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两会会客厅:搭乘轨道快车 推动城市升级
昨天,东莞报业全媒体两会“会客厅”局长专场。(记者 陈栋 摄)
方灿芬
唐耀文
郑国洪
黄宇东
张艳平
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两会“会客厅”第三期“局长专场”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上午,市人大代表试乘地铁2号线,亲身感受东莞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带来的便利。几位局长一出地铁,就来到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两会“会客厅”,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起,以2号线即将开通为契机,描绘愿景、建言献策。
东莞如何打通轨道交通接驳最后一公里?如何形成轨道交通网络?如何进行站点周边开发?如何提升城市软环境?大家围绕城市升级,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本期嘉宾
●市人大代表、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方灿芬
●市人大代表、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局长 唐耀文
●市人大代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郑国洪
●人大会议列席人员、市规划局副局长 黄宇东
●市政协委员、东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艳平
壹
互联互通
如何打通轨道交通接驳最后一公里?如何形成轨道交通网络融入珠三角?
旗峰公园站周边站投放千台自行车
张艳平:就轨道公司来说,第一个考虑了自行车停放的场所,在规划里已经安排了场地,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成功经验。踩单车到地铁口,再乘坐地铁,下了地铁后从这里踩单车,到另外一个地方还。这方面,东莞已经走在了前面,先在旗峰公园站做一个试点,由市里面统筹安排自行车。第二个,可以开通一些楼宇的穿梭巴士,现在广州、深圳开通了这样的巴士,收费很低廉,1-2元钱,这跟自己开车相比,既避免了拥堵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我们希望社会上的名人经常坐一下地铁,这对市民的引导作用很强。我来东莞这么多年,发现有些市民家里有两台车甚至更多,上班采用私家车的出行方式比较多,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中比较高端的服务方式,希望有更多的名人引导东莞市民乘坐地铁。
黄宇东:从2013年开始,规划部门就做了TOD(公交引导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研究,对整个东莞的城际线和地铁线都做了研究,尤其是对地铁2号线交通接驳的研究比较细致。公交怎么接驳,行人怎么走,自行车怎么安排都有考虑。
东莞是一个组团式的城市,每个组团都不是特别大,中心组团大一点。公交站点的规划是一方面,公共自行车则是一个更优的服务,它的范围是方圆1.5公里左右。这对轨道交通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前提是市民要能拿到公共自行车才行,比如说,步行不远就能拿到,而不是要走很远,所以要推进公交自行车进小区等服务。
唐耀文:今年,城管部门将在旗峰公园站试点公共自行车租赁,前期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具体是由城管部门和东实公司合作。根据规划局的设计,计划投放自行车总量约1000余台,在地铁站点周边8.8平方公里内,选择十多个自行车停放点进行投放,衔接地铁出行最后1公里。这个试点成功后再向其他站点进行推广,为出行提供方便,这也是低碳的出行方式。
郑国洪:一个城市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就是交通设施。东莞是靠工业发展起来的城市,公路交通很好地解决了点到点的货运。客运这方面,现在买得起小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了,堵车也变得非常明显。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就要根据轨道交通布局的情况和人员的出行情况来调整城市结构,重新打造整个城市空间结构,以适应未来市民的出行方式。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会越来越好。
多条轨道拟对接深圳
黄宇东:如果要提升东莞的土地价值和轨道交通站点价值,和周边城市的连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现在规划上有多条轨道拟与深圳进行对接,3号线要接深圳的11号线,1号线要接深圳的6号线,4号线也拟对接深圳。松山湖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部分,东莞也正在打造一条科技创新中轴线,为此将加快推动莞深快轨建设,直接把东莞松山湖与深圳光明新区和前海新区连接起来,这样深莞一体化会非常紧密,通过这些带动,整个TOD的价值会进一步提升。
张艳平:很多委员也都提到用轨道交通连接东莞松山湖与深圳的问题,希望可以快速到达,这样一些高端人才可以住在深圳、服务东莞。轨道公司在市规划局的领导下已经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张艳平:东莞地铁主要起内聚和外连的作用,所以选择了时速可达120公里的快线,其他城市选择这个速度的还比较少。第二,我们的制式与广深是一致的,都采用了6B的编组。因此对接起来没有问题。
另外,我觉得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带动太强了,一个是黄局讲的TOD,即让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还有就是引导市民的出行方式。我也曾担心由于东莞整个城市布局的原因,地铁客流会不会受影响,但是东莞的票价定得非常低,4公里2块钱、起步价是2块钱,跟十几年前广州的定价是一样的,就是希望吸引大家都来乘坐地铁。
贰
城市升级
轨道站点周边如何开发,拉动 经济 增长?
集聚就业岗位 打造四大枢纽
方灿芬:今天试乘了城市轨道2号线,觉得非常方便。东莞地铁的开通,对方便市民出行、重构东莞城市空间架构、拉动地铁站口周边区域开发和消费都将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影响。
接下来,怎么把前期巨大 投资 真正转化为城市升级?关键要看怎么拉动城市的综合发展,包括土地开发利用,消费人流怎么解决。我觉得如果站口周边的消费和城市综合体能够开发起来,会拉动很多人流来乘坐轨道交通,这对于未来东莞的城市发展来说,也是一个经济增长点。
黄宇东:刚才方局讲的问题,都是TOD比较关注的问题。钱怎么来?城市格局怎么重塑?东莞一半青山一半城,有重点发展地区,也有不进行重点发展地区。重点发展地区应该围绕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轨道站点周边每平方公里的就业岗位是2.8万个,东莞的目标是土地利用强度提升后,人口的就业岗位密度能达到5.8万个,这样人群能够聚集在轨道交通站点的周围工作、生活,周边的土地价值也能提升。在新的总体规划上,我们研究了81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在算一笔账,看看经过轨道交通的拉动,便利程度提升后,给周边土地价值、商业发展带来多大提升,最终通过物业加轨道的模式,打造成香港的那种模式,来支撑轨道交通的运营。
目前东莞重点规划的是四大枢纽。一个是东莞站,已经完成了比较有深度的规划。第二个是虎门高铁站,人流比较大,周边有虎门服装和其他产业,未来也是一个非常被看好的枢纽站点。第三个东莞东站,未来这里会有轨道交通3号线、城际轨道莞惠线等,这个站也是一个比大的交通枢纽。最后是水乡新城的站,规划做得比较详尽。
未来,如果赣深铁路能引到东莞,在塘厦可能会形成新的枢纽,我们会重点围绕这些枢纽站来进行开发,当然还有一些普通的城市型的站点,比如鸿福路地铁站,还有社区型的,都将有不同的分级。核心都是围绕这些站点进行开发,通过开发来完善轨道建设。
用好轨道交通 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
张艳平:光靠地铁来赚钱是非常困难的,也有人在谈论东莞地铁会不会亏损的问题,全世界只有香港的地铁不亏损。一个是因为它高票价,而且每年提价。第二,它的广告收入非常高,我们的地铁跟他们还没法比。当然,我们也做了相关的工作,一个是车站内招商,引进一些商铺,还有一些 银行 ,但这对于地铁建设来说,还只是杯水车薪。我们想通过服务和品质来吸引大家坐地铁,然后提高整个东莞城市的品质和形象,扩大东莞的影响力,提升东莞的吸引力,这才是政府建设地铁的最终目的。
叁
环境升级
如何提升城市的软实力,避免轨道交通“双刃剑”效应?
依托科技力量提升管治水平
唐耀文:从东莞城市发展的层面来说,今后都以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为要求。因此,“十三五”时期,东莞还是要努力实现传统城市管理向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变革,进一步营造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刚才说了轨道交通的事,城管部门今年将继续抓好虎门高铁站、常平火车站等站点的整治。
城市管理的升级要靠一些技术手段,比如说正在推进的数字城管工作,从去年正式开始,进展很快,先覆盖中心区,再覆盖全市。数字城管的一期去年年底已开始试运行,市里的综合指挥平台已经在使用。东城、南城、莞城、万江和松山湖也要开始试运行。目的就是运用网格化的管理模式,按1-1.5公里划出一个网格,每个人盯好一个网格,利用手持终端,发布情况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发出指令,派出人员去现场抢修、处理,这只是数字城管的起步阶段,今后我们还要往智慧城管方面发展。
方灿芬: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可以说是城市升级的重要的体现。轨道交通建得这么好,怎么提升整个东莞的城市管理水平,我想除了要有高水平的轨道交通外,以及高水平的城市管理外,还要有高水平的城市生态环境。这几年,东莞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比如说在空气环境方面,东莞去年的空气质量有一个非常大的改善,达标率达到84.6%,比前年增长了14.4个百分点,去年307天的空气优良率,也是“十二五”最好的一年。
根据环保部门的分析,东莞的环境污染输入性来源大概占50%,另外50%是自己内部产生的,除了整个珠三角协同治理外,东莞自己的问题怎么解决,确实很关键。去年我们采取了这样的思路来治理大气污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我们会把臭氧和PM2.5作为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来抓,其中最重要的抓手是治理VOCs(挥发性有机物),最重要的行业是家居和制鞋,我们将把这个作为攻坚战来打,希望明年和后年能达到国家标准。
一半青山一半城 推动城乡一体化
黄宇东:很多部门都会从不同的角度保护生态环境,比如说,水务部门从水源保护区方面进行生态环境的限定和保护,规划局在生态区划定限建区和禁建区等。从2007年起,东莞就研究划定生态控制线,在2009年正式实施,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和管理,生态保护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总规修编的要求更高,提出“一半青山一半城”的概念,生态控制区的总规模要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左右。生态区里面也不是铁板一块,核心的是不能动的,有一些地方可以适当考虑做一些利用,规划部门会从保护和利用两方面入手。
郑国洪:东莞的面貌分两块,一个是城市面貌,一个是乡村面貌,现在是城乡一体化,东莞走得比较早。2008年后,市里投入资金做美丽幸福村居,“十三五”规划也在制定一些方案,想再增加投入。现在,东莞城市和农村在总规里面是一套标准,东莞计划再投入一定的资金,促进农村地区的环境改善,但如果是想持续改善的话,必须是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一起改善。
未来,东莞要以乡村的改善为契机,促进文化、生活、生产方式的综合性的改善,简单来说,就是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虽然生活在农村地区,但是享受跟城市地区同等的环境、社会治安等各方面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