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奖励助力“三旧”改造的专业团队

24.09.2015  18:10

南方日报》报道,随着外部 经济 的持续疲软,伴随东莞多年迅猛发展的厂房租赁经济,出租收入大幅下降。东莞部分镇街已着力转型,推陈出新,不少“旧厂房”变身产业园和创意园。

视力所及,无论是在大城区,还是在镇区,昨天还是旧厂房旧厂区,今天则摇身一变,变身为商业区变身为创意园,这一景象不时可见,正是东莞经济持续转型,研发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替代传统制造业的结果,对于破解长期困扰东莞的“三旧”难题走出一条可复制的路径。镇街政府可顺势出台激励政策,招引专业团队设计旧厂区改造,并运营新的产业园区,助力租赁经济的向好。

长期弃置不用的旧厂房旧厂区仿佛就是道道伤疤,伤害了社区环境不说,长期不产生租金收入,更令村组苦不堪言。近年来,东莞某些镇村转换头脑,特别是请来了能人,帮忙策划租赁经济新样式,有些变身为商业区,变身为公寓楼,更有些变身为高大上的产业园和创意园。当这些旧厂房和旧厂区不再机器轰鸣,而是由白领员工进进出出的时候,无疑也意味着这一地理空间所容纳的产业发生了大变异。

“三旧”改造特别是旧厂房旧厂区改造,是东莞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东莞经济以制造业为主,而制造业中又以劳动密集型的代加工企业居多,这类企业占据厂区大,耗用土地多。如今,这类企业中的一部分已经开始迁移,而腾出的土地必须进行及时的改造以容纳新产业进入,否则,农村集体收入就会受到影响。近年来,某些镇村集体收入下降,其实也有旧厂房和旧厂区改造慢,替代性产业进入慢的原因。

东莞邻居之一的深圳,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持续地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许多私人团队对于操作旧厂房旧厂区改造并运营替代性产业进入,不仅拥有丰富的实操经验,而且,也积累了资本。据媒体报道,东莞部分镇街的旧厂房旧厂区改造升级,就有一部分是来自深圳的团队操作。他们的经验、他们的资本,不仅便利于旧厂房旧厂区改造的启动,更便利于改造后运营时段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须知,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减低了进驻公司的成本,维持了进驻公司的盈利,提升了旧厂房旧厂区改造的成功率和运营成功率。在宏观层面上,更支持了东莞经济的转型升级。

因此,如果有必要,镇街政府应当出台支持政策,除了落实“三旧”改造的系列政策外,对于引进经营有方、改造记录良好的深圳团队,也不妨给予一定的奖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