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专场招聘会:民办学校大热 公办学校很"高冷"

08.12.2014  02:00

公办学校“一般攀不上” 教培机构“多数瞧不起

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世宁、实习生熊喜立、通讯员谢向军报道:6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2015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师范类专场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举行。与以往公办学校、各地教育局唱主角不同,今年到招聘会现场摆摊招人的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占了近八成。

公办学校很“高冷

昨日的师范类专场招聘会进场用人单位超过240家,提供5000余个工作岗位,公办学校和各地教育局仅占两成左右,而且基本都来自粤东西北等地区,其余则几乎全部为民办学校和各类教育机构。

虽然公办学校和地方教育局只占少数,但亦并未因此变得抢手。一位来自岭南师范学院的学生告诉记者,就算是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公办学校一般也只招研究生,基层教育局虽然招本科生,但其实只要“211”重点高校的师范生,“普通学校的师范生去投简历,他们就建议我们上网投。若是重点高校的学生就会详细了解学生情况,研究生甚至可以现场签约。

高门槛”让不少普通高校的师范生望而却步,与此相反,不少民办学校摊位前都大排长龙,特别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等名校举办的民办学校,摊位前排起了近百米的长蛇阵。

民办学校唱“主角

师范类招聘会为何公办学校变得如此“稀有”?华南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胡庭胜告诉记者,五六年前的招聘会上,公办学校还是绝对主力,此后随着教师招录程序的改革,到招聘会招老师的公办学校就逐年减少,2012年公办学校、教育局和民办学校、教育机构的数量基本各占一半,而从2013年起,民办学校、教育机构就成了师范类招聘会的主角。

胡庭胜说,目前公办教师实行逢进必考,一定要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考试才能进入面试环节,供各学校选录。各地教育局基本都是在网上公布招聘计划,有意向的毕业生必须要先上网报名,“公办学校就算来了招聘会选到了合适的学生,回头也要走网上报名的程序。”就像政府部门招公务员一样,都是通过统一考试选拔,而不会举办现场的供需见面会。

统一招录的方式虽然限制了学校的用人自由,但也标志着教师聘用制度日益规范。那为何还有少数公办学校和教育局到场招人?胡庭胜表示,此前对于粤东西北地区聘用公办教师的条件放得稍宽,目的是吸引更多学生去基层从教,而近年这些地区的招聘规则也已逐步与全省统一。

教培机构门庭冷落

与公办学校的“高冷”、民办学校的热门相比,招聘会上的教育培训机构则多是门庭冷落。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同学,绝大部分师范类毕业生都表示,自己更倾向于选择学校而不是教育培训机构。

教育培训机构为何遭此“冷遇”?华南师范大学地理专业一位同学告诉记者,她首先考虑的是公立学校,其次是私立学校,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教育培训机构。在她看来,教育培训机构的工作强度太大,也没有很好的保障,总结为三个字就是“不靠谱”。暨南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的一位硕士毕业生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在教育培训机构兼职多年,深知这类公司的不稳定性,因此,他将目标定为学校。

当然,教育培训机构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位同学认为,教育培训机构比学校更加灵活,没那么多限制,也更加社会化,接触面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