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上半年GDP增长7.4%

22.07.2015  09:20

■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昨日举行。图为徐建华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首席记者 郑琳东 摄

杨智宏/制图

东莞时间网讯 初步测算,上半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5.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4%,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全市出口2910.9亿元,增长9.4%,高于全国8.5个百分点。

昨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总结分析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决贯彻中央、省、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部署要求,增强信心和发展紧迫感,认清形势,扬长补短,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二五”圆满收官。

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就下半年经济工作做出七点部署,强调各级各部门要紧扣年度目标要求,推动“三驾马车”持续发力,全力以赴狠抓重大项目招商建设,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大力扶持制造业和内源型经济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管理,以更强有力的举措确保完成全年任务。

市领导李毓全、甄瑞潮、张科、鲁修禄、贺宇、喻丽君、杨晓棠等出席会议。

成绩  GDP增长7.4%,经济增长企稳回升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书记胡春华莅莞调研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强化“两个支撑”、力争“三个走在前列”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经济运行呈现出“主要指标企稳回升、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发展亮点不少”的特征。

初步测算,上半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5.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4%,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3个百分点。工业、出口、消费等主要指标均比一季度有了较明显提速,经济增长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比一季度快1.4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速比一季度快1.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厂房租金比去年上升1-2元/平方米;

全市出口比一季度快7.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省8.5和5.5个百分点,在珠三角排第3位;

上半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比一季度快1.5个百分点。税收总额增长比一季度快0.1个百分点。6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逼近万亿元大关;

“百度地图春节人口迁徙大数据”显示,东莞人口净流入排在北京、上海、深圳之后,是全国第四大人口流入城市。

部署  扬长补短抓好工业、投资、招商等工作

会议充分肯定全市经济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认为上半年全市经济逐季好转,实现了企稳回升。与此同时,产业升级进一步加快,增长动能在有效转换和强化。

会议强调,全市上下既要看到上半年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增强信心,又要认清不足,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坚决贯彻中央、省、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部署要求,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进一步加大经济工作的精度、准度和力度,千方百计保增长,坚定不移促转型,着眼长远增后劲,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二五”圆满收官。

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必须认清形势,扬长补短。要认真领会中央和省关于经济发展形势的判断,主动作为,争取全市相关工作融入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工作大局中。要千方百计通过“扬长”多做贡献,充分发挥东莞在外贸进出口、创新驱动、“四新”经济和综合改革等方面优势,同时又要加强“补短”,抓好工业、投资、招商引资等工作,尤其要将投资作为重中之重认真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要求  目标责任逐级分解到镇街园区

会议要求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要建立目标责任制,把目标要逐级分解到镇街园区,细化到重点企业。积极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对省市重大项目的督查力度。既要加强招商引资,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在市属媒体进行公示,也要千方百计稳定好已落户企业,做好安商稳商工作。要健全完善市镇领导挂点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要加强统计工作,推进统计工作科学化。抓好统计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会议还要求主动对接省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会上,市发改局、统计局通报了有关情况,市商务局、凤岗镇作了发言。

数说经济形势和发展目标

25.4%

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189.5亿元,增长25.4%,全市后备高新科技企业增至677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85.3%和47.2%。全市外资企业国内销售总额增长9.8%,增幅高于出口0.3个百分点。

5家

电子商务方面,成功引进京东、阿里巴巴、1号店、苏宁、唯品会等国内五大电商龙头企业;

32家

金融创新方面,新增上市企业3家,总数达32家。

8.7%

1-6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4.1亿美元,增长8.7%;新登记各类企业2.6万户,增长23.5%,新增企业注册资本507.8亿元,增长75.6%。

4个月

商品房住宅去库存周期,从去年年底的6个月降至目前的4个月,是全国各大中城市去库存周期最短的城市之一。

1386.7亿

6月底,全市村组两级总资产达1386.7亿元,增长4.6%,处于历史的最高点。净资产1154.5亿元,增长5%。资产负债率16.7%,下降0.4个百分点,处于历史的最低点;总收入84.1亿元,增长5.7%。纯收入51.4亿元,增长13.2%。

900家

年初我市确定了年内高企达到900家的目标,要用好用足国家和省市政策,在重点培育后备企业的同时,积极争取从外引进一批高企。加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光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的沟通联系,争取其尽快落户。

164亿

大力扶持制造业和内源型经济发展,着力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根植性。力争全市全年工业技改投资超164亿元。

2000台

以3C产业智能数控装备应用推广为突破口,力争年内建成1至2个示范车间,推广应用2000台国产智能数控装备和1000台工业机器人。

300家

积极推进“东莞制造+互联网”融合发展。深入实施122大型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力争全年新增超百亿企业2家、超50亿企业2家,实现规下转规上工业企业30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