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几代东莞人记忆的“红楼门诊”不死 只是换了种活法
昨天,医护人员在医院内留影。(记者 刘春 王欢 摄)
一家三代都在红楼门诊工作,被同事戏称“红三代”。(记者 邓文燕)
东莞时间网讯 和往常每个周四一样, 昨天一大早,70岁的儿科专家刘月梅一大早到市人民医院红楼门诊出诊,但这一天,她心里五味杂陈,当天是她最后一次在红楼门诊出诊——这里后天(11月1日)要停业了。
红楼门诊停业通告已经张贴了一周多,刘月梅跟“老熟人”们一一解释,以后找她看病可以到第一门诊。
刘月梅在这里干了43年,和她一样不舍的还有她的一众“老熟人”,“他们很多人小时候找我看病,后来带着儿子甚至孙子找我,即使不找我,也是几十年来一直在红楼看病。”
“看病去红楼”成几代东莞本地人的口头禅,位于莞城沙地塘的市人民医院旧院被称为“红楼”,承载了东莞人一百多年的集体记忆,即使2011年医院整体搬迁到万江新院区,依然保留了红楼门诊,不过这一次,红楼门诊真的要“告别”了,包括红楼门诊在内的这个老院区将重新拆建,规划建设第九人民医院(人民医院分院),“考虑到大家的情结,依然会保留红楼元素,比如外墙沿用红色。”
“看病去红楼”说了百年
昨天早上9点多,市人民医院红楼门诊部人来人往,头顶的吊扇吱呀呀地响着,除了大门口贴着一张大红色的“关于东莞市人民医院红楼门诊部暂停营业的通告”,医生护士患者和平日并无二样:挂号、候诊、看诊、缴费、拿药、打针……其实大家的心里都是五味杂陈。
通告是上周三贴出来的,门诊大楼前、公交站台前都有,让不少前来这里看病的患者看了心里咯噔一下。“这是我们最后一次来这里拿药了,为什么要停业啊。”昨天早上,东城梨川68岁的张姨昨天陪老伴来看病,看到通告后有点接受不了,“在这红楼里看病几十年了,医生都很熟,从家里走过来十分钟左右。”
儿科专家刘月梅说,到红楼看病是很多老莞人的习惯,这几天有不少相熟的患者问“为什么要停业”、“以后去哪找你看病”之类的问题。
的确,市人民医院红楼院区承载了几代东莞人的记忆,“看病去红楼”也成为东莞人的口头禅和情结。
市人民医院的历史可追到1888年,一位名叫铁威临的德国牧师在莞城文顺坊仁和里创建了“中华基督教礼贤会普济医院”,1901年,普济医院迁到这里,新建的院区几座楼都是红墙绿瓦,“红楼”得名, 后来经历几次合并改名,1985年正式成为东莞市人民医院,期间这些“红楼也经历几次拆建,由门诊楼、内科楼、外科楼、康复楼、行政楼、普济楼、同济楼等几栋现代化大楼取代,但人民对“红楼”昵称至今不变,甚至比起人民医院,大家更愿意叫它红楼。
这座有着127年历史的医院是东莞很多家庭几代人出生的地方,在红楼门诊部大楼旁开士多店的祁叔就是1943年在这里出生的,当时还是德国教堂医院,“德国医生接生的,免费接生,还教我妈妈怎样喂养新生儿,我们村很多人都在这里出生。”后来,祁叔的儿孙都在红楼出生。
张姨自记事起至今,一直在红楼看病,后来儿子、孙子在这里出生、看病,“他们工作后搬到了东城南城,也习惯回来这里看病。”
2011年5月,市人民医院整体从这里搬到万江新院后,考虑到大家的“红楼情结”和老城区的看病需求,红楼门诊部仍保留使用,普济楼保留了肝病中心、感染科、放疗科等科室,以收治住院病人为主,这里变成了市人民医院红楼院区。
“最后一次在这里看病”
“上一次只是搬,听说这一次真的要拆了。”红楼门诊楼旁的士多店老板祁叔发现,自从停业通告在红楼院区贴出后,不少医生、护士,还有一些患者在这里自拍留影。
按照医院的规划,这里将新建第九人民医院,除了保留装修普济楼、行政楼和同济楼外,门诊楼、外科楼、内科楼等其他楼都要拆。
“要拍到‘红楼门诊’那四个字啊,我看看拍到没。”昨天上午10点多,市人民医院红楼门诊皮肤科医生赖桂梅和两个同事在红楼门诊前自拍留影留念,他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和所有同事一样,说起红楼门诊停业,满心“不舍”。
在赖桂梅医生和同事拍照前后,不间断有三三两两的医生护士在这里拍照留念,中午12点下班后,门诊部几十个医生护士还约好在这里合个影,“红楼门诊部有一百多人,有的轮休,有的还在看诊,凑齐人拍大合照比较难。”现任红楼门诊部主任陈莹有点遗憾,“我在红楼门诊部工作了15年,一想到要拆,心里就说不出的失落。”
更不舍的是儿科专家刘月梅,“1993年搬进来这个门诊大楼,我一手一脚办起来的,特别有感情。”今年70岁的她1972年就到这里工作,至今已43年了,是红楼门诊部第一任主任,2001年退休后返聘回来坐诊看病,“退休也没什么事干,在这坐诊看病老熟人多,哈哈,今天很多病人说是最后一次在这里看病,我也是最后一次在这里坐诊看病。”回忆起那些停电时拿着手电筒做手术、没空调没风扇顶着炎热给病人看病的日子,恍如昨天。
刘月梅记得,刚到市人民医院时,这里没有门诊部,市民看门诊都在现在的第一门诊看,直到1983年,在一个小平房里开了个“小门诊”,后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1993年,医院门诊大楼落成,“小门诊”搬迁到门诊大楼,称为“第二门诊”,但市民仍一直叫“红楼门诊”,2004年正式更名为“红楼门诊”。
“刚搬来时只有几个医生,几个护士,药房和收费几个人,科室也只有外科内科儿科几个,连风扇都没有,夏天看病看得一身大汗。”刘月梅说,这个三层高的门诊楼约4000平方米,后来有了风扇、有了药房,有了B超、心电图检查,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急诊科、皮肤科等科室一应俱全,医护人员也增加到100多人。
条件渐渐好起来,病人也越来越多,有人为了看病,早上四五点钟就来排队挂号,有时候排队挂号的人排到门诊大楼外,还得绕几个圈,即使2011年搬了医院后,红楼门诊每年门诊量依然有20多万,每天有六七百人次来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