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先行先试 成功创造非特区商事制度改革模式

31.07.2015  18:04

■昨日下午,全省地级以上市领导干部商事制度改革与市场监管专题研究班到我市举行现场学习会。记者 郑志波 摄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下午,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大厅迎来了一批重要的客人,广东省地级以上市领导干部商事制度改革与市场监管专题研究班(下称“研究班”)60多人在此举办现场学习会,实地观摩学习东莞商改经验做法。会上提出,东莞商改先行先试,成功创造了非特区的改革模式。省工商局副局长汤武、黄伟平,副市长鲁修禄与会。

鼓励认真借鉴东莞改革经验

学员们昨天实地观摩了东莞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大厅,观看了东莞商事制度改革专题汇报片,听取了市工商局有关东莞商改经验做法的情况介绍。

这批学员都和商改密切相关。此次研究班由省工商局承办,学员包括各地级以上市分管工商(市场监管)工作的副市长、地级以上市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东莞是本次研究班安排的唯一一个商改现场教学点。

副市长鲁修禄首先感谢省工商局多年来对东莞商改的大力支持。他表示,东莞商改真正体现了十八大提出的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商改进一步激活了市场活力。如果不进行改革,东莞将失去活力。东莞将继续学习兄弟地市的先进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步伐,为全省探索更多有益经验。

东莞是全省四个商改试点之一,承担了为全省改革探路的重任。省工商局副局长黄伟平说,在没有地方立法权的情况下,东莞先行先试,大胆开拓,成功创造了非特区的改革模式,很多创新举措被全省、全国改革方案所吸纳。“希望大家认真研究借鉴东莞的改革经验,加快商事制度改革的步伐,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商改后东莞市场主体增近30%

2012年12月,东莞全面推开商改,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以“政府主导、系统设计、分步推进、综合监管、信息互通”为主要特色的改革路径,充分释放了改革红利,激发了市场活力。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全市累计新登记市场主体近29万户,全市实有市场主体达到66.6万户,比改革前增长了近三成。从实地抽查情况来看,商改后新登记市场主体开业率达到95.8%,证照齐全率达到86.4%,其中一般性经营项目市场主体持照率更高达95.6%。2013年、2014年企业年报率分别达到92.59%、89.83%,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也远远高于商改前2012年81.97%的企业年检率。

市工商局局长范燕彬在会上介绍了东莞商改的下一步改革方向。他介绍说,一是推进网格化综合监管。利用协同监管信息化平台,发挥基层市场协管队伍的作用,全面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提升市场监管效能。二是实施“互联网+工商登记”行动计划,将制定《东莞市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试行办法》,加快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推进步伐,逐步收缩实体办事窗口。三是实施信用联合监管工程,制定《东莞市企业信息公示和约束管理试行办法》,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公示、应用的标准、程序和范围进行统一规范,为各部门落实信息公示提供依据,实现跨部门的审批信息共享、监管结果互认、信用约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