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地震频发地球进入震动模式?
印尼9.3级地震造成20多万人死亡及失踪,日本9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核泄漏,中国汶川8级地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前不久尼泊尔又发生8.1级地震……最近10多年来,发生大地震的次数明显增多。今天是“512地震”纪念日,也是全国“防震减灾”日。地球真的进入了“震动”模式吗?本报记者在地震专家的帮助下,通过数据解读本世纪以来发生的“大地震”。
文、图、表/记者罗桦琳 通讯员何晓灵、庞鸿明
环太平洋欧亚板块边界是集中区
据统计,从2001年至2015年4月,这14年期间,全球共发生8.5级以上地震6次;发生8级以上地震19次,平均每年1.35次,即平均每年都有1次以上8级地震;发生7级以上地震285次,平均每年20.57次。而在1970年至2000年这31年期间,全球没有发生过8.5级以上地震;共发生8级以上地震19次,平均每年0.61次;发生7级以上地震570次,平均每年18.38次。
广东省地震局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邓志辉指出, 从数据上看,地震活动进入本世纪以来确实出现了“小高潮”,不仅表现在次数上,也表现在能量释放中。“ 两个相差1级的地震,其能量释放相差31倍,而过去14年发生8级地震的次数与上世纪最后30年一样多;5次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6年多的时间内(2004年12月至2011年3月)。” 邓志辉表示,同样的情况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也发生过。比如,根据现有数据,在1960年至1965年期间,就发生了4次8.5级以上的大地震(分别在1960年、1963年、1964年、1965年),其中还有两次达到9级以上,包括目前人类记录到的最高级别的地震——智利南部发生的9.5级特大地震,地震及随后的海啸造成至少1716人死亡。
将本世纪以来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不含8级以上)以黑圈在地图上标示,将8级以上地震以红圈在地图上标示,发现环太平洋、欧亚板块边界仍是大地震最为集中的区域,其中喜马拉雅带2001年以来8级以上地震超过8次。一些大地震也发生在大陆板块内部的断裂带上,比如中国的两次8级以上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及2001年昆仑山地震,均属板内地震。
总体趋势能预报 精确预报还做不到
如果地震真的进入了频繁活动期,我们可以“预报”吗?“总的趋势是可以估计的,比如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带,经常发生地震,人们已经有共识。但板块边界线很长,断裂带很多,具体哪一个位置,什么时候会发生地震,却很难给出准确的答案。所以,一些地震可以说是‘预料中’,但要准确预报何时何地有地震,却很难。”邓志辉表示。
邓志辉介绍,地震预报分为长期预报(10年内)、中期预报(1~2年内)、短期预报(3个月内)、临震预报(10日内)、震后趋势判定(地震后震中附近后续地震预报)几种。而人们最关心的短、临预报,主要靠现实的观测资料及历史数据的分析。
“目前地震预测方法主要是在查明地质(比如看有无活断层)、地球物理背景基础上,依据测震、形变、流体和电磁观测资料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一些高新技术也不断被引入地震预测研究,例如,深部观测、卫星观测、物理建模、大数据信息挖掘等。在每个板块(地块)中,找若干个点,在上面装上GPS台,测出两个板块的相对运动速度及相互作用的情况,就能算出大概在多少年后会释放出能量。”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有“地震预报”的国家之一。邓志辉透露,我国在中期预测方法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地震预报方法还处于研究和检验阶段。地震预报尚有很多难题没有解决。另外,地震是否会发生,影响因素很多,科学家还没有完全掌握。科学家们认为,防震减灾的根本措施应该是: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要从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提高建筑质量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