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为乞讨不肯入住救助站 拒绝甚至辱骂救助社工
截至昨日,市区分站仍空余230多个床位,部分流浪乞讨人员拒绝救助成救援主要难点
昨天傍晚,广州发布今年入冬以来的首个寒冷黄色预警信号。新快报记者从广州市民政局了解到,位于水荫四横路的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已启动寒冷救助预案。在救助站内,棉被、棉衣、24小时的热水都已备齐,300个救助床位现在仍有230个空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气温持续下降的寒风中,天桥下,街道旁,车站附近……还是有不少居无定所的流浪者深夜露天而宿。
救助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接受救助的流浪者不在少数。他建议市民若见到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理性正确的施舍,或请联系公安、城管部门,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到救助站接受帮助”。
目前广州已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努力做到“发现一个救助一个”。
■采写:新快报记者 周聪 通讯员 印锐
■摄影:新快报记者 祝贺
救助站环境: 暖床棉衣热水+防护网
昨日上午,在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记者看到,救助人员的房间里阳光通透,床铺干净整齐。
床上铺着厚厚垫子与棉被,崭新的棉衣与绒服整齐地放在箱子里面,可随时分发给受助人员。热水净化器、24小时热洗澡水也一应俱全。救助站可供容留救助人群的床位还空着很多。部分接受救助的人员有的在活动室内看电视,也有的在楼内自由串门,还有不少在楼下的小院里晒太阳。
不过,记者也看到,站内防护网安装密集,屋内的电源统一设在屋外。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受助人员有肢体或者智力障碍,有的还有精神病史,在楼内安装防护网,是为了他们的安全考虑,并非“限制自由”。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的受助者主要分为:临时性救助和较长时间的救助两类。对于临时救助者,救助站工作人员首先会通知家人,并护送回家。而对后一类救助者,由于无法获知其家人线索,救助站只能与相关部门协作,解决其实际困难。
为何不肯来?
“钱和生活习惯的原因”
即使救助站的环境比露宿街头好很多,为什么流浪乞讨人员还是不愿来呢?救助站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年来我们也一直在探讨和分析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钱和生活习惯的原因。”
根据规定,救助站进出自由,在站里每一位受助者可以得到基本生活保障甚至医疗保障,但站里不会给他们一分钱;同时,生活在这里就要按照站里的作息时间定点吃饭、睡觉。“还有些流浪人员觉得在救助站里吃得不好,以吃不饱为由,拒绝前来。”救助站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那么救助站真的吃不饱吗?“我们站在吃饭的问题上是定时不定量,只要他们在规定时间吃饭,我们是管饱的。就算错过吃饭时间,我们也有快速面等食品提供。”
中午12时多,午饭时间到了,70名受助者到食堂领了餐具开始排队打饭。当天午餐是米饭菜,一荤一素。
24岁的阿毅(音)埋头吃饭,一直不肯透露家在哪里的他在救助站里已经住了3个月。“这里的饭能吃饱吗?”面对记者的问题,他点点头,继续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