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第一”!天河,不只是广州经济“第一区”

21.01.2022  12:57

大洋网讯 翻开广州天河区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项数据持续领跑,那就是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多年全市第一,而今年的数字已经更新到了“15”。

GDP总量连续15年全市第一,牢牢奠定了天河区经济重镇的地位,但天河又不只是经济“第一区”那么简单。

2022年1月21日,天河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列出了7项有分量的“全市第一”,还有许多隐藏的“第一”在弦外之音。

天河正朝着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纵深推进,城区功能品质不断提升,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面向2022年,它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全省全市前列。

【7个第一逐个看】

地区生产总值连续15年全市第一

新增“四上”企业1307家,增长21.5%,占全市17.8%,数量均居全市第一

全区专利授权量达2.9万件,总量连续19年全市第一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居广州中心城区第一

区属公办高中特控率连续5年全市第一

新增社会办医疗机构113家,数量居全市第一

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核连续7年全市第一

【1】良开局

2021年交出漂亮“成绩单

广州国际金融城高楼拔节“生长”、广州期货交易所揭牌运营、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新引进成功、多个科技企业成功敲锣上市……过去一年,天河经济发展有许多重要事件,人们能从经济呈现的新气象,感知强劲发展的新动能。

一系列数据,交出漂亮的“成绩单”——

天河2021年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增长8%以上;实现税收收入879.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8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0.6亿元、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商品销售总额突破1.2万亿元,规模以上软件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高端专业服务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

一项项荣誉,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获评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位列2021年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榜首、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二。

天河经济“第一区”的背后,是生生不息的经济活力和强而有力的发展韧性。这有赖于市场主体活力的充分激发,2021年该区新增“四上”企业1307家,增长21.5%,占全市17.8%,数量均居全市第一;这也得益于科创动能持续奔涌,2021年全区专利授权量达2.9万件,总量连续19年全市第一。

这两个“第一”极富“含金量”,从多个维度展示出天河的经济实力。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天河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走稳未来的步伐,尤其关键。

【2】优产业

坚持创新驱动更强能级

广州经济“第一区”的支撑点,是天河作为“科技强区、创新大区”涌动的实力。

企业是促进创业创新的生力军。天河营造包含创新支持、金融投资、公共服务在内的创新生态体系,培育出一批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科技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和“独角兽”,它们是天河科创实力的最好“代言人”——

2021年,天河新增科技类企3.4万家,占全市38.2%;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995家,占全市26%;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5家企业入选2021年中国互联网百强,占全市55%;4家企业入选2021中国新科技百强,占全市80%。

上述数据,隐藏了不少“第一”。珍视创新作为动力引擎,产业作为经济之本,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报告重点强调了“软件”一词,从五山科技街到科韵路,再到天河科技园高唐新建区,天河响当当的软件业串起了广州软件产业的发展轨迹。未来,天河将选准赛道重塑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优势,做优通信、金融、地理信息等高端行业应用软件,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还有更多“大招”,宣示了强化创新主体作用。如力争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加快编制“环五山”创新策源区规划方案;推动新设院士、博士后和博士工作站10家……透视众多新举措的关键,就是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发展的“最大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天河作为广州现代服务业的“最强区”,一并提出提质发展举措。天河CBD“亿元楼宇”林立,会计、法律、广告营销等高端专业服务业活跃其中,都是经济活跃的标志。本次报告提出该产业要向数字化国际化发展,并培育更多“亿元律所”,显示出强化能力的决心。

【3】提品质

城区功能品质不断升级

2021年,天河除了经济发展层面取得了突破,城市综合功能也得到有力提升。教育医疗事业提质发展、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里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有一项“第一”有目共睹。天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居广州中心城区第一。而未来,天河将力争建成5个口袋公园,打造“公园内的城区、城区里的公园”,并支持华南植物园创建国家植物园,进一步建设打造清新怡人的生态环境。

漫步城央,如沐春风。天河30条黑臭河涌持续实现不黑不臭、“长制久清”,水清岸绿鹭鸟飞,这是生态环境改善的最直观体现。“我现在每天都过来散步。”家住车陂涌旁的黄阿姨感慨“家门口”有了新变化。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就要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以高水平保护、高标准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让居民生活更加舒心,天河将加快推进23个老旧小区微改造,核发老旧小区电梯加装规划许可100宗以上;让群众出门更加通畅,天河抢抓高铁入城契机,以国际一流标准加快推进广州火车东站改造,协调推动地铁11号线、18号线、13号线二期天河段加快建设;让人居环境更加提升,天河坚持试点先行,下大力气推动石牌、棠下、龙洞、凤凰等街道美丽村居建设。

美丽蝶变,就在眼前。

【4】共幸福

教育医疗事业提质发展

天河在教育医疗事业也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过去一年,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一期校区、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建成开办,新开办小学2所,新增规范化幼儿园6所,天河以“优秀”等次圆满完成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区属公办高中特控率连续5年全市第一。

天河还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完成区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编制,广东省骨科研究院北侧大楼建成移交。新增社会办医疗机构113家,数量居全市第一。

随着政府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天河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核连续7年全市第一。这一份份亮眼的成绩,正是打造宜居宜业天河的缩影。而未来,天河瞄准城区功能品质的优化提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宜育宜养天河令人期待。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是天河教育的金字招牌,未来将持续推进“优教行动”并扎实开展“双减”工作。同时,加快推动天河外国语学校智慧城校区、广州中学凤凰校区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确保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二期校区年内开工,新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5所,新增优质公办学位不少于5000个。

而在建设健康天河样板方面,未来一年将计划完成区第二人民医院立项和中山大学肿瘤医学科学中心控规调整,确保广东省骨科研究院南侧大楼项目完成立项、北侧大楼投入使用。

【5】

还有那些隐藏的“第一

谋求综合实力的更大突破

天河“第一”还有很多,没有直接在报告里表述,或者换了个说法表达。

比如,天河路商圈被誉为“华南第一商圈”,见证了“千年商都”广州的消费魅力,这里未来将打造国内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第一商圈。

如果把“首位”“首家”“首批”统计进去,数据更为可观。比如12家企业入选市文化企业30强,居全市首位,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天河文体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

不只是广州经济“第一区”的天河,谋求综合实力的更大突破。

2022,天河走好新的赶考路,如今已经划定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的年度任务。

牵住发展的“牛鼻子”,天河在产业焕新、创新驱动、城区功能、民生保障方面都锚定了新的目标,未来的步伐将迈得更加坚定。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何瑞琪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