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水务供水一线守护者 全年无休坚守岗位

28.04.2017  08:12

  水务劳动者守护着城市的供水生命线。 东江水务供图

  黄慧兴在做水质化验。

  黄志向在自动化设备前巡查检修。

  练诗华在巡查管道。

  林华海正在探漏。

  祁沛枝有丰富的抢修经验。

  叶泳杰在做管网维护。

  从家中水龙头到东江水源地,有水流经的地方就有东江水务劳动者的身影……

  从取水、检验、处理等生产环节,到巡查、探漏等维护工作,再到抢修、关阀等应急措施,他们全年在岗、兢兢业业,只为更好地为市民提供安全优质的供水服务,做好广大市民的“供水莞家”。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走近东莞东江水务的劳动者——他们的工作岗位平凡、琐碎,并不被众人熟知,但却守护着城市的供水生命线、肩负着光荣的使命与责任,关系着在这座城市生活的每一个人。我们希望通过对供水线主要岗位的走访,致敬他们在一滴滴自来水背后付出的辛劳汗水。

  撰文:靳延明 摄影:孙俊杰(除署名外)

  A 水厂生产

  水厂化验、生产员:每项监测数据的浮动都牵动人心

  黄慧兴每天的工作,要面对实验室里大大小小一百多种检验试剂,每种试剂与水样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她判断水质是否合格的“试金石”。作为东江水务有限公司第二水厂化验室的班长,她更像是一名火眼金睛的“守护者”,随时对各类复杂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作出应对。

  “一个检测数据的浮动,原水水质的异常,雨季中一场大雨的来临,枯水期中原水氯化物的上升,等等,这些都牵动着我的心,驱使我去追查造成异常的原因并尽快解决。”黄慧兴坦言自己时常肩负压力,但又对自己能守好这一关键防线感到自豪。

  逢雨季排涝期间,原水水质受到影响,滤池滤后水锰含量升高,这对黄慧兴的团队来说是艰巨的考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她主持对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方法研究,成功找到既能减少滤池反冲洗次数又能稳定降低滤后水锰含量的方法,使出厂水锰含量保持在达标范围。

  水是生命之源,水厂的供水水质直接关系到市民的身体健康。在供水生产一线,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都必须尽职尽责。

  “我的工作是将大自然赐予的东江水转化为市民生活所需的自来水。” 今年是庾志文从事供水事业的第26个年头,在东江水务第三水厂的生产线上,他主要负责各种水处理药剂的投放及其处理效果的监控工作。

  二十多年来,庾志文亲历了公司生产工艺不断优化的过程,也对每一项生产流程更加熟悉。在他看来,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设备状况巡查,每一次水质观察,每一项生产操作,“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每一滴自来水负责”。

  在东江水务的生产线上,像黄慧兴、庾志文一样的员工还有很多。东莞市东江水务第三水厂厂长助理丁卫表示,保障水厂安全稳定的运行,需要每一位员工严格按照公司的制度和操作规程来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比如水处理药剂的投加量应按照投加指引进行控制,才能起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生产技术员:提升技术打造“无人值守”水厂

  日常工作的严谨是安全优质供水的保障,对处理工艺及管理方式的改良,能够进一步提升安全优质供水保障水平。

  丁卫参与了国家“十一五”水专项中东江水务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展的3个课题以及东江水务内部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工作为水厂利用合理的处理方法或进行工艺升级改造等来保障供水水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只有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才能不断提升质量水平。东江水务高度重视水质科研的平台建设,公司水质监测站拥有优良的检测环境与设备、多功能的科研平台以及专业的技术团队,为公司的水质监测与水质科研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1980年出生的黄志向,就是东江水务技术团队的一员。作为公司第六水厂自动化维修班组班长,他带领班组成员负责维持整个水厂“操作大脑”的健康运作。

  每天,他会在水厂大大小小的自动化设备前巡查检修,回到中控室,这些刚刚看过的机器依然逃不出他的视线——中控室操作台上,七台电脑分别显示着不同的处理工艺数据,用以判断设备运转状况;而在前方的9块视频监控屏幕,也能将每项生产环节的现场情况尽收眼底。

  “你在屏幕上很少看到生产现场有工作人员,因为我们厂已经是集中远程控制的生产管理模式,可以集中远程管理全厂所有的生产环节。”黄志向说。自2013年开始,第六水厂在领导的支持下,推行无人值守工作项目,黄志向是项目组负责人之一。他参与落实项目所需的各项技术改造,跟踪、协调各种并行工作,在2015年初,第六水厂成为全公司第一个实现远程控制岗位无人值守的水厂。

  “无人值守项目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更改进了生产力。”黄志向说,科学的自动化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方便各项工作高效开展。这与东莞实行“机器换人”,打造“无人工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

  B 管线维护

  巡查员:全年无休守护“供水生命线

  从水厂出发,经过处理的自来水沿着供水管线开始了新的旅程。在地下深处,密集交织的供水管网对一座城市来说如同血脉之于人体,如果有擦挂破损,生命之水便会外流。

  练诗华的工作,就是供水管网的“护工”——管道巡查员。他要沿着早已了然于胸的供水管道巡查,及时发现管道有否漏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有否受到破坏或外来施工影响,主动介入并做好协调工作。而管网老化、天气异常热胀冷缩引起的破裂,也经常影响市民正常用水……

  这个在外人看来“每天都在散步”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简单。在从事管道巡查的二十多年来,他在这个“全年无休”的岗位上只有3个春节是陪在父母孩子身边度过的。

  在城市的建设中,每一个需要开挖地基的项目都与他们有关,因为或许一不小心,坚硬的挖掘机就会撞破供水管道。2007年,为配合市轨道R2线工程的前期建设,需要东江水务对沿线管网进行初步的全面勘探,练诗华便承担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负责对东城中路至东莞大道近1000个勘探点进行复核。

  “我要告诉他们管网的分布情况,让施工器械避开供水管道。”练诗华还记得,在他的复核下,不少施工点为供水管道让路,全面高质地完成了任务,保证了施工和供水安全。

  与练诗华一样,黄曹龙是东江自来水有限公司管网维护部巡查组的一员。虽然巡查工作比较琐碎,但是黄曹龙深知这个岗位的责任。在日常巡查工作中,他认真检查辖区内供水管网设施,对供水设施缺失、管网漏水及违章用水及时上报处理。

  就在4月24日,黄曹龙开车巡查路面时就发现了一起漏水问题。当天中午,当车行至三元路与石竹路交汇处时,他发现路边有“冒水”的情况,发现漏点后,他第一时间带着化验仪器,现场确认系自来水泄漏后,便迅速联系检漏组定位。

   检漏工:深夜倾听城市管网的“病痛

  无论寒冬酷暑,每天晚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穿梭在东莞大街小巷内,用脚步丈量整座城市的供水管网、用耳朵倾听管道中细微的漏水点,仅凭手中简单的工具和灵敏的耳朵,便能精准地找出供水管道的漏水点所在。

  如果说巡查工作是供水管网的“护工”,那么检漏工便是精准定位病痛的“体检医生”。和环卫工人、交警一样,他们以马路为家,每天重复着看似简单的动作,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会拿着检测仪器沿途对城市的供水管网进行“听诊把脉”,掌握管道的“身体状况”。

  每走几步,侧耳、细听、起身走,几乎每天他和同伴们都重复着同一样动作。“人们说探漏探漏,我又是组长,所以大家都称我为‘探长’了。”林华海笑道。自2000年开始,他一直在东莞市东江自来水有限公司从事供水管网检漏工作,至今已有17个年头。林华海的耳朵早已经千锤百炼,能迅速地辨别地面的噪音和漏水声,而为了更好地辨别,他们都是选择在夜间作业。

  林华海还记得2014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东莞市农机学校水压突然降低,由于学校学生多,也正值用水高峰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东江水务供水热线接报后,身为检漏组组长的他马上组织人员赶往现场进行漏点定位。学校供水管道在主干道,车流量大,声音嘈杂且与高压电缆交叉,管道埋设环境十分复杂,对漏点检测工作带来困难。但他凭借多年的检漏经验,从渗漏水的方向形态观察情况,再经过反复探测管道,最终准确确定漏点。

  类似的漏点监测,林华海团队每年要完成上千个。

  在外人看来,检漏工作就是拿条听音棒在管道路面上听听而已,很简单。事实上,检漏是一项繁杂、高强度的工作,管网漏水是五花八门的,每次漏水都是没有规律也没有同一样的漏水点,如果检漏员没有耐心、细心和经验是难以开展工作的。

  “管道漏水需要快速维修,漏点定位要尽可能快地定位,为抢修赢得时间。”在另一位“探长”、东莞市东江自来水有限公司万江供水分公司检漏组成员陈广荣看来,检漏工作必须熟悉公司供水管道位置,能灵活运用各种检漏方法,熟悉检漏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

   C 应急抢修

  抢修队:像消防队员一样24小时待命

  4月25日上午8时,东江水务供水管道抢修队的“机械大军”集体出发,前往虎门抢修。在几个小时前他们接到消息,虎门新湾支线金洲市政花场段的供水管道出现漏水情况,需要尽快进行抢修。

  对于四十多年始终坚守在供水抢修第一线的祁沛枝来说,这是最普通的日常工作。作为东江水务供水管道抢修队队长,他熟悉掌握市区管网的分布与走向,具有丰富的抢修实践经验,长期带领抢修队奋战在管网抢修一线,为问题管道“做手术”。

  2008年春节期间,南方多个省市都遭受了恶劣冰雪天气的肆虐,东莞市也是“重灾区”。供水管线频频出现险情,从2008年1月30日至2月11日这短短的十余天中,港口大道、企石、虎门连升路、东莞大道、沙田沙太路的管线接连发生多处爆管,直接影响了东莞市的供水安全。祁沛枝放弃了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带领抢修队员吃住在工地上,七天辗转了八个抢修工地。圆满完成抢修工作,保证了市民春节期间的用水。

  “干这份活,肯定辛苦,但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辛苦也值得。”祁沛枝说。

  在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抢修队队长助理张庆祥看来,抢修工作是一项简单而又辛苦的工作,为了确保市民用水,抢修队员都保持24小时待命抢修,在任何时候,只要一个电话,他们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出现在抢修现场。

  张庆祥记得,有一次港口大道四厂供水主管自然爆漏,当时情况非常危急,接到漏水抢修信息后,他与其他抢修队员迅速赶至抢修现场,在公司领导指挥下立即展开抢修工作,经连续奋战48小时,顺利完成抢修工作。

  抢修队如消防队员,哪里有抢修,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快速出动、及时抢修是他们工作的状态。2017年除夕早上8时多,东城迎宾路一条DN600供水管道发生爆漏,接报后,东江自来水有限公司东城供水分公司抢修组何沛宜立即赶往现场,组织抢修队员经过13小时的抢修,终于在当晚21:28恢复供水,保障市民正常用水。

  “提高抢修效率,就能缩短停水时间。”何沛宜说,这是在抢修队员心里随时绷紧的弦。

   阀门组: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参与抢修

  当一项看似细小的工作放在数以千计的供水管道上时,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岗位,比如开关阀门,就有专门的部门负责。

  1987年出生的叶泳杰是东莞市东江自来水有限公司管网维护部阀门组副组长,他的日常工作主要是配合抢修关阀停水、编制管道改造工程的停水方案、配合工程停水、配合总公司供水调度、维修和保养阀门及冲洗管道等。

  日常工作中,配合抢修关阀停水是叶泳杰的重要任务,因为爆管后,水流的破坏力非常巨大,能够及时停水不仅可以减少水损,同时也能把爆管造成的破坏降到最低,避免情况恶化所带来的事故责任和财产损失。

  “应急停水的重要性,尤其是大口径管道爆漏的应急停水,分秒必争是阀门组每位组员的基本要求。

  除此之外,叶泳杰还需要按计划对阀门进行日常的维修和保养,在他负责的区域里,光是直径20厘米以上的阀门就有2000多个。他们要一次次下井,对阀门的传动部件添加钙基润滑油,使传动部件延长寿命,部分阀门由于使用时间长,传动部件会因锈蚀而损坏,叶泳杰需要将旧的零件拆卸下来,将规格一样的新零件安装上去,从而恢复阀门的功能。

  “刻苦耐劳是阀门组每位供水人必备的品质,当每维修好一个阀门后,组员总是会心一笑。”叶泳杰说。

编辑: 冯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