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东包公巷码头见证日军投降仪式:刀枪落地

05.09.2015  12:07
70年前的9月,是中国人民历经全民族抗战、付出鲜血与生命后迎来的胜利季节,国耻洗雪、举国欢腾。南国惠州当年万人空巷庆祝抗战胜利。

惠州著名画家黄澄钦画作“庆祝抗战胜利”。

   日军投降后惠州人是怎样庆祝的?

  水东街堆的炮仗纸

  人们行过如履厚棉

  那天,惠州各个角落传出持续不停的爆竹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不少街坊邻里自动地走街串巷奔走相告:“中国军队返城了,日本仔投降了!”这一特大的喜讯,很快就传遍了惠州府县两城。一群群市民自发地涌往闹市中心中山东路,看到久违的中国军队又重新出现在十字街头。国军双手持枪,站立在街道两旁,维持治安,疏导人群,尽管街上到处都是看热闹的市民,但秩序良好。

  在东新桥头和中山公园前,分别搭起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竹木结构的简易牌楼,牌楼顶端插着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牌楼两旁悬挂着惠州文化人士吴仕端撰、张友仁书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劫后苍生有新气象”;下联是“岭东雄郡作受降城”。

  “记得那天祖母上街买菜回到家,拿着一支小国旗送给我,流着泪哭着说:‘日本仔投降啦!我们胜利啦!现在和平啦!’”惠州著名画家、现年76岁的黄澄钦永远忘不了日军在惠州投降那天,整个古城都飘扬着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中山公园前一座三个园拱门的岭东雄郡牌坊,也用榕树叶装点一新。人群在牌坊三个拱门下转来转去,进进出出,有的人抚摸着它,有的人凝望着上面写着“庆祝抗战胜利”几个大字在沉思,总之,那天人们脸上的表情是难以言表。

  1945年10月初,惠州又迎来了一次庆祝胜利的高潮,举行抗战胜利大游行,参加胜利大游行的有工、农、兵、学、商各界人士,其中学生最多。游行队伍所到之处,群众大放炮仗欢迎,其中水东街炮仗放得最多,街面堆积着厚厚的炮仗纸,人们从街面行过,如履厚棉。游行当晚,锣鼓声震全城,人们的声音喊哑了,全城的酒卖光了,鞭炮也卖光了,无数英烈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抗战胜利将中国历史带进一个新时代。

   本文参考文献:

  1.郭宝泉《日军在惠受降见闻》,文载2005年《永不忘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惠城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

  2.王映楼《惠城四次沦纪实》,文载2005年《永不忘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惠城区政协文史委员会编;

  3.《惠州市志》,惠州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2008年中华书局出版;

  4.《鹅城旧事——惠州风俗图说》,黄澄钦著,2007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5.《惠州抗日战争历史图片集》,陈训廷主编,2015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 翻拍

  (来源:东江时报)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