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校场:承载球乡史 客韵几欢歌

13.08.2016  20:09
在当时全民都热爱足球的大背景下,是强民足球队推动了东较场的建设,反过来东较场也促进了梅州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从1936年开始,以“强民”为主的梅县足球队蝉联省运会足球赛冠军,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梅县队晋升甲级队,梅县荣获“足球之乡”称号,足球成为这座城市的符号。

位于东较场中心球场西北角的梅县体育馆, 筹建于1948年, 正门上有叶剑英元帅题写的 “梅县体育馆” 五个大字。

建于宋代淳熙年间的嘉应桥,位于东较场南部 ,即在现今的文化公园内 。

  较场(校场)

  较场(校场)是古时候军队操练或比武的场地。较,有较量、比较之意,简单来说较场就是比武较量的地方。唐朝李濯 《内人马伎赋》:“人矜绰约之貌,马走流离之血,始争锋於校场,遽写鞚於金埒。” 用现在的话来说,较场(校场)是古时驻军比武之地,也是考选武生的场所。梅城的较场原与约所毗邻,明嘉靖七年,由主簿王腾重建,清顺治十年和康熙十年,知县葛三阳、王仕云先后重修,由于位于古代州城的东北角,因此被称为东较场。

  强民体育会

  梅县强民足球队成立于1929年,1934年升格为强民体育会,至今已有87年历史,活动场地主要在东较场。在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以“强民”为主的梅县足球队,在会长兼队长温集祥领军下,蝉联省运会冠军,代表广东省参加中南选拔赛、勇夺全国足球赛武汉赛区冠军;培养了曾雪麟、杨霞荪、潘培根、张英忠、邓雪昌、杨霏荪、邓锡权等大批足球名将。

  【专家视角】

  这里是球乡精魂所在

  东较场建成后,足球成为这个场地最为红火的运动,举办的比赛、培养的球员数不胜数。那么,从东较场走出了多少足球名将?它之于梅州足球的发展有何意义?记者采访了梅县强民体育会秘书长温威光。

  记者(以下简称“记”): 东较场是梅州足球的象征,它与强民体育会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依托于此走出了许多足球名将,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

  温威光(以下简称“温”):1929年,以工商业主、工人为主体的强民足球队成立,带动了梅城足球运动的兴盛。在当时全民都热爱足球的大背景下,是强民足球队推动了东较场的建设,反过来东较场也促进了梅州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从1936年开始,以“强民”为主的梅县足球队蝉联省运会足球赛冠军,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梅县队晋升甲级队,梅县荣获“足球之乡”称号,足球成为这座城市的符号。从东较场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足球运动员。我们耳熟能详的有解放前的曾雪麟、潘培根、杨霞荪;解放初期的张宏元、饶秉饮、邓镇、邓雪昌、张文济、张英忠、侯梓华、杨霏荪;还有邓锡权、梁珊城、熊耀建、陈恒粦、古晚芳和后来的池明华、杨宁、王惠良、黄德保、钟小健、钟杰章、杨伟湘、张峥嵘等,他们多年在东较场雨淋日晒,艰苦训练,从这里奔赴全国各地成为足球良将。

  记:在国家振兴足球运动的当下,东较场这个梅州足球运动的标志性建筑,对梅州足球的发展有何意义?

  温:东较场见证了百年来梅州足球由盛到衰的历史,一代一代足球运动员、足球爱好者、球迷、群众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们心中,东较场有许多足球人物、故事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如今体育场外“红门”紧闭,在国家振兴足球运动的大好时候,期盼足球宝地东较场早日从“沉睡”中醒来,期盼象征足球之门的“红门”能够早日打开,让足球宝地东较场重放异彩,迎来第二个春天。

东较场曾经是梅城的 “文体中心” , 梅城的许多文化活动、 群众集会、 足球比赛等都在此进行。

  【问迹寻踪】

  承载球乡史 客韵几欢歌

  说起东较场,梅城的老一辈都知道 “球乡”的美名正是从这块土地上驰名海内外。随着时间的流逝,城市的变迁,东较场作为昔日足球和市民文化胜地,渐渐静寂下来,鲜见当时热闹的场面。不过,这个曾经充满运动与朝气的地标性场地在许多老梅城人心中留下太多美好的回忆。

  城之东隅,文教建筑由来久

  东较场位于梅州老城区的东北方向,毗邻著名的攀桂坊,周边历史建筑甚多,文化气息浓厚。古时候,东较场是一处练兵场,清朝的军队比武和练兵,甚至武科考试都在此进行。梅县乡贤梁伯聪先生在《梅县风土二百咏》中写道:“东出郊垌较试场,三年一考武生忙。弓刀石技般般弄,马步穿杨魄力强。”

  在东较场的正北方原有一座关帝庙,附近是杀人塘,为古时行刑处决犯人的地方。据清朝康熙年间的《程乡县志》记载,“约所较场,内祀关圣君,在城外东北隅,去县一里……”由于清代皇帝的册封,关羽成为与孔夫子并列的武圣,当时的关帝庙香火旺盛。梅县晚清贡生王漱薇先生纂辑的《梅联最话》中称:“关帝庙不知建于何时,其中墙壁间有碑记载‘(明)万历四十五年立’字样”。书中还收录一些描写关帝庙的楹联,如“气壮山河,百战忠心扶汉鼎;名垂竹帛,千秋庙貌峙梅州”。可惜的是,关帝庙后来被毁,如今人们只能通过其旧址附近的一棵大榕树来感受当时庙宇香火兴旺的场景。

  在东较场的南部,有两个历史悠久的建筑被保存了下来。位于现今文化公园内的嘉应桥建于宋代淳熙年间,因当时此处盛产嘉应子(又称梅子)而得名。桥长约12米,宽约4米,是一座双孔石桥。旧时北门濠水通老虹桥(现已毁)及嘉应桥后流入梅江。与嘉应桥相邻不远处有一凉亭,谓之烈女亭(又称马氏亭)。据清光绪年间编纂的《嘉应州志》记载,烈妇马氏在嘉庆年间葬于东门外。相传,马氏丈夫嗜赌成性,欲将马氏卖身偿还赌债,马氏不从,最后跳楼而亡。后人为纪念马氏的刚烈行为,建亭于此,以警示赌徒。

  有熟悉地方史的专家还表示,古时东较场嘉应桥、攀桂桥、旺巷口一带还是梅城去往丙村堡的古道。

  传承拓展,变身公共体育场

  说起东较场能够变身现代公共体育场,不得不提上世纪30年代中期梅城的城市改造,主要推动者有邑人彭精一和黄任寰。

  1931年,彭精一就任梅县县长后,着手全方位对梅县城区进行大规模改造建设,其中文化体育方面的一大工程就是将东较场改造成大型体育场。据彭精一回忆,他到任后曾与黄遵宪长孙黄能立晤谈。黄能立原名黄延豫,早年留学日本,当时担任桂里学校校长(桂里学校位于城东攀桂坊,与东较场相邻)。交谈中,两人说起梅县有建设体育场的必要,后一起前往东较场视察,见四周空旷,又邻近城区,是兴建体育场的合适地点。

  不过,当时较场东部是小丘陵,有不少坟墓,其中就包括明代初年陈杞将军的墓冢。时参与驻防梅县的团长张简孙是下市张家围人氏,为晚清举人张思敬(号简堂)的孙子,与彭精一相识,且喜爱体育运动。他对彭精一兴建体育场的计划非常支持,不但率先捐助500元经费,还发动族人将二世祖的坟墓迁出,为集约平整土地开了个好头。 民国廿四年(1935年),黄任寰统领的粤军独一师驻扎梅县,黄与参谋长曾举直均为梅县人,对东较场体育场的建设也大力支持,派出士兵义务平整场地。据测量,有一块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的空地可供建设,建成后运动场直线跑道为250米,全场可划成3个标准足球场,另有篮排球场地几个。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平整周边土地时挖出百具无名无祀枯骨,黄任寰恻然心动,发动地方热心人士,将这些骸骨移葬城东石下瓜岭傍溪山嘴神宫前。 1936年,体育场初步建成,命名为“梅县公共体育场”。东较场的中间为一大型足球场,周围建水泥栏杆。在土方完成后,建设司令台一座,得到当时广东领导人陈济棠的鼎力支持,黄任寰决定仿南京体育场大门图案,兴建梅县体育场大门(即市民俗称的“红门”),如今仍存。另在南端建成华表门,与梅江桥遥遥相望,花费万余元。 彭精一在其所著的《期颐小集》一书中写道:“秋间,公共体育场粗成,特举办运动大会,人山人海,颇为壮观。”不久,梁瀚昭接任梅县县长,又在东较场的东侧兴建民众教育馆。当时,梅县东较场是省内规模仅次于广州东较场(广东省人民体育场)的运动场所。

  辉煌岁月,执文体活动牛耳

  新中国成立后,“梅县公共体育场”改名为“梅县人民体育场”。从建成后到20世纪末的近百年中,梅城的许多文化活动、群众集会、足球比赛等都在此进行。以东较场为中心,周边陆续修建了许多配套的体育场所和文化设施,东较场渐成当时梅城的“文体中心”。 如今,在东较场中心球场西北角有一座看上去陈旧且不规整的建筑,正门上有叶剑英元帅题写的“梅县体育馆”五个大字。梅县体育馆筹建于1948年,在前楼第一层建成后,由于梅县解放,工程被迫停了下来。直到1959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陶铸来梅县视察时看到这个半途而废的体育馆后,从省里拨款10万元,把梅县体育馆按当年图纸全面建成,并由叶剑英元帅亲笔题写了馆名。 在梅县体育馆前方,东较场西门外原有的一座司令台(现已不存),也是一个比较有名的历史建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时常举行大会,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原梅县足球队队员、今年68岁的叶育进告诉记者,在东较场的东边,原来还有民国时期建的民众教育馆和青少宫,后来青少宫变成竹棚戏院最后又成为公园电影院。 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东较场北边,又陆续聚集建设了汉剧院、山歌剧团、电影公司等文化单位。到了1985年,东较场中间的足球场修建起了十三级看台,看台建成后还举办过全运会预选赛、“93梅视杯”足球赛、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和梅州市运动会。

  可惜的是,包括民众教育馆和青少宫在内的许多建筑都在岁月的长河里变成了历史的尘埃,如今人们只能在泛黄的图片文字中感受当年热闹的场景。

仿南京体育场大门图案兴建的梅县体育场大门 (即市民俗称的 “红门” ) 。

  【逸闻轶事】

  李惠堂到来万人空巷

  抗日战争白热化阶段,在香港踢球的“亚洲球王”李惠堂因不愿参加汪伪政权组织的讨好日本侵略军的足球比赛,化装后几经辗转,潜回故乡五华县,在当地组织了足球队,听闻梅县强民足球队远近闻名,实力雄厚,便想与之一决高低。

  1942年10月17日,李惠堂率领五华足球队来到梅城。当他们在南门码头下船登岸时,闻讯而来的梅城市民争先恐后,欲一睹“亚洲球王”的风采,令当时凌风路与义化路交会处一带为之堵塞。

  比赛于18日下午在东较场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强民队以三比一战胜五华队。当时的《汕报》和《中山日报》都对这场比赛进行了报道。据《中山日报》描述,当时球场里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座位券每张十元都卖光。卖出之票超过座位,观众都心甘情愿席地而坐观看比赛。

  饥荒时期球场种番薯

  时值艰苦抗战的1943年,梅县地区接连八个月滴雨未下,梅江断流,禾田龟裂,赤地千里。面对持续的饥荒,梅城的士绅和善男信女曾幻想祈求神灵“北帝”降雨,十多位壮汉抬着“北帝”神像,沿着凌风东西路、中山街、西门路(即今仲元西路)、元城路,抬到东较场摆放,接受众善信虔诚跪拜。

  “北帝”出巡后仍未见降雨,为了度过农历三四月间青黄不接的春荒,国民党梅县党部甚至把东较场西边的一个球场分给各县属机关种番薯。梁伯聪的《梅县风土二百咏》记载“卅二年间闹恐慌,饥民道殍食无粮。商门闭来求难得,斗来银元七百强”,从侧面记录了史上罕见的大旱灾期间梅城闹粮荒的实况。

  “黄仙人”说书东较场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梅城东较场附近有位专门说书的艺人,大家亲切地叫他“黄仙人”。这位“黄仙人”名叫黄伟隆(1913—1985),是岗子上花萼居人,他熟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小说,且善于用客家方言讲故事,号称梅城“八大仙人”之一(在“文革”前至改革开放初期,梅城活跃着一群大隐于市、言行特立独行的小人物,如冷石先生、吕伯超、阿杜、黄仙人、丘万历、濮汉秋、古阿永、李国炎,被民间称为“八仙”)。

  在花萼居,记者采访了“黄仙人”的族亲黄兆鸿。黄兆鸿说,黄伟隆家境较好,他在新中国成立后从汕头返梅,后来一直以说书为生。“当年他说书的地方就在今天东较场一带,主要讲三国故事。”黄兆鸿说:“老人讲故事善于运用客家方言,语言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不过,在那个‘左倾’思潮的年代,这样大庭广众之下说故事是不允许的,每次他讲故事到高潮时,突然发现民警前来,立刻把话题转向‘学习雷锋同志’等话题,待民警一走又‘言归正传’了。”

  与黄伟隆一家颇有交情的旺巷口太史第李燊昌先生也告诉记者,当时“黄仙人”在梅城东郊一带非常出名。“他讲故事的时候喜欢喝酒,每天傍晚,岗子上一些工厂的单身汉在下班后会给老人准备好凉菜和小米酒,邀请老人前来讲故事。”李燊昌说。

  策划:张德祥

  协调:张柏明

  统筹:刘奕宏

  撰文:罗诚浩

  版式:涂未然

  黄山松

  钟伟光

  责编:肖舒丹

  摄影:连志城

  校对:刘洁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