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至18世纪广东濒海地区开发与海上交通研究”举行开题报告会

23.06.2014  16:31

本站讯  6月19日上午,打造“理论粤军”2013年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课题——“16至18世纪广东濒海地区开发与海上交通研究”在我院三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开题报告会。会议由院科研处胡慧芳副处长主持,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历史系范岱克(Paul  A.  Van  Dyke)教授、广东省考古所邱立诚研究员、广州大学历史系冷东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陈长琦教授、暨南大学郭声波教授、中山大学历史系黄国信教授出席了报告会。科研处、历史所研究人员及研究生共20余人参加了该开题报告会。课题负责人李庆新研究员代表课题组汇报了课题总体情况,并就评审委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评审委员会对课题整体框架、内容结构、研究条件等一致给予肯定,认为该课题在世界史、海洋史、区域史视野下,以海洋社会经济史为本位,就16-18世纪亚洲海洋形势,明清时代广东沿海地区开发与陆海互动关系,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结构性变迁,海洋人群、南海交通与东南亚贸易时代等等内容,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相结合的深度研究,在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均有超越前人之处。课题组把研究重点与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方向、学术积淀紧密结合,设计缜密,深思熟虑,切实可行,相信未来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将16-18世纪帆船时代的东亚“海洋史”研究推向纵深,可望成为我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的一个学术增长点,并且为我国南海开发与海洋管理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总体上,课题具有较高的学术创新价值和现实意义。此外,各位评审委员对课题设计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修订意见,课题组成员认真听取了评审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

(文/王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