助推外部资本携带创新成果投资于中国,促进对内对外投资的联动发展。

从外资的产业模式上看,将由原来侧重劳动力等低成本产业转向更加注重价值链的合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更多的是针对中国劳动力等低成本优势所进行的产业转移,未来将更加重视通过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建链等全球价值链的合作,借此创造新的比较优势,改变局限于低附加值的产业投资模式,而更多培育向产业链两头延伸的新优势。

(作者陈建奇为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所世界经济室副主任)(中国经济网)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