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云集广药,论道南粤落实创新驱动

20.06.2015  04:23

学校成功举办2015粤港澳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

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启动仪式

为学校和广州市番禺区政府共建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揭牌

为学校和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共建的“吴阶平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揭牌

王国强给4位院士颁发研讨会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和主任委员聘书

 

6月18日,2015粤港澳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会议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为主题,集院士、专家、企业家的智慧,全力推进粤港澳三地医药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对接,共商粤港澳医药产业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大计。这是一场高规格高层次的盛会,出席会议的嘉宾囊括了政府、行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精英。这也是一次科学的盛会、行业的盛宴,更是一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

研讨会由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广东药学院、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香港药行商会、国际(澳门)中医药暨生物产业发展联盟共同主办,由广东药学院、广州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和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共同承办,由广东药学院校长郭姣教授主持。

广东药学院党委书记杨海涛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广东药学院名誉校长)、本次大会主席樊代明院士作大会致辞。樊代明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认为,中医药乃至药学的发展是必须的,粤港澳三地有着地域的互补和学术的互补,通过合作一定能将中国的中医药事业乃至医学事业推向高潮,对于如何做好粤港澳三地医药产业的协同创新,樊代明强调要着力在“”字上作文章,要用心发力、以横竖都要办的决心和勇气来推动粤港澳医药产业的发展。

政府重视,夯实基础。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和广州市常务副市长陈如桂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对新成立的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的建设发展给予了高屋建瓴的指导。王国强指出粤港澳地区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面有很好的传统和基础,三地联盟共同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符合国家一贯的政策方针,他希望广东药学院继续发挥在行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进一步为粤港澳地区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作出新贡献。陈如桂认为本次研讨会不仅在粤港澳产业合作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而且建立了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对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推动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广州市政府会大力支持。他同时希望广东药学院继续和业界进行强强联合,创新合作模式,大力促进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与粤港澳医药产业发展,共创美好未来。参加会议的还有广东省药学会理事长、广东省人大原副主任王宁生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蒋健司长;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科创委、广州市番禺区政府等政府部门领导。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和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名家云集,论道南粤。

4位院士齐聚广药,他们是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 陈凯先院士,中国工程院姚新生院士。他们给与会人员带来了精彩生动的学术报告,为研讨会带来了学术的盛宴。他们欣然受聘为2015粤港澳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学术委员会和2015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顾问专家委员会委员,并将以常态化机制为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创新指引和决策咨询,必将为粤港澳医药产业发展带来更高水平的引领。

沈阳药科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10多位医药大学校长、近30位在医药行业有极高影响力的高层次专家应邀出席大会并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香港中药学会、香港药食同源学会等粤港澳近200家产学研单位,行业学会、协会组织以及国药集团一致药业、康美药业、香雪制药和广东环球制药等医药企业参加了会议并展开交流研讨,集各方智慧为粤港澳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务实推动,创新高效。

在广东药学院倡议下成立了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并举行了启动仪式,组阁了2015粤港澳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学术委员会和2015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顾问专家委员会,为各位委员颁发了聘书。期间还成功召开了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顾问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联盟第一次理事会,通过了理事会章程并选举了理事会的组织管理机构,为各位理事颁发了聘书。联盟以期汇集各方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参与医药创新产业链的构建,促进协同创新和市场融合,加快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切实提高区域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联盟的建设,将为推动粤港澳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深维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还高效地举行了两个揭牌仪式:为我校和广州市番禺区政府共同建设的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获得的由科技部授予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揭牌。为我校和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共建的“吴阶平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揭牌。

凝聚智慧,引领发展。

研讨会扣紧“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主题,围绕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药物开发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核心竞争力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等共性问题开展研讨,与会院士、专家带来了9个特邀报告,站在全球的视野谋划和推动医药产业的创新,对于解决粤港澳医药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其中,樊代明院士以《医学与科学》为题分别从外环境与内环境、结构与功能、静态与动态、瞬间与长期、生理与心理、客观与主观、数据与事实等方面,详尽地诠释了医学与科学,樊代明深入浅出的讲述和诙谐幽默的语言,赢得了全场共鸣。张伯礼院士针对如何把握住中医药的发展机遇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抓发展机遇需要以制度做保障,同时中医药在国家发展中要做贡献,必须要把事做实,满足国家的需求。陈凯先院士对创新药物研究和科技创新有着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加强创新必须坚持国家重大需求导向,当前要认真做好重大专项的‘十三五’规划,同时注意推动有利于营造创新环境的体制和机制改革。姚新生院士在演讲中指出传统中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他建议将“中药复方制剂产品标准化、规范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提到国家创新药物战略研究的重要议事日程。

香港中药学会会长徐锦全先生则关注了香港中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提出了香港中药产业发展的建议。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就如何让中医的“”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互相融合、彼此促进,让中医在当下焕发新的魅力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国际(澳门)中医药暨生物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吴楠就如何提高中医药暨生物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出了职业经理人培育战略,认为只有用良好的管理整合国家战略、技术、资本、人才和机遇等因素,才能使生物产业得到较好的发展。

广东药学院郭姣校长以《粤港澳医药产业分析报告及合作发展》为题深入分析了粤港澳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一体化发展提出了科学建议。郭姣指出,在粤港澳作为亚洲第四大经济体的背景下,广东的医药产业优势与问题并存,香港和澳门在医药产业方面也各具特点。郭姣分析认为,粤港澳医药产业的合作发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而粤港澳医药产业经济的一体化已经是客观存在。当前,在广东、香港、澳门建立相互联系的研究开发协作体系与人才发展和科技协作的战略规划、协作机制和协调平台,建立行业基础数据库,联手拓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企业集团,加强协同创新和优势互补,提高区域医药产业整体竞争实力,促进产业加快发展应当是粤港澳医药产业一体化合作的重要内容。最后,郭姣介绍了广东药学院在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创业学院;中药、化药、生物药三大药的研发创新平台;打造协同创新公共资源平台、构建一体化的科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成果和优势。郭姣表示,广东药学院将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在源头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担当起在粤港澳医药产业一体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