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撞地球 与米兰设计周大师们来场设计思维对话

16.04.2015  13:38

米兰大学主校区4月14日下午迎来了一场设计大师对话。这场令人瞩目的东西方设计思维和文化交流在参加论坛的5位中国杰出设计师和7位意大利颇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之间热烈展开。到场助阵的嘉宾包括了意大利INTERNI杂志主编吉达•博亚迪(Gilda Bojardi)、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长刘翊、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丽女士,以及独家赞助单位华颂集团CEO林启将。

论坛可以被视为今年在米兰大学举办的展览“华颂•中国设计进行时”的延续与升华。继去年展览的主题“Yu”之后,今年的主题选择“心•物”。作为策展人、参展设计师和本次论坛的中方主持人,INTERNI杂志中文版主编杨冬江认为“心•物”关注人类设计文化的最基本起点——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心•物”既是对待现实的态度,也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强调艺术之感悟和科学之严谨的有机融合与不断升华。在此基础上,论坛聚焦于品牌的力量以及与设计师展开的合作,通过中意两国设计师的交流,探讨设计的作为与真谛。

现场的话题集中在:设计师的分享观念、认知中国市场、中意两国设计师的合作与竞争。

• 设计师的分享观念

陈耀光:分享无异于祈祷美好

“我喜欢米兰,作为一个设计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我喜欢这里。几十年来,米兰一直在做设计周,而这里绽放的信息就是为了让人们过上美好的日子。作为设计师,除了创意以外,更要懂得分享,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设计的文明。我很高兴看到《INTERNI 设计时代》这本杂志到来中国,它通过一种语言的转换,让更多人分享到了美好的设计。这和人们去教堂祈祷美好的事物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分享是一种生活的优雅和惊喜。分享优雅,分享经验。”

Fabio Rotella:文化需要时间和品质的沉淀

“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市场,彼此间合作的目的是为了给两个国家的未来提供美好的东西。中意双方的创意合作为两国提供更好的居住空间,这不是一个竞争的关系,而是创意者之间的合作,是企业的合作,是国家间的合作。我在中国跟很多年轻设计师合作,如果我能跟中国的同行一起创造出美好的东西,我感到很幸福。此外,我本人非常注重分享,这在未来很重要;中国的年轻人求知欲很强,他们需要思考,从这方面来说我们有责任和有能力影响年轻人,要知道文化需要时间和品质的沉淀。”

• 认知中国市场

Giovanni Polazzi:只有中国才有那么多项目

“十年前,我们进入到了中国市场,发现当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很低。而现在提高了很多,差不多与意大利这边一样了。这十几年里,我们看到中国人很优秀,求知的欲望很强。中国仍旧是一个能提供很多机会的市场,而这种情况在意大利是不可能的,唯有中国才有诸多的项目和快速的项目进展。中国很多行业的人员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总而言之,十几年来在中国的经历是积极的;中国人以及中国市场对意大利的很多元素感兴趣,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

林学明:设计师与厂家的常态化合作

“由于中国市场巨大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设计从粗放型走向精细化。与此同时,消费从非理性转向理性和健康,消费者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和产品的优良。而这都需要全方位反映在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上,以设计带动这根链条,满足未来的发展。设计师要寻找市场,厂家也如此。如果两者有很好的互动,是常态化和有规则的持续合作,那么我相信不远的将来会跟上世界的发展步伐。”

Simone Micheli:达到艺术水平的设计

“中国在非常快速地发展,一直没有停止。中国和很多国家一样,存在房地产泡沫经济。有很多建筑已经造好了,却卖不出去。然而,跟世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中国要把设计当成一个能做出象征性的作品的途径。另外,今天奢侈品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安静地坐在这儿聊天、和家人在一起、和孩子在一起玩耍才是奢侈。”

• 中意两国设计师的合作与竞争

阮昊:当合作转化成竞争

“福布斯之前为我颁发了一个奖,是关于30岁以下创业者的。而我选择回国,目的就是参与竞争的!中国的城市建设逐步减缓,新生代设计师在前辈的带领下不懈前进。我们自身有有优势,当然也有有待进步的地方。我想问:当中国目前是上述现状,且年轻设计师每天工作18个小时,在收入的策略上略低于国外同行的情况下,中西设计师之间的合作将慢慢转化为竞争。此时,作为国外设计师你们是否有压力?你们打算怎样赢得未来的竞争呢?”

Marco Piva:竞争靠的是质量和特色设计

“在竞争中立足,靠的是质量,靠的是文化的碰撞与交流,靠的是有特点的设计。不管怎么样,我们都需要一种新的程序和运转方式,这样才能促使双方设计师的优势体现出来。中国和欧有文化的差别,但不是很深,而开放加上真诚的合作态度能产生高质量的结果。”

姜峰:设计还要有技术和资本的支持

做设计不光要有理念和思想,也要有技术支撑。另外,要给设计插上资本的翅膀。以往,设计就是手工制作的机构。而未来,对设计的理解更宽泛,靠互联网和技术让设计更有想象力。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业主现在已将眼光投向了世界,他们对品质的要求和我们相差无几,不仅如此,业主们还强调速度。当前,中国的业主更多走在了设计师前面,而未来我们要走到业主看不到的更深远的地方才行。”

Valerio Maria Ferrari:设计师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

“竞争并不是只有在中国才存在的,而且不同的设计师提供的方案也不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设计师还是会找到各自的生存方式。中国当前的经济强调由出口转向内需,强调本国人的生活品质,我想这个转变会促进市场对设计品质的重视。”

(本文转自《INTERNI设计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