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五位镇委书记同台建言“十三五” 他们透露的都是猛料……

24.02.2016  01:54

东莞报业全媒体两会“会客厅”首次亮相啦!

2月23日,第一期论坛镇委书记专场成功举办,邀请了中心组团大朗镇委书记胡浩举、西南组团长安镇委书记何绍田、东北组团常平镇委书记黄庆辉、东南组团黄江镇委书记叶锦锐、西北组团道滘镇委书记邓涛,一同为东莞筑梦“十三五”破局发展建言献策。

 

本期嘉宾

 

话题1

创新驱动

从“世界工厂”到“国际制造名城”,未来五年东莞各镇街如何更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长安:两大产业升级转型

何绍田: 长安的主打产业是五金模具和电子信息产业,这两大产业的升级转型,其核心就是科技创新来推动。科技创新有三个很重要的要素,技术、资金、人才。其中人才方面,长安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由以前政府认定人才,改变为由企业认定推荐人才。

大朗:抓“三个大、三个城”

胡浩举: 大朗落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是抓好“三个大、三个城”。即依托大科学装置推动创新,加快建设“科学城”;依托大企业推动创新,大力打造“智造城”;依托大众创新推动创新,推动建设“双创城”。

 

话题2

新增长点

未来东莞的土地供应会越来越紧张,镇街如何保证GDP的增长,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道滘:充分对接广州

邓涛: 道滘正在寻求新的发展动力,一方面充分接受外部的辐射,一方面重点加强内部驱动。外部辐射是充分对接广州深圳,特别是广州方向的创新资源优势,引进更多更好的创新资源;内部驱动主要是推动传统产业的高新化。从产业体系看,道滘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黄江:建“国家级农业公园”

  叶锦锐: 黄江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绿地占总面积超过60%,怎么发挥黄江的生态优势?目前的想法是,要发挥它对第三产业的服务功能,同时要发挥它本身的效益。

去年黄江引入“东莞市黄江镇中国农业公园”项目,项目建成后可以带动黄江能源油料、农产品、吃、房价等物质消费。

 

话题3

抱团发展

东莞确立了“一中心四组团”的新格局,抱团发展是主要趋势,随着轻轨的开通,如何引导区域的良性竞争合作?

克服以镇为规划单元

黄庆辉: 东莞镇街之间的发展,目前整个竞争态势是很良性的,一个足够大的产业足够容纳东莞多个镇共同打造。

东莞应该注重“合”,把相关各镇的优势产业合成几个支柱性的产业集群,从市的层面加以打造,如果全市跨度太大可从组团做起,每个组团做两三个产业集群。

推进“松朗一体化”

胡浩举: 早在2012年,大朗就立足实际,提出了“两城一区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其中“一体化”是指“松朗一体化”,就是要推进大朗和松山湖错位发展、共赢发展。

同时,大朗作为构建莞深 经济 生活圈的中心点和连接点,尤其是梅观、龙大等高速的免费通行,进一步打通了深朗对接节点,为大朗承接深圳优质项目转移提供了重要渠道。

西南组团将是未来东莞的经济中心

何绍田: 西南组团将是未来东莞的经济中心,因为这个组团很有优势,长安是一个科技、工业的创新高地,虎门是一个商贸业发达的镇街,厚街是会展之都。这是一个良性协调的集科技、工业、贸易、展销一体化的地带。

长安将从三个层面,十个方面进行城镇化改革,通过改革来释放动力和效率,提高西南组团的竞争力。

打破“蜂窝煤”的格局

邓涛: 东莞32个镇街像一块“蜂窝煤”,每个孔单独向外,孔跟孔之间是高度隔离的,现在东莞的方向是“一中心四组团”向“玉兰花”的方向走,分为几个花瓣,花瓣的养分和物质能量的交汇都是在枝干上进行的,有一个空间形态和资源共享,要打破“蜂窝煤”的格局就要实现区域统筹。

 

话题4

“同城化”挑战

东莞处于广深“走廊”,未来五年城市轨道日臻完善,“同城”概念将越来越宽,对接广深的战略将面临其他城市比如惠州强有力的挑战。镇街将如何强化自身优势,巧妙应对这位近在咫尺的“追赶者”?

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黄庆辉: 东莞的工业发展载体跟惠州不一样,东莞最大的优势在于产城融合,每个镇、甚至有些村都是产城融合的载体。

常平目前已经推开两个试点,其中一个是旧工业区,占地135亩,计划打造为常平的科技园区,引入创业平台和新的企业;另一个新区是原来定位的新城市发展区,用来发展珠宝文化产业。目前,全国唯一批复的珠宝交易中心已经落户常平。常平计划依托这一中心打造“两个千亿”,一是原材料的交易量年突破1000亿,二是珠宝产值突破1000亿。

拓展东莞发展腹地

何绍田: 莞惠不只是竞争的关系,也可以进行合作。轨道交通开通后,对莞惠深一体化发展有很好的促进。

东莞的优势在产业,但土地资源有限,应该把东莞发展的腹地拓展到惠州以及其他区域,这样能够优势互补。同时也要抓住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促进道路、物流、产业联通,把优质的产业留在东莞。

 

话题5

留住人才

城市要加速发展先要留住人才,东莞要怎么提升城市品位,服务人才、留住人才?

政府应做“加减乘除”

邓涛: 从人流动的角度来讲,轻轨时代到来了,人来容易了,但是走也更容易,政府应当做“加减乘除”四篇文章。

所谓“加”就是公共服务要做加法,要实现宽口径。服务项目要宽口径,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的产品;服务的人群要宽口径;产业服务体系和现代服务业也要更加宽广。

所谓“减”就是产业上要做减法。东莞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产业,通过特色定位来吸引人才,紧紧服务产业体系。

所谓“乘”就是政府效能要做乘法。东莞是非常特殊的市辖镇的结构,又叠加了很多改革的特点,包括新城镇化。所以东莞的政府效能要保持大幅快跑,敢闯敢试的优势。

最后要做除法,要避免大城市病和小城市病。大城市的宜居程度非常低,小城市是非常宜居的,交通、环境也比较好,但相对较为封闭,服务残缺不全,这方面要向大城市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