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东城借“产城融合”之势推动智慧产业发展

31.07.2015  18:09

在新常态下,推动智慧产业集聚发展,已成为东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东城积极构筑“产城融合”的发展蓝图,借势打造中云智慧城市产业园、东莞市跨境电子商务中心园区等平台,产业集聚发展初具规模。

引进韩国智能化技术

在东城牛山新村光明大道,有一处办公园区颇引人注意。园区不算大,楼高只是六、七层,外墙装潢也不豪华,但是聚集了很多关注的目光。这就是中云智慧城市产业园,承载着东城智慧产业的梦想,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孵化地。

该园区原先是一家外资鞋厂,在2014年5月,由广东中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进行改造升级。园区占地约80多亩,共分为三期开发,首期已投入使用。该公司董事长蔡惠雄说:“打造智慧城市为大势所趋,我们看好东城的产业升级,于是投资开发这一项目。我们的目标是引入智慧城市产业、跨境电子商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入园发展,推进东莞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中云智慧城市产业园聚集了40多家企业,不乏业界知名企业。除了聚集优质企业之外,园区更是显现了集聚发展的效应,并打造了园中园。东城与韩国智慧城市融合集成协会合作,建成了国内首个“中韩智慧产业园”,引入了9家韩国智慧产业技术应用企业,囊括智能交通、智能建筑、通讯、无线互联、智慧运用科技等领域。该协会负责人表示,将围绕中国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聚合平台,并以产业链方式引进韩国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先进企业,实现韩国企业“抱团”开拓发展中国市场。

构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

“互联网+”逐渐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风向标。处于东莞产业发展前沿的东城街道,不断深化“互联网+”发展战略,积极探索转型升级的创新之路。

东莞市跨境电子商务中心园区应运而生,被寄予了厚望。该项目位于东城同沙科技工业园东科路,由旧厂房改造而成,占地面积达87.06亩,建筑面积约70776平方米。记者在园区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完善基础建设、外墙装修等,园区已初具雏形。园区管理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计划在8月上旬开始试运营。

该园区的硬件设施由东城街道办全资国有企业东莞市东诚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建设,总投资约2亿元。园区建成后,将构建包括关检监管点、出口监管仓、进口保税仓、小微电商公共仓、大中型电商企业自用仓,东莞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在内的“一点四仓一平台”体系。

同沙科技工业园作为东城三大工业集约基地之一,集中了雪花啤酒、奕东电子、凯格精密机械等知名企业。与东莞市跨境电子商务中心园区为邻,园区内企业颇为期待电商服务体系能够带来资源共享、项目对接。既然作为中心园区,其辐射力远不止东城。据介绍,东莞将依托中心园区的信息系统对接全市其他跨境电商产业园,协同松山湖、虎门、虎门港、长安、大朗等地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构筑全市跨境电商生态体系。

东城依托中心园区的优势条件,聚集了一批“互联网+”的产业载体,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目前,进驻或有意向落户东城的大型重点电商项目有10多个,包括东鸿云海公司、大龙网、浩方云网、奇虎360、谷歌产品数据中心、中外运、美国合丰集团、东莞市国际货运协会等项目。

【 各方反应 】  
  • “中国制造2025”为东莞东城带来机遇与挑战
  • 东莞东城花3亿打造“33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 望成业内标杆
  • 东莞东城商业融合发展集聚效应初显 龙头仍需做大做强
  • 东城提出“一城三创五争先”发展新思路
  • 东莞东城:从城市封面到中央商圈 继续书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