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CPI同比上涨2.5% 专家:未来仍将温和上涨

10.06.2014  12:19
2

  2014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2.3%;食品价格上涨4.1%,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2.4%,服务价格上涨2.7%。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3%。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上涨0.2%;食品价格上涨0.2%,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0.1%,服务价格持平(涨跌幅度为0,下同)。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35个百分点。其中,鲜果价格上涨20.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43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5.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3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3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0.6%,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2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3.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2.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8个百分点。

  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下降0.6%。其中,酒类价格下降1.7%,烟草价格上涨0.2%。

  衣着价格同比上涨2.5%。其中,衣着加工服务费价格上涨5.0%,服装价格上涨2.7%。

  未来几个月仍将温和上涨 但物价压力不大

  尽管5月CPI反弹幅度较大,专家和机构一致认为,未来物价仍可能会温和上涨,但全年物价压力并不大。

  “当前看来,决定下半年CPI涨幅的仍然是国内需求因素,如果需求乏力的状况没有明显改观,年内物价上涨压力并不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预计,4月份CPI同比可能就是年内的低点;从物价运行趋势来看,由于5月至7月的翘尾因素是年内的高点,维持全年物价中间高两头低的判断。

  银河证券报告认为,5月-7月份食品价格是各类食品价格相抵之后的结果,由于往年同期猪肉价格基本都处于回落状态,如果今年猪肉价格出现回升,则5月-7月份食品价格可能会出现上行。预计今年二季度翘尾水平2.4%,总体物价水平约为2.5%。

  周景彤对中新网财经频道分析,今年物价不会成问题,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由于4月CPI涨幅较低,二季度预计在2.2%-2.3%,未来几个月物价仍将保持温和,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

  他预计,5月PPI降幅可能收窄至-1.4%,比4月份收窄0.6个百分点。随着PMI、外贸出口回升,经济会有所好转和回暖。但由于PPI仍是负值,不会对CPI的上涨形成正面的推动作用。

  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看来,5月CPI回升至2.4%的水平,下半年还略高一点,但绝不会超过3%。今年可能有一些资源税要适当调整,从而使短期物价略有上涨,但短期财税制度改革主要是营改增,又会使服务业价格下降。“综合来看,资源税调整对CPI的影响会低于减税的影响。”(中新网财经频道)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2%。其中,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0.4%。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2%。其中,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3.3%,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1.0%,西药价格上涨0.4%。

  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上涨0.6%。其中,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4.3%,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2.7%,通信工具价格下降3.9%,交通工具价格下降0.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1%。其中,旅游价格上涨8.1%,教育服务价格上涨2.2%。

  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3%。其中,住房租金价(1253.70, -0.20, -0.02%)格上涨3.4%,水、电、燃料价格上涨1.3%,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1.1%。

  据测算,在5月份2.5%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6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0.9个百分点。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5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其中,蛋、猪肉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9.5%、5.6%和2.1%,合计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8个百分点;鲜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8.7%和0.1%,合计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8个百分点。

  5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1%。其中,衣着价格上涨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价格均上涨0.1%;居住价格持平;烟酒及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均下降0.1%。

  未来几个月仍将温和上涨 但物价压力不大

  尽管5月CPI反弹幅度较大,专家和机构一致认为,未来物价仍可能会温和上涨,但全年物价压力并不大。

  “当前看来,决定下半年CPI涨幅的仍然是国内需求因素,如果需求乏力的状况没有明显改观,年内物价上涨压力并不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预计,4月份CPI同比可能就是年内的低点;从物价运行趋势来看,由于5月至7月的翘尾因素是年内的高点,维持全年物价中间高两头低的判断。

  银河证券报告认为,5月-7月份食品价格是各类食品价格相抵之后的结果,由于往年同期猪肉价格基本都处于回落状态,如果今年猪肉价格出现回升,则5月-7月份食品价格可能会出现上行。预计今年二季度翘尾水平2.4%,总体物价水平约为2.5%。

  周景彤对中新网财经频道分析,今年物价不会成问题,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由于4月CPI涨幅较低,二季度预计在2.2%-2.3%,未来几个月物价仍将保持温和,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

  他预计,5月PPI降幅可能收窄至-1.4%,比4月份收窄0.6个百分点。随着PMI、外贸出口回升,经济会有所好转和回暖。但由于PPI仍是负值,不会对CPI的上涨形成正面的推动作用。

  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看来,5月CPI回升至2.4%的水平,下半年还略高一点,但绝不会超过3%。今年可能有一些资源税要适当调整,从而使短期物价略有上涨,但短期财税制度改革主要是营改增,又会使服务业价格下降。“综合来看,资源税调整对CPI的影响会低于减税的影响。”(中新网财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