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韩助力亚太一体化 日本或作出更大让步

05.06.2015  11:12

新闻背景

备受瞩目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6月1日正式签署。目前,中国已签署自贸协定13个,涉及21个国家和地区。

鉴于亚太地区存在数十种大大小小的自贸协定,中国在去年11月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上决定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希望以一套“亚太交规”来打破自贸协定过于碎片化的局面。

中韩自贸区的成立对于推动实施亚太自贸区战略有何重大意义?中国对待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的立场是否因此有所改变?本期圆桌会议,我们请来两位专家探讨这些问题。

核心提示

中韩自贸区的成立会有助“倒逼”日本加快关于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日本和韩国在中国市场存在同质竞争,如今韩国已先拔头筹,加上中日关系也在改善当中,所以我认为日本不会袖手旁观,可能会参考中韩自贸区的标杆,作出更大的让步来推动谈判进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陈凤英

中韩自贸区的经济意义主要是在于整个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中的地位。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是同心圆式策略,核心是大陆连同港澳台的整个中国,最内缘是中国-东盟自贸区以及中国与日本、韩国的自贸区,外缘是APEC。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

倒逼”日本

加快谈判

广州日报:中韩自贸区的成立会否加速中日韩自贸区以及RCEP谈判?

陈凤英:我觉得中韩自贸区的成立会有助“倒逼”日本加快关于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在2013年陷入阻滞,由于日本很多项目不愿意开放,于是中韩两国先谈。中韩自贸区的成立意味着标杆的建立,日本和韩国在中国市场存在同质竞争,如今韩国已先拔头筹,加上中日关系正在改善当中,日本也从中国游客旅日购物中尝到甜头,所以我认为日本不会袖手旁观,可能会紧张起来,参考中韩自贸区的标杆,作出更大的让步来推动谈判进程。

中韩自贸区建立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影响没有那么直接,起到的同样是标杆的作用,有助以后RCEP成为更加高规格、高水平的协定。

梅新育:中韩自贸区对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应该有一定的触动和促进,但对RECP谈判应该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

示范意义不大

广州日报:中韩自贸区对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有什么重要意义?

梅新育:这个隔的层次太多,影响很小。中韩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亚太自贸区各成员方经济发展水平落差大,所以没有太多示范意义。

中韩自贸区的经济意义主要是在于整个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中的地位。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是同心圆式策略,核心是大陆连同港澳台的整个中国,最内缘是中国-东盟自贸区以及中国与日本、韩国的自贸区,外缘是APEC;未来RECP可能会取代而成为第二圈;亚太自贸区、APEC成为第三圈外缘。

陈凤英:中韩自贸区将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的最终建成。如果中韩能形成高标准的贸易协定,加上今年可能谈成的TPP和RCEP,这些都将成为参照,会使得实现亚太自贸区的方向更加明确,进程也进一步加快。

对TPP影响有限

广州日报:中韩自贸区成立后,中国对于美国主导的TPP谈判的立场会否有改变?

陈凤英:美国明年将举行大选,如果TPP今年谈不成,明年更加谈不了。即使TPP谈判成功了,对中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很大。中国目前有自己的日程,除了今年的目标RCEP,还有中日韩三国谈判、构建“一带一路”、亚投行等,这些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可以预见,未来的两三年中国会很忙,因此完全不需要过于重视TPP谈判带来的影响。无论是哪种机制、哪种规则,大家都是在朝着亚太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迈进,殊途同归,看谁做得更好。中国只要把提出的倡议一个个落实做好,就够了。

梅新育:我们现在对TPP的态度就是开放的,不受中韩自贸区建立的影响。

中美关系友好是关键

广州日报:目前要加快实现亚太自贸区,主要面临什么样的障碍和挑战?

陈凤英:亚太自贸区是在APEC峰会上提出的。APEC是一个相对松散的协商机制,而亚太自贸区是一个协定,从APEC到亚太自贸区需要法律等方面的过渡。

亚太自贸区的实现一个关键是中美关系要友好,相互能包容、发展,构建真正的21世纪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两个大国都拥有巨大的市场,如今中美都在着手建立本国主导的合作机制,比如我们的“一带一路”跟美国的亚太战略能否衔接?能否互相容纳?两大机制要进一步融合,还需要一段时间。

亚太自贸区是一个远景规划、一个最终目标,它需要每个国家整合好自己的利益,并且与他国实现利益平衡,要实现这一点,不是三五年,而是更长的时间。

梅新育:我认为,主要障碍包括四个方面。

政治障碍:有关国家是否有决心参加?区域内国家之间在领土、历史等问题上的摩擦;

体制障碍:美国等主要贸易大国国内代议制民主政体容易受利益集团绑架,而且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经济冲击:相关国家是否能够承受必要的经济冲击和调整?因为好些国家的关税等贸易壁垒是相当高的。

贸易问题政治化风险:美国等国家喜欢往贸易协定中塞有政治方面期待的私货,甚至是企图借此实现政治颠覆目的。(记者 王希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