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企业家闯非洲 曾两次遭持枪抢劫

16.07.2015  10:26

东莞企业家抱团闯非洲,37岁的郭栋健,坦桑尼亚中华总商会副秘书长,成了考察团在当地的“向导”。2005年,这个福建人只身一人闯入非洲大陆,在坦桑尼亚建起第一条流水线,到现在拥有自己的摩托厂、超市、酒店和矿业资源开发公司。从家里的厨房到酒店、工厂,里里外外,他雇佣了100多个非洲本地员工。

东莞企业闯非洲初期将遭遇的治安、员工培训、选址等各种难题,他都已先经历过。在郭栋健看来,在非洲国家发展自己工业的热潮带动下,国内制造业的“东莞模式”完全可以复制到非洲。

华人超市

6000多平方米的超市里堆满了酱油、锅铲、洗发水等进口商品,七八成都是“东莞制造”。

5月19日,就在东莞考察团抵达的第二天,郭栋健的第二间华人超市开张了。占地6000多平方米,就位于达累斯萨拉姆的黄金地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旁边。超市里堆满了进口过来的纸巾、酱油、锅铲、洗发水等各种商品,应有尽有,其中七八成都是“东莞制造”。

“我刚来时,生日想吃面,跑到超市连康师傅都找不到,最后只买了通心粉。”郭栋健笑道。2005年,他大学刚毕业,27岁,背着书包单身闯非洲。国内的城市开始禁摩,郭栋健跑到非洲是为家里的摩托车生意开拓新市场。到了却发现,市场未启动,“只能先生存下来,等待时机。”他向父亲借了50万元开起小餐馆,写了欠条,每月还要支付2分利息。

餐馆的调料都是从中国采购。这个精明的福建人很快发现,不少人专门走后门跟他买醋、买酱油,索性开起了第一家“华人超市”。到后来,来非洲淘金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小超市的生意也越做越旺,从一百多平米扩大到了七八百平米。

“我刚来时,这里只有三四千个中国人,慢慢增加到五六万。2013年习近平主席来访后,坦桑尼亚现在已经有接近10万个中国人,势头很猛。”郭栋健介绍。当地的中国餐馆也越开越多,都到华人超市采购。今年中,他筹办起面积更大的新超市。看着酱油的销量逐年上升,郭栋健甚至用妻子的名字注册了个新品牌,考虑进行本地化生产。

第一条流水线

这条不到20米的老旧流水线为他节省了关税成本,也成就了整个坦桑尼亚第一条流水线。

10年前,郭栋健初进坦桑尼亚时,“非洲人还觉得开摩托车很危险,宁愿踩单车,还是中国28寸的老凤凰。”到了2007年,一个摩托车销售点一天已经能卖出两三台摩托车,“开始有摩的搭客,市场的量已经起来。”他认为时机成熟,2008年,他开始大刀阔斧开拓摩托车市场。

也是这一年,和他有合作的东莞纸巾厂老板“开心”第一次走进非洲考察。“街上空荡荡,连一辆面包车都看不到。”“开心”觉得非洲市场还未成熟,撤回了中国。但郭栋健却坚持了下来。“他比我想象的还要有韧劲和干劲。”“开心”说。

摩托车网点的销售量一个月卖几台逐渐起步,到一个月能卖上几十台。到现在,郭栋健和家人在整个坦桑尼亚发展起了两三百个销售网点,代理了国内两个摩托车品牌,一年的销售总量接近4万台。

不过,当地汇率波动大,关税日益攀升,大幅挤压贸易商的成本。2010年,郭栋健就开始了本地化生产:将国内已经停用的流水线运到坦桑尼亚,直接进口摩托车的零部件到这里装配,开起了摩托车厂。这条不到20米的老旧流水线为他节省了关税成本,也成就了整个坦桑尼亚第一条流水线。

“连坦桑尼亚的工业部长都跑上门来视察,说:哇,你竟然把我们的人培训起来!”郭栋健笑道。机器设备运过来容易,但怎么培养本地员工去适应流水线的生产却让这个中国老板很头疼。“5个非洲员工还抵不上一个中国人的效率。”

大量的非洲人还未能适应工业文明。有时他下到坦桑尼亚的农村考察自己的矿区,“早上起床,他们从自己搭的简易草棚里钻出来,就跟树上的猴子抢芒果吃,什么也不做。”刚开餐馆时,郭栋健请了20来个非洲员工,“开业了,找了一圈都找不到人,最后翻开桌布一看,都躲在桌底下睡觉。”

在轰隆隆的机器前,这群员工更显得手足无措。“流水线一启动就转起来,他们拿着零部件在后面追。”各种场面都让郭栋健哭笑不得。“对于我们来说,流水线把一切程序化了,效率就提高了,可是在他们看来不可思议,为什么要把东西放在上面呢?!”

郭栋健将流水线的速度调到了最低。在国内,同样的流水线一天能装配150到200台摩托车;在这里,一天只能装配30到50台。

重用当地人

“一定要用非洲人去管非洲人”。能被信任重用的员工还不多,阿里是这群员工中的1/100.

“我们不能用中国人的方式去管非洲人,一定要用非洲人去管非洲人。”从家里的厨房到酒店、摩托车厂、超市,这个中国企业主雇佣了100多个非洲员工,逐渐摸索出自己用人心得。比如,启用淘汰制。在前三个月的试用期内,工人都按日发工资,能够跟得上流水线节奏或适应要求的才能被留下来。“这种淘汰比例是,试用100多个本地员工,最后筛选下来二三十个。”

在郭栋健的摩托车厂里,他还特意起用了一名非洲人经理和中国人一起管工厂。

不过,能被信任重用的员工还不多,阿里是这群员工中的1/100.在这个非洲人看来,中国人很友好:1970年代,中国人援建的坦赞铁路还沿用到现在。大量的中国人涌入,也带来各种工程技术,让坦桑尼亚的房子越盖越高。而以前,达累斯萨拉姆市里连片都是单层高的小平房。2005年,郭栋健刚进入坦桑尼亚,阿里就在餐馆里当采购。此后,这个中国老板花了好多年的时间逐渐培养起对他的信任。

“做过各种测试,开始时是让他开着路虎空车出去,看他回不回来,后来是故意在车里放了些钱,看会不会丢。”郭栋健坦言。这种谨慎源于此前在坦桑尼亚的各种经历:在全国发展起来的摩托车销售网点都是跟当地人合作,网点铺开后,合作商的欠款也越来越多,有的干脆就跑路,或是直接将店铺转让,郭栋健为此损失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但淳朴的阿里通过了各种考验。两年前,郭栋健想开一家飞机票务公司。按照坦桑尼亚的法规,这一行业不对外国人开放。郭栋健最后是直接用阿里的名字注册了这家公司。有时候安排阿里外出办事,直接将好几万美金交到他手上。

2013年,阿里要盖房子,郭栋健花了几十万先令为他盖了一间五六百平米的新房。“做得好就有奖励。我也希望他们能跟着我们的思路走,能赚到钱。”

乐观点看,不久的将来,整个东莞模式,这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都可以复制到非洲去。因为他们的劳动力廉价,工业非常落后,什么都缺,跟二三十年前的东莞一样。

厂房租金上,因为非洲的水泥产能低,建材都很稀缺,盖房子的成本就很高。租金也高。我在达累斯萨拉姆租的厂房距离机场10公里左右,交通便利,大概5到6美金一平方米,是东莞的两三倍。

———郭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