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传统制造业经营现状曝光 人力成本上升压力大

04.12.2015  09:36

超七成制鞋行业受访者不乐观

仅13 .82%受访企业有外迁计划,人力成本上升是重要原因

针对企业的经营状况,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向东莞传统制造业企业经营者精准投放了调查问卷,共回收了369份有效问卷,共涉及电子、纺织服装、制鞋、机械装备、五金模具、塑胶等行业。其中显示,总体七成受访者表示本企业和行业的当前状况并不乐观,其中制鞋行业最为严重。民调显示,有13.82%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的企业有向内地或东南亚转移的意向,其中员工工资比去年增加的企业这种意愿较强。

制鞋业经营者最悲观

整体数据显示,来自各个行业的受访者对本企业和行业的当前状况并不乐观。当被问及对当前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的看法时,有68%的受访者表示不乐观,而表示乐观的仅有8.94%。对于明年的 经济 预期,受访者的负面情绪有所减弱,但依然占据多数。有62%的受访者对明年本行业的运行状况表示不乐观,这一比例较今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

这种不乐观的情绪在制鞋行业中最为严重。来自该行业的受访者中,有75%表示不乐观。这种情绪并非凭空而至,在本次民调中也显示,鞋企的经营状况在众行业中是下行压力最大的。这些受访者中有超过八成的人表示,其所在的鞋企今年订单减少,而有55%的人表示来自国(境外)的订单比去年同期减少,而上述比例是在众行业内最高的。

东莞经信部门方面提供的数据也显示,传统的纺织、服装、鞋帽压力最大,这是不管外资、内资都有同样的情况。经信部门监控到,1~8月份纺织、服装、鞋帽每月主营主业收入负增长2.2%;每百元设备和资产产生的主营收入减少5.5%,产生的收益下降3.8%,皮革、羽毛、制鞋应收账款延长2.5天。通俗地说,就是这些行业收入减少,货款收得慢。

近七成受访者称其企业减盈或增亏

在影响企业经营的诸多因素方面,民调数据显示均不尽如人意。其中有53%的受访者认为其所在企业的生产成本比去年增加了,有78%表示来自客户的订货量比去年减少了,有52%表示来自国(境外)的订货量减少,有63%表示企业的流动资金比往年更紧张了。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有68.02%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企业今年比去年减盈或增亏。

而上述的民调结果与东莞的实际经济数据相契合。东莞市经信部门发现,东莞1~8月制造企业成本上涨,其中用工成本的最低工资增长10%~15%;80%的新增贷款给了大企业,贷款界“二八定律”明显。

“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面临压力,而整体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新闻 发言人刘锦棠列举了一套数据,“虽然有个别行业压力大,然而在全市33个工业行业中,21个行业生产呈扩张态势,同比增速正增长,占63.6%,其中7个行业实现双位数增长。”

其中第一大支柱电子信息制造业1-8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56.34亿元,同比增长7.8%,比上月回升1.5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三个月回升,8月当月增速达15.7%。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市工业整体水平。

员工工资增加的企业外迁意愿较强

此前媒体报道称,不少东莞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意欲向内地或东南亚国家转移,以降低其人工成本。这种意愿是否在企业中普遍存在?民调显示,仅有13.82%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的企业有上述计划。

从民调数据中不难看出,这些企业之所以萌生迁移的念头,当前人力成本的上升是重要原因。民调数据显示,今年企业员工工资增减情况与企业转移意愿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员工工资比去年增加的企业,其向内地或东南亚等生产成本低的地方转移的意愿较强。例如,在表示“员工工资比去年增加”的受访者中,有17.61%表示本企业有转移计划,而在表示“员工工资与去年持平”和“员工工资比去年减少”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则下降至12%和8.6%。

东莞市商务局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1~9月份东莞关停外迁企业243家,涉及合同利用外资为3.3亿美元。而东莞市商务局副调研员雷慧明说:“外资企业压力大,优质项目也在提升,增加的优质项目远多于关停外迁项目。”他介绍说,今年1-9月全市新增及增资项目698宗,涉及合同利用外资金额为38.5亿美元,其中引进的物流与总部企业等超亿美元项目4宗。这样看来,关停外迁企业所涉及的3.3亿美元只相当于新签及增资项目的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