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不再是女工天下 男女比例118:100
解读:莞城人口现增长停滞 或源于人口外迁转移 人口收缩的地区开始出现,比如莞城和茶山就出现了增长停滞。这可能跟莞城人口外迁转移有关。 新的城市规划必然要看到这种迹象,才能很好地应对。早期扩张性规划的模式,可能要终结了,如果还是按照以前那种模式去做的话,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鬼城,土地资源会更加浪费。
解读:男性多在本地结婚女工返乡结婚后不回来了 男女比例发生颠倒性变化。以前东莞女工很多,现在男女比例已经达到1.18,男性比例占得很大。但是男性更多是在本地结婚,大部分不会回老家去结婚。这跟以前女工不一样,她们大部分会回去结婚,或者结婚后就不回来了。
解读:新莞人大龄化外来人口出现本地化趋势 外来人口抚养比重开始增加了,也就是说他们把老人带来了,小孩也带来了。这说明外来人口出现了本地化趋势。另外,新莞人的大龄化结构,说明现在来东莞的外来人口,不再是一般简单的一帮年轻人,而是一批持续在东莞工作但并没有入户的中坚力量。
解读:热衷参与社保和积分入学渴望享受公共资源 外来人口参加社保和医保的人数都达到60%多,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迹象。参与的基本保障越多,他们的行为稳定性也会增加。可以看到,通过积分入户的整个入户人数并不多,而且成功入户的人数在下降。这是因为,他们发现要放弃家乡的土地,这样不划算,他宁愿要土地。 另外,有一个数据在上升,就是积分入学的人数。虽然只有两年的数据,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积分入学的数据有大幅度的上升。这就是说,一方面他们要持有家乡土地,另一方面又要享受东莞基础设施,特别是学校的公共资源,其实这也是他们在这里工作这么长时间应该所得。
外来人口维持在约75%的高比例,正在形成人口红利
人口增长放缓,莞城、茶山增速停滞,城市规划点样调
人口正在悄然改变着东莞。今年,东莞启动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了把脉人口变化,探讨新的规划对策,规划部门委托中山大学调研了东莞人口增长的结构与面临的问题。来东莞的人多了还是少了?东莞仍然是女工的天下吗?在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李郇主导的调研中,不仅回答了这些人口与东莞的问题,还为东莞新的城市总规提供了一剂良方。“东莞的人口问题会改变东莞的经济转型,以前带来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但现在可能的是外来务工人员正在决定东莞转型路径。”李郇这样说。
数据解读者: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李郇
A
东莞人口总体特点
●东莞市常住人口增长放缓
1990年→2000年,
年均增长率14%左右
14%
2001年→2009年,
年均增长率低于5%
5%
2010年→2012年,
年均增长率低于1%
1%
解读:增长放缓 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正在过去
我们发现,现在的规划正在经历一种变化。以前的规划都是扩张性的———人口扩张,珠三角不愁没有人口。现在发现不是了。珠三角规划正在面临规划中最重要的人口问题,这也是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
人口增长放缓的趋势已经很明显。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正在过去,以前劳动力是往上走的,预计到2017年就要往下走了。这个时间离我们不久了,拐点可能要出现了。
当年大量的劳动人口是东莞乃至珠三角的主要特征,这种现象还能维持多久呢?根据香港媒体的统计,整个东莞的外来人口现在只有700万,以前最高峰有1300万。从增长率的变化来看,增长放缓在珠三角也是很明显的趋势。
新莞人特点
[对策]
用公租房留住申请积分入学的外来工
解读:在城市规划中,对于外来人口,除了提供更好的工作场所外,最好能给积分入户者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比如申请积分入学的这帮人,是不是可以给他们公租房。因为小孩在这里入学至少要待七八年,很可能最后就会留下来在东莞了。在社区配套上,规划是不是可以走向更细致的社区规划,以加强外地人对东莞的认同感。
新莞人特点对城市规划影响:
大龄化及抚养比的上升
学校、医院等需要有一个更为合理的配比
噪积分入户的进一步实施
外来人员的住房制度(公租房、廉租房)等的逐步完善网要提供相应的住宅用地
噪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入
社区规划的实施、社区认同感的塑造
户籍人口特点
[对策]
注重老龄化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
解读:对东莞规划的含义,我们正在研究,更多应该去注重结构。尤其是注重本地户籍人口的结构,因为户籍人口会长期存在。除了要注重老人设施外,还要注重大龄化,给本地人提供更多就业培训以及创业孵化机构。
户籍人口特点对城市规划影响:
老龄化趋势
老年人公共服务设施(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需求的增加
本地劳动力参与率低
对于创业培训、企业孵化器及其他配套公服的需求增加
[声音]
“男女比例发生颠倒性变化,以前东莞女工很多,现在男女比例已经达到1.18,男性比例占得很大。而且男性更多是在本地结婚,不会像以前女工一样,大部分回去结婚,或者结婚后就不回来了。”
“积分入户的人数并不多,但是积分入学的数量增长明显,说明外来工既想要持有家乡土地,又想要享受东莞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学校资源,其实这也是他们在这里工作这么长时间应该所得的。”
———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李郇
数据整理/采写:
南都记者 龚萍 实习生 韦茵茹
南都制图: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