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区孩子一起成长的日子

13.10.2014  12:02

  ●平远县仁居中心小学  张秋阳

  作为一名从教近30年的山区女教师,虽平凡,但我无怨无悔,甘于奉献,也倍感自豪。

  1986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高中,但因为母亲积劳成疾,家庭经济拮据,不得不放弃继续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一位长辈推荐我去一家效益不错的县级企业做临时工。有一天,村支书找到我说,村里小学校里的一位年轻老师转行走了,山村学校因条件艰苦,留不住老师,希望我回去村里的学校代课。当时代课老师的工资每月是35元,而且前途渺茫,而在工厂每月可以领到近100元的工资,可以帮补兄弟姐妹读书的费用。

  我犹豫着不知道如何回复村支书,去吧,每月收入减少了,弟弟妹妹生活和读书的费用还指望着我;不去吧,觉得挺对不住村支书的信任。这时,村支书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村里的孩子需要有稳定的老师教,近年来因为村里学校条件艰苦,待遇差,外地老师来了一个走一个,留不住。你是本村人,在校学习成绩好,相信你一定有能力教好学生。至于待遇方面,村里会尽最大能力为老师们改善条件的。回来吧,这里需要你!会有前途的。

  听村支书都这样讲了,我答应试一试。就这样,怀着一颗热情的心,揣着缤纷的梦幻,我踏上了教师的道路。

  初为人师的我,站在讲台上,面对山里孩子一张张活泼可爱天真淳朴的笑脸和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深切地感受到“老师”这两个字的分量。于是,我决定留下来教这些孩子们。就这样,在这三尺讲台上,我开始编织起自己的梦想。

  在条件艰苦而闭塞的山区小学,我一边工作一边参加中师函授学习和大专自学考试学习,相继取得了中师毕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毕业文凭。在自己刻苦学习和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下,胜任了小学各年级的各科教学,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听我的课。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早上起来带他们跑步、做操,课余时间陪他们一起做游戏,傍晚放学后与住宿的高年级学生一起到学校的后山砍柴,回到学校跟他们一起生火做饭。

  1992年,随着山里孩子越来越少,镇教办调我到镇中心小学任教。由于工作尽职尽责,我得到上级领导和学生家长的信任与肯定,先后荣获仁居镇、平远县优秀教师、梅州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经过近30年的小学教育,我真切地体会到,教师就是一份良心职业。把学生教育好,成就的不只是学生的学业,还有他的整个家庭,乃至他即将走向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