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策略促学生自主学习

30.06.2014  12:26

  ●梅江区江南育才小学  巫智敏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采用不同的策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第一,指导学生带来生活实例,引入学习。我常常结合教学需要,让学生把生活引入课堂。如:计算类课程可以是自己尝试计算的例子;数的认识,可带来应用数字的例子;几何图形可以拼图、剪、画、做等形式的举例研究等。

  第二,指导学生自编数学情景,丰富学习。让学生把经历的生活或喜欢的童话人物编成情景,把枯燥的算式变得有趣,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乘加、乘减的教学中,我设计了看算式说故事,看故事说算式的活动,给学生带来这样的故事:秋天到了,到处果实累累,小兔子们种的萝卜丰收了,一共收了 70 根萝卜,小兔子想:牛爷爷身体不好,羊大婶工作忙,小兔妹妹生病了,它决定送给它们每人 16 根,它自己还有多少根呢?你看这个故事里的小兔很细心,会照顾长辈和妹妹,把劳动果实拿来分享,是个很好的教育素材。

  第三,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思考。在教学中创造条件、搭建提问平台,让学生敢于提问,激励指导他们如何提问,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四,指导学生参与动手实践,巩固学习。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升和毫升的认识中,我组织学生玩一玩1升的水,看看能装几杯?掂量下有多重?猜一猜1毫升有多少,数一数1毫升有几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