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气象科技与公众零距离互动去年全国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提升为77.16%

25.05.2017  18:57

  台风全息影像更直观感受台风变化过程,借助VR(虚拟现实)“穿越台风”体验台风的威力;在灾害避险虚拟体验馆,根据不同的场景设定,参与者可以通过动作模拟躲避灾害;而无人驾驶海洋气象监测系统太阳能艇、雾霾采样无人机等气象高科技也都引来公众的好奇与围观。21日,在广东科学中心二楼临展厅,2017年气象科技活动周主会场广州,公众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与气象科技、气象知识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 

  据介绍,近年来,气象部门以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气象科技知识应用和成果转化为重点,不断扩大气象科学知识的覆盖面,2016年全国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为77.16%,比2015年提高5.29%。 

  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广东主会场将组织开展气象科技成果展、气象科普体验活动,邀请徐祥德、王浩、宋君强等院士专家和国家级气象科研院所学术带头人等开展科学论坛和学术沙龙,同时组织第三届“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并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全国科普讲解大赛。 

  在气象科技成果展区,GRAPES全球数值预报系统、全国陆地区域5公里分辨率的0—10天的精细化气象要素格点预报业务和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业务系统等亮相展会,为公众呈现成就天气预报的“幕后英雄”。而在科普体验活动展区,充分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通过搭建3D场景,重现台风等天气过程和自然灾害“现场”。此外,全国也将组织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和全国气象科普基地的开放活动,同时开展气象科技下乡、气象科普“四进”(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公共场所)等系列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 

  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称,当前,我国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平均为87.2%;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0.9%、85.1%;暴雨预报准确率较2015年提高22%;全国粮食总产量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8%以上;大城市预报时间分辨率由12小时精细到6小时。迄今为止,我国成功发射了15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现保持8颗在轨运行。其中,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静止气象卫星之一。世界气象卫星领域形成中、美、欧三强鼎立的格局。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说,“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是气象部门最核心的主题。公众对气象预报精准率要求越来越高,但气象科学仍在发展,与公众的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也需要让公众了解气象科学”。(南方日报记者 田迪迪 通讯员 杨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