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承压 海正辉瑞一年两换CEO

25.11.2015  12:00

海正辉瑞又换帅了,第二任CEO上任才四个月。日前,海正辉瑞CEO蒋世东的离职申请正式获批,在今年上半年前任CEO肖卫红离任后,蒋世东仅仅在海正辉瑞工作了4个月的时间。

肖卫红的离职是因为海正辉瑞业绩下滑,不能满足当时对董事会的承诺。但蒋世东的离职是辉瑞方面认为其不称职。”一位消息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今年海正辉瑞业绩肯定会比去年大幅降低。

不过,海正药业给《经济参考报》记者的回复中则表示,“蒋世东先生因自身寻求其他发展机会提出离职。我们将确保过渡期间公司运营的连续平稳。海正和辉瑞都一如既往地秉持对合资公司的承诺,并将继续全力支持合资公司的业务。

蒋世东是辉瑞制药的元老级人物,曾经在辉瑞中国公司、海外公司工作过22年。

2012年9月,海正药业与美国辉瑞制药公司合资组建了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该合资企业面向中国和全球市场开发、生产和推广包括品牌仿制药在内的专利到期药物。海正辉瑞总投资2.95亿美元,海正药业和辉瑞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专利到期药物包括品牌仿制药,代表了全球医药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在中国品牌仿制药占本土药品市场份额的70%。

为什么要创造海正辉瑞这样一个模式,而且是中方占大头?辉瑞制药中国区总经理吴晓滨和肖卫红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是因为民族责任感,也符合辉瑞在中国的核心利益。因为这在辉瑞看来是没有先例的。

吴晓滨认为,中国要提升制药工业的水平,为百姓提供价格合理、高质量、疗效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药品,这件事情还是应该由本土企业主导。“辉瑞通过合资的形式进入品牌仿制药的领域,无论持股多少,都是一种赢。因为从外企近年来的努力来看,凭一己之力,在仿制药领域难有建树。”吴晓滨说。

求大同,存小异”是吴晓滨和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白骅在合资问题上的大智慧。“合资企业做事需要多方协调,比辉瑞自己做要难很多,谈判中经历了很多磕磕绊绊。但现在我从海正辉瑞的进展中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什么都值了。”在吴晓滨看来,中国高质量的制剂早晚会走向世界,希望在辉瑞的推动下,步子能走得快一点。

作为合资企业,海正辉瑞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争气。2013年,海正辉瑞实现营收43.19亿元人民币。2014年,海正辉瑞实现销售收入49.51亿元,净利润5.11亿元。

肖卫红认为,海正辉瑞有两大战略,即本土化与国际化。就前者而言,海正的迅速崛起以及辉瑞在中国的开疆拓土均与本土化息息相关。按照肖卫红的目标,海正辉瑞到2020年将实现营收超20亿美元,销售网络覆盖全国95%的三甲医院、90%的二级医院和75%的一级医院。此外,海正辉瑞在借力海正品牌实现更好本土化的同时,也将借助辉瑞在研发、生产、销售上的全球经验,实现海正辉瑞制剂产品的国际化。

但是海正辉瑞好景不长在,2015年上半年业绩出现了急剧下滑,营收14.54亿元,净利1.33亿元。消息人士说,肖卫红感到业绩压力过大,因此离职。海正药业在其半年报中透露,由于辉瑞对海外原料药工厂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导致海正辉瑞原研产品特治星供货不足、销售收入减少。

海正药业今年的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45.11亿元,同比下降5.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5.63万元,同比下滑78.33%。此外,海正药业已将2015年度经营目标调整为:主营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5%-10%,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合并数)较去年同期下降80%-100%。

海正辉瑞相关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高层的变动并不影响合资公司业务的进行,海正辉瑞的业务一切正常。关于特治星缺货的情况,辉瑞方面也在积极处理意大利工厂的事务,争取尽早恢复供应。(曾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