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向松祚谈如何看待央行降息

24.11.2014  00:08

   嘉宾: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

   访谈实录精选:

   降息的核心目的

   向松祚:

  这次央行降息确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对于我们研究经济的人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2014年三季度数据出来之后是7.3,这个是5年以来季度最低的增速,所以大家感觉经济下行的压力非常大。经济下行压力大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企业的融资成本,特别是财务成本,借款的利息包括社会融资成本利息很高,客观上它对企业的投资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的。所以,这次央行降息核心的目的是希望通过降低企业和银行贷款的利息,降低融资成本,降低财务成本,来鼓励企业更多的投资,鼓励企业更多地从事实体经济的活动。通过这个办法,希望能够稳定或者进一步稳定实体经济,我想这是此次降息的核心的目的。

   继续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

   向松祚:

  我个人的判断,这次降息并不标志着我们货币政策根本方面的转变,这次降息是配合之前的货币政策的动作。央行一直在努力通过各种创新的金融工具,来管理市场的流动性,核心是希望让市场的利率水平能够稳降。在降息的前一天,国务院通过十条意见,就是解决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我想这次降息,其实是为了配合国务院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基本的手段,所以我不认为它标志着货币政策进入了一个宽松的周期,我认为仍然是一个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开始,而且即使在降息的时候,央行的行长也在反复强调,我们继续维持一个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方式。

   用全局的眼光看待降息

   向松祚:

  我们现在市场对央行的降息,我认为有一些解读是有点过分。不同行业的企业家,不同行业的投资者,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解读。我觉得对于我们央行降息的动作,我们要有一个非常客观理性的解读,我觉得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包括有些行业,甚至包括房地产行业或者企业,他们对这个解读有一点过分。很多人对央行货币政策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解读,比如为了救房地产,或者为了股市能维持牛市,甚至已经有人写文章说,“为了央行主导牛市三到五年”。

  我认为这种解读是缺乏科学依据的,首先就是说货币政策它的考量绝对不是考虑某一个具体的行业,我们千万不要一厢情愿,我们千万不要自我感觉太良好,不要认为货币政策都是围绕自己实施的,股票投资者也不要自我感觉良好。因为货币政策要基于经济整体的一个考量,所以为什么三季度数据出来以后,大家都认为央行可能会降息,主要是三个指标,一个指标就是GDP是7.3,低于人们的预期,第二就是我们CPI降到了1.6,第三个就是可以看到社会融资的成本已经居高不下。一方面经济增速下行,一方面社会融资成本还很高。所以,这三个考量,千万不要认为是救某一个行业,如果基于这样的判断,作为一个行业的判断,可能是很大的误判。

   降息是一种间接调控方法

   向松祚:

  我想特别强调,我们现在的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其实早已经变成间接调控的一个办法。什么叫间接调控?央行这次降息,贷款降了0.4个百分点,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大家拿贷款的利息都要降0.4个百分点或者更多?不一定,很简单,央行调控的是一个基本利息,基本利率降低,企业的贷款是不是一定要降低呢?不一定,可能不仅不降,反而增加。因为商业银行它所遵循利率的方式,我们叫风险定价,就是它给企业贷款的利率是基本利率加上风险溢价,这是两个数字,基本利率是降了0.4个百分点,但是风险溢价,也就是你风险评估水平如果很高,信用水平下降了,这个时候你实际银行贷款利率可能还是高。当然,基准利率下降了,大多数企业未来在银行拿贷款的利率肯定会有所下降,但是不意味着一刀切,所以我们企业还必须做好自己的经营,特别调整好我们自己的策略,如果你企业做得好,央行的基准利率即使不降,银行业也会给你很优秀的利率,这是常识的问题。

   是否降息看实际效果

   向松祚:

  其实,降准、降息随时可以用,但为什么我们这么长的时间没有用,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是普遍性的货币政策。我们根据这么多年的判断,一种普遍影响经济整体的操作,效果有的时候不明显。比如我们大幅度降准和降息,可能信贷资金没有流到我们真正希望流到的行业,反而流到我们不希望流到的行业,比如说有很多“两高一剩”的行业,比如已经产能过剩的制造业,还有我们房地产行业,还有我们的一些国有企业,其实这些行业它们所拿的信贷资金太多。

  “太多”的意思就是他们所拿的信贷资金比他们对经济的贡献,他们对GDP的贡献,他们对就业的贡献是不相称的,这些企业拿的信贷资金太多,他们对财政收入的增长,对就业的增长和他拿的比例不相称。所以为什么李克强总理一直在讲调整结构,可能还要加上盘活存量。我们现在信贷资金运用的效率比较低,或者简单地说,“钱没有用在刀刃上”,钱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去,所以我们要盘活存量、调整结构。降息、降准其实我们随时可用,但是为什么我们要非常慎重,因为我们必须要研究使用这个政策的效果,能不能达到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

   定向调控会逐渐增多

   向松祚:

  其实我们从去年,特别从新一届的政府开始,对中国的经济进行比较大幅度调整以后,我们的宏观调控关键就是定向调控。何谓定向调控,比如我们信贷来讲是非常明确的,要向三农、小微、新兴科技、服务业、个人贷款方面倾斜。相对而言,对于产能过剩的行业、房地产行业、两高一剩的行业就比较慎重。但不能搞一刀切,我们不是说制造业不要了、房地产行业不要了,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说你们银行不给这些企业贷款,或者这个行业就不供应了,其实不是。有些行业前面发展的太猛,产能实在是太多,消耗不了,消耗不了就是负担,对经济也是负担,对银行也是负担。所以,我们信贷要盘活存量、调整结构,这个结构调整就是我们希望把信贷资金从这个行业里面转移到比如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转移到小微企业,转移到高端服务业,转移到教育医疗等。所以信贷政策也好,财政政策也好,现在基本的关键词就是要定向调控,精准发力。

   商业银行让利

   向松祚:

  我们这次存款利率降了0.25个百分点,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存款利率上浮的空间,从过去的10%提高到20%。我们之前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3%,如果上浮10%就是3.3%。现在,2.75%如果上浮20%的话,其实还是3.3%。这是基于两个考虑,一个是要保护广大存款者的利益,因为在银行存款的多数人,应该来讲是中低收入阶层,占的比例比较高,很富的人其实他们不怎么跟银行存款,或者银行存款对他们来讲,占他们的财富比例非常小,比如说有数十亿身家,他可能在银行存几百万上千万,但是我们很多老百姓可能是他财富的90%,比如他就几万块钱或者十来万块钱会存在银行。所以,为什么我们现在既要为企业降低利率的负担,降低财务成本,同时我们还要保护存款者的利益,这需要商业银行让利,所以我认为这次降息,商业银行是让利的,就是你的利差,就是商业银行更多的让利。另外,我们把存款上浮区间扩大,这样让商业银行在决定存款利率时有更多的自主权,这就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基本。

   企业和普通百姓是受益者

   向松祚:

  基准利率降了0.4个百分点,对于某些企业来讲,可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降的幅度还要大,当然我们还有比如说这次降息以后,还加上国务院出台的十条新规,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新规。我们希望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比如我前面反复讲的三农、小微,新科技行业企业应该是受惠最大的。

  那么存款人,我相信他不会受到很大的冲击,甚至他还会受益,因为存款利率的上浮空间变得更加灵活,这个时候呢,商业银行它会采取很多的办法,比如它会创造更多的符合老百姓的产品,商业银行同时会创造更多的理财产品,更多比较新的产品给我们普通老百姓,所以普通老百姓也是受益者。

  还有一个受益的就是购房人,因为现在大家有一个测算,比如说100万的房子,按照我们现在首付30%,比如说贷款期限20年,首付30%按照目前的利率来算,每个月可以省300块钱左右,虽然数目不大,但是累计起来对买房人也是好消息,所以受益者还是比较多。

   企业发展好坏关键在自身

   向松祚:

  货币不是万能的,这是哲学问题,大家千万不要相信银行贷款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它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它只能解决部分问题,比如说我们产能过剩的行业,我打一个极端的比方,哪怕银行贷款利息为0,你的产品能卖出去吗?你的产品有市场需求吗?没有。所以一个行业发展,一个企业发展最终不是取决于能否拿到银行贷款,根本是取决于你这个行业是不是真正有市场需求,你的企业是不是真的符合行业发展方向。比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或者现在新兴的行业,他不需要银行贷款,可能银行真的想给他们贷款,因为他们企业经营的非常稳健,但是他们不要,还有类似的企业很多。真正好的企业,他是不需要银行贷款的,原因很简单,他要钱,市场给他钱,比如可以在市场上发新股融资,可以发债券,有很多投资者真正想花钱给他们。所以我举这个例子,如果这个企业做得好,银行就跟着你来,如果企业不好,企业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银行就避之唯恐不及,这个时候贷款的效果,哪怕利率再降也救不了这个企业。

   降息的效果取决于两个因素

   向松祚:

  货币信贷不是万能的。但是对整体经济会有效果,为什么会有?对于企业贷款而言,少数企业处在两端,一些是非常好的,他根本不需要银行贷款,另一些是很差的,根本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但是多数企业是处在中间,比如对中小微型企业、对正在成长的企业。银行也希望支持他们,他们也希望银行贷款,这个时候降息对他们是有效果的。所以,我认为央行的降息在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服务时,一定会有效果,但是这个效果我觉得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取决于商业银行如何具体来落实央行降息,第二个要取决于我们企业怎么有效地运用这个新的资金。

   降息不是房地产救市手段

   向松祚:

  房地产销售额比去年是下降了,但是规模仍然很庞大。我们通常讲有三个“60%”,中国有60%的行业和房地产有关,中国老百姓的财富大约有60%甚至更多是买了房子,我们社会融资,包括银行贷款有60%是用房子和土地抵押,所以整体宏观经济来讲,我们希望房地产平稳健康地发展,这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但我们不能因为说房地产很重要,我们就忽视它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快速发展的行业里面,房地产来说隐藏的问题是很多的,我觉得从金融角度来讲,首先它们的负债比较多,我们房地产行业疯狂的扩张靠什么?靠社会融资,银行贷款是主要部分,当然还有什么社会融资,你想你疯狂地靠社会融资,靠银行贷款来扩张,总有一天要出问题,因为这个钱要还,而且你的成本很高。第二个我们在某些地方,过去房价涨得太高,这个大家都知道,不用我解释。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房子盖的太多,那老百姓的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也是有限的,而且老百姓的购买力是有限的,比如我想能把全世界的豪宅买下来,那可能吗?很多人都希望把豪宅买下来,但是他的购买力是有限的,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对房地产需要做一个理性的判断,就是我们要很好的规划房地产,让房价不要再过度上涨,因为过度上涨,普通老百姓无法承受,不光是北上广地区无法承受。

  我们这次降息,很多房地产老板理解,是不是我们希望房地产搞起来,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我前面说了这就是一厢情愿。现在银行已经知道房地产的风险,虽然它降息了,银行还会给房地产贷款吗?虽然降息了,银行还会不计条件的,不问条件的去疯狂的放开房贷吗?前一段时间按揭贷款政策调整就已经看到这个效果,首套房子认定,这个效果是有限的,为什么有限?因为我们有很多老百姓购买力已经透支了,他已经没有能力再买那么多房子,不可能说一个老百姓就那么点钱全都买了房子,他还活不活了?所以房地产企业的各位企业家一定要为房地产行业本身做一个明晰的判断,把这次降息理解成是救市是完全错误的理解。

   降息对股市仅有短期影响

   向松祚:

  我认为降息只是给股市带来非常短期的影响,也就是说因为降息会对市场的情绪有一个帮助,其实周五收市已经看出来,可能有些人已经预判到央行可能有动作,那天其实股市涨得不错。我觉得未来支持中国股市主要四件事,一个是我们的注册制度改革和退市制度,这说明中国正在重造我们的股市,就是要靠市场判断你这个企业能不能上市,上市之后做得不好也要退市。第二就是新三板,很多中小企业能为自己的企业定价。第三就是沪港通,沪港通已经开了,未来可能还会跟纽约等其他市场打通,我国资本市场向国际化发展。最后还有鼓励中国投资者到海外投资,我觉得这四件事可能是推动中国股市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