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厂”危中求机 东莞迈向“创新之城”

23.06.2015  15:13

全东莞目前唯一村镇级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常平科技园。  图/王俊伟

智能机器人、超高频读写器、全自动电脑编织机、轻量化电动中巴车……高新科技产品正在东莞遍地开花。近年来,随着“科技东莞”战略推进,由政府牵头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跨越式增长,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走在全省前列,一大批高新科技企业及高科技产品涌现,成为东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传统的“世界工厂”正在迈向“创新之城”。

全国各地求人才东莞突围

位于东莞松山湖的华中科技大学东莞制造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6年前还是一片荒地,如今却已有600余名高精尖人才入驻,240多项知识产权产生,93家企业从这里诞生,4000多家企业在这里获得“新鲜血液”。在东莞研发机构的成长中,工研院也仅为冰山一角。

从我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落户虎门算起,东莞经历改革开放30年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产业层次不高、发展质量效益较低、土地资源难以为继、环境容量逼近极限等困境,让东莞主政者如鲠在喉。

与珠三角兄弟城市相比,东莞拥有市场化程度高、产业配套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空间大等巨大优势;但也同时存在高校科研院所不多、科研基础条件薄弱、创新型人才匮乏等劣势。东莞究竟该如何突围?

“人才!”在东莞的决策者看来,人才既是创新的前提、主体,也是制约东莞创新的根本因素。

2012年3月,新上任的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和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发起了全国高校拜访之旅,提出要“傍科技大款”,从而开启了东莞招才引智的征程。仅仅1个月,徐建华、袁宝成率东莞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北京、上海、合肥、武汉、成都等城市,拜访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高校科研机构,与14所高校院所签署50多项合作协议和合作意向。

3个月后的2012年6月,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落户东莞。随后,北大东莞光电研究院、华南设计创新院、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清华东莞创新中心、东莞同济大学研究院等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相继落户东莞。

摸索经验建新型研发机构

态度决定成败,制度奠定基础。

所谓新型研发机构,是指以多主体的方式投资、多样化的模式组建、企业化的机制运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要从事研发及其相关活动,投管分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新型法人组织。它有着区别于传统科研机构的5个新特征,也是东莞摸索出的五条经验。

——功能定位新。不同于传统研发机构专注于科研本身,东莞一开始就明确,新建的研发机构须满足东莞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需求。引进的创新平台无不对应东莞的支柱产业或特色产业。如在电子信息领域,与中科院计算所、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共建;在新材料领域,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合作;在工业设计领域,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等。

——合作方式新。新型研发机构采取“共同投入”的模式,东莞市投入资金、提供研发和办公用房,高校院所则投入技术、人才、品牌等无形资产,做到对等投入,优势互补。

——运作模式新。这些研发机构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模式,无编制、无级别、无固定运行经费,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创办优质企业等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激励机制新。在人员聘用和晋升上,它们打破了传统的唯职称、唯学历、唯论文的标准,以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为目的,建立了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和岗位考核制度。

——考核机制新。东莞引入了“双向考核”机制,一方面从自主研发、技术转化等方面对科研机构进行考核,另一方面从协议推进、政策支持等方面由研究院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考核,督促政府搞好服务,校方落实责任。

除此之外,东莞出台了一系列新政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今年4月,东莞就正式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前列的意见》,明确提出赋予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科研人员可享科技成果所有权等举措,成为广东省内首个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吃螃蟹”的地级市。

从东莞制造走向东莞创新

2014年9月28日,一场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现场会在东莞召开,与会者包括全省各市的主政者、企业以及专家。当大多数外来与会者还在为东莞制造的艰难转型捏一把汗时,一组组数据成为各界关注目光的分水岭。

数据显示,代表着科技创新实力与后劲的新型研发机构,东莞拥有24家,数量独步广东地级市。引进22个省科研创新团队,位居全省第三。2014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预计达到2.25%,连续6年快速提升;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居全省第四、第三位;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755家,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不少与会者纷纷竖起大拇指:“以前看东莞制造,现在看东莞创新”。

以工研院为例,这个由东莞和省科技厅出地出资,华中科技大学出技术合作共建的一个集研发、孵化以及人才培养综合一体的平台,自2009年正式投入使用,重点针对建材、家具、电子制造、模具、毛纺、能源等行业的重大需求,自主研发了十几类、几十个系列的行业关键装备。一墙之隔的大朗镇,便是首个受益者。大朗是全球最大的毛衣加工集散基地,最多时大朗的传统织机有将近50万台,但其效率比较低。由工研院研发的自动化装备改变了这一切。不仅价格比国外同样功能的机器便宜数倍,大朗用不到5万台的数字织机就已超过原来50万台传统织机的产能。

科技企业孵化器遍地开花

如果说服务东莞企业、提升东莞产业,是新型研发机构入驻东莞的初衷,依托新型科研平台而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则是这一理想初衷的另一种延续与升华。

常平科技园是东莞市第一个“政企联合”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区,也是全市目前唯一村镇级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更是全市唯一荣获2013年全国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比优秀(A类)的国家级孵化器。科技园占地5万多平方米,入驻企业112家,目前已建成创业苗圃和科技企业加速器,形成了完整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

目前,常平科技园毕业企业28家,2014年毕业企业总产值超过3.8亿元,数家企业正准备在新三板挂牌。然而,科技园总经理张玉并不满足现状,她的思路是将体量如此庞大的孵化器,切割成一个个小而精的专业孵化器。“占地面积无需很大,甚至500平方米办公室就足够了,走专业化路线。”张玉说。

尝到“甜头”之后的东莞,决定在每个镇都将建设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截至2014年底,东莞全市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3家,国家级的达到6家。孵化器建设总投资额约42亿元,从业人员305人,在孵企业634家,累计毕业企业261家,累计已拥有有效知识产权数2121件。

专家点评

“东莞模式”很灵活

美国硅谷采取的是“纯市场调节”模式,台湾新竹科技园则是“政府强力主导”的产物,而东莞打造新型研发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在华科工研院常务副院长张国军看来,既有政府的强力主导,又尊重了市场,通过引导市场的方式“杀出一条血路”。

“以工研院为例,体制机制特色可以概括为‘三无、三有’,即‘无级别、无编制、无运行费’,但是‘有政府支持、有市场盈利能力、有激励机制”张国军认为,“事业单位”性质采取“企业化运作”的运营方式,既保障了科技平台的公益性,也减少了政府固定运行费负担,提高了面对市场竞争的决策灵活性。

链接

数读东莞“新势力”

近年东莞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方面的财政投入已超过20亿元,正在松山湖高新区建设大学创新城,计划投入28亿元,建成后可容纳10-15个新型研发机构落户。

新型研发机构累计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06项,获得各级科研经费5.9亿元,专利申请1771项,专利授权1160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80多项。在新型研发机构的带动下,东莞建立了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正规划建设电子科技大学校友产业园等。

目前,新型研发机构累计服务企业超过2万家,涵盖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等优势传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