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五次会议的联组会上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这些战略性有利条件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自信自强的文化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让全党全国人民关注我国发展所拥有的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乃是着眼于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全球世纪疫情背景之下,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激烈;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对正在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来说,不仅不能畏葸不前,还必须挺立潮头,激流勇进。中国之所以能够迎难而上,就在于拥有战略性有利条件。从本质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四个有利条件,构筑了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之坚实基础。就表现形态而言,前四个方面是指外在的实体性条件,而“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则是指主体内部的精神状态。外在实体性条件当然是应对一切艰难困苦的基础性条件,不可或缺,但是,历史活动是主体性活动,是人的能动性表现,而主体的活动能否成功,与其精神状态大有关系,所谓“两军相逢勇者胜”即是也。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拥有的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构建大一统国家过程中,面临各种复杂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必须奋斗以求生存,而奋斗需要精神支撑,逐渐形成自信自强的文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便是自信自强之文化精神绵延至今的例证,这两句诗为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所写,显而易见地渗透着自古以来的自信自强精神。早在先秦,自信自强之论时有所见,《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墨子·修身》中亦有“志不强者智不达”之论断。毛泽东诗句中“水击三千里”乃化用《庄子·逍遥游》所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后来,唐人李白继承庄子的强大自信心态,《上李邕》诗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时歇风不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的中国共产党人,吸取古人之强大自信心态,引领永远保持年轻态的中国共产党,波涛汹涌仍能水击三千里,迎风劈浪奋进不止,畅快淋漓,只有对前程满怀无穷信心者方可如此豪迈。
自信自强与党的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拥有的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除了相联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外,还必然联系于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及其历史实践的检验。
在资本主义这个新型文明扩展于全球的时期,马克思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及法国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殚精竭虑,创立了全新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深入了对资本主义运行规律的认识,科学揭示了其内在矛盾之不可自行解决,必然导向新的理想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有一则马克思的轶事表明,科学理论的伟大意义不只在于长远引导世界和人类,就是对马克思本人的生存方式也是如此。马克思生活于资本主义时代,个人的生存方式只能按市场交换进行。但马克思既无资产,也无固定收入,无产者困境是他的生活常态。但是,马克思不为所动,他从不放弃自己的事业去向社会妥协。1857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随着危机的爆发,美国大量银行、金融公司等倒闭,食品生产过剩、食品价格下跌和食品出口下降。经济危机波及个人,连马克思的写作收入也受牵连而紧缩。马克思夫人燕妮在一封信中写道:“虽然从我们的钱袋中就可以非常清楚地察觉到美国的危机,因为卡尔现在每周只为论坛报写一篇文章,而不像以前那样每周两篇……但你还是能够想象摩尔(马克思)的情绪有多么高涨。他之前的工作能力和轻松自在的心态全回来了,还有精神上的活力与愉悦。”马克思自己的说法是,“虽然我自己身陷贫困,但看到这种情况,我感到了一种1849年之后从未有过的宽慰”。这是因为,经济危机证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这给马克思带来了强大的自信心态,他更加坚信人类社会的美好明天一定会到来。
在中国革命史上,1927年大革命失败,共产党人从血泊中奋起抗击,开展了农村武装斗争。但是,革命不是草原上信马由缰。人数较少、装备劣势、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在山沟里钻来钻去,前途何在?党内军内一度弥漫悲观情绪。1930年1月,毛泽东在福建古田写下了一封长信,后来命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科学分析形势,提振士气。
正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思想方法,毛泽东冷静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形势以及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既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也批判了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阐明了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他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形容当时的革命形势:“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革命的力量虽然小,但它的发展是很快的。”即使处于漫漫长夜,毛泽东也敢于预言,新中国“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十九年之后,革命取得胜利,充分证实毛泽东的自信自强精神如何有力地振奋了艰难之中的红军。
从1921年开始,历经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奇迹。美国著名外交家基辛格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如此描述:随着一声巨响,两千面大鼓打破寂静,持续演奏了十分钟,仿佛在说:“我们来了!我们已成事实,不再被漠视,不再被嘲弄,我们准备向世界奉献文明!”中国近代史上积贫积弱的时期,即所谓“漫长的19世纪”宣告结束。北京再次成为世界的中心,中华文明再次成为人们敬畏与羡慕的焦点。是的,中国来了。2010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直逼美国。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未来》一书中惊呼:五百年的世界文明史由中国的崛起而改变了!
今天的中国,必将持续拥有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性有利条件:在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国家经济实力及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基础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不断增强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冷静看待世界风云变幻,以勃勃生机活力迎击一切挑战。
(作者 黄力之,系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