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退人员养老金提高10% 专家:基本养老金调整将制度化

16.01.2015  13:04

记者15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从2015年1月1日起,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10%,预计将有近8000万退休人员受益。

到2014年底,经过十年连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由2004年的月均647元提高到目前的2000多元。

同时,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即在原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上增加15元,提高待遇从2014年7月1日算起。这是我国首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惠及广大城乡老年居民和家庭。

此外,国务院决定,将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再次提高60元,达到人均380元。个人缴费标准提高30元,达到人均120元。新增资金重点用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专家解读

养老金“并轨”后,再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调整将制度化

羊城晚报讯记者尹安学报道:“‘并轨’的同时,一方面降低新进公务员养老金水平,一方面又持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这种改革举措完美!”昨晚,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此次养老金改革是“双管齐下”,顺乎民心。

拉平公务员与职员差距?

两者没有可比的标准

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方案,已参加工作的公务员养老金保持稳定,也就是说,通过过渡性养老金、职业年金,将让他们的养老金稳定保持在目前发放水平。只有2014年10月1日后新入职公务员,才严格按照缴纳社保情况确定养老金水平。

一些人为此感到失望,认为养老金在“并轨”的同时,应该考虑金额的巨大差别,尽快拉平这种差别。对此,很多专家不这么认为,因为拉平差别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公务员有严格、规范的行政级别,但私企外企的职务、级别等相对模糊,在职工资收入差别很大,缴费水平完全不同,难以比较养老金收入差别。

从尊重历史角度,对于现有在职公务员,突然用新制度管这些老职工,并不合适。”竹立家认为,他理解企业退休职工的关切,但从公共管理角度看,“并轨”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操之过急反弹必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