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七夕特色手工比赛“争奇斗艳”

17.08.2015  20:21

活动现场,一个小朋友正专心致志地学做莲花灯。记者 赵浛锐 摄

东莞时间网讯 本周四,就是传统的七夕佳节了。上周六(8月15日)上午,市博物馆在金鳌洲塔园区,组织举办了一场“慧眼识宝,巧手织梦”的七夕特色手工比赛活动,邀请经验丰富的老艺人、师傅教授市民制作莲花灯、七夕贡案,寄托祝福。

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特别是亲子参加,传统纸扎以及新颖的丝网花莲花灯,现场比拼;自由制作的贡案,更是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

丝网花莲花灯

下水不怕被打湿

上午10点,园区靠近江边一角,搭好的帐篷摊位下,早已聚满众多学手工的市民,其中大部分是孩子、青少年。

记者留意到,三个摊位里,其中两个是道滘的老手艺阿姨充当老师,主要教大家传统纸扎莲花灯的做法;另一个摊位由道滘90后传统手工艺达人叶银海充当师傅,教大家用丝网花制作莲花灯,不仅更漂亮还环保,如果放到河里,也不用担心被水打湿,有的甚至将丝网花做成蝴蝶状,插在泡沫上甚是特别。

桌上摆满了白纸、绿纸、玫红色的纸,这些都是纸扎莲花灯的材料。在老师教导下,大小朋友们通过裁剪、粘贴,“盛开”在泡沫上的一朵朵纸莲花,就如真莲花一般。

9岁的小羽,跟爸爸妈妈从莞城过来参加活动,当问及做莲花灯难不难,她淡定地说“不难”,原来前一个晚上,她已经在网上看过基本做法并模仿过,“搞得家里满是纸张呢”,一旁的妈妈笑着“诉苦”。小羽告诉记者,自己爱好手工,会剪窗花、折纸等。这就怪不得,第一次制作莲花灯的她,就能拿出漂亮别致的作品来呢!

贡案自由创作

“红枣山”形象百变

紧接着,是七夕节的主角活动——七夕贡案的自由创作。

老师们先是带来了几样贡案成品展示给大家看,然后提供材料,让大家以贡案“红枣山”为基础,发挥创意自由创作。

红枣山,顾名思义,即以米为基础,将红枣堆砌而成小山。由于人多,米的数量不够,所以后来用红豆、绿豆、黄豆代替,很快,红枣也不够分了,每人领到的都比较少。

不过,创意的发挥丝毫不受影响。看,这边,小羽就以两颗的红枣为一组,用牙签串起来,虽然不是山形,但也错落有致,有点像仙人掌,很好看,“就叫它‘红豆生南国’吧”,小羽还即兴给作品取了名字。

那边,7岁的航航跟奶奶一起,利用红枣少、牙签多的现状,将“红枣山”改成一座“红枣灯塔”,最后奶奶还高兴地在顶部粘上一面红纸“小旗”,说象征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知多D

对月穿针、晒经书衣服、蛛丝卜巧,你听说过吗?

现场,还设七夕民俗风情图片展,介绍从古到今七夕节的各种风俗,其中不少是记者此前闻所未闻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农历七月初七,称为“七夕节”,也称为“魁星节”。

七夕有女子对月穿针的习俗,始于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流于后世。穿针为“乞巧”,女子祈求自己心灵手巧,因此七夕节又名“乞巧节”。

在东汉时,有七夕晒经书和衣服的习俗,以达到防潮防蛀的目的。

唐代时,有七月七以蛛丝卜巧的风俗。即七夕夜将蜘蛛放置盒内至第二天早上,然后根据蜘蛛结网密疏占卜得巧多少。此习俗先在宫廷流行,后被民间效仿。

投针验巧,盛行于明清两代的七夕风俗。在七夕中午,女子将水放在太阳底下暴晒,等水膜生成时将绣花针放入水中,针浮于水面,看水底针影判断是否“得巧”。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女性的地位提高,女性不再以针线为务为巧,因此七夕“乞巧”越来越不为现代年轻人所知。加上七夕里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特别动人,在历代诗文传颂和商业包装,尤其现代商业包装下,“七夕”俨然成了中国的“情人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