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东莞党代会:企业“倍增计划”如何展开?
莞企永强汽车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收购美国和意大利的特种车制造公司,建成国内首个消防车品种齐备的整车生产厂。记者 孙俊杰 摄
“固定资产 投资 增长低于计划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低于计划1.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低于计划1个百分点……”12月15日召开的中共东莞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市长梁维东对全市2016年主要指标情况估算作出通报。
2008年国际 金融 危机后,东莞 经济 走出了“U”字型的“莞式反转”。但成绩背后难掩困境。拉动东莞发展的传统“三驾马车”外贸进出口、投资、消费在金融危机中急速下降,目前恢复增长依旧缓慢。
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的主体是企业。然而,企业规模不强,“繁星”满天“月亮”不多一直是东莞与其他省内外经济强市“较量”中的“痛点”。
今年8月,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市委书记吕业升首次抛出了“倍增计划”概念。随后,他在出席的全市性重要会议上,多次对“倍增计划”进行阐述和部署:通过产业链整合、业态创新、兼并重组、总部经济和资本运营等方式,挖掘优质企业规模效应的存量。
通过“倍增计划”做大做强存量企业,既是GDP“迈进万亿俱乐部”的重要实现手段,更寄托着东莞变中求进、积聚发展新动能的希望。
加工贸易产业格局导致企业不强
“10多年前,从卫星地图上看广州和深圳之间还是一片空白,几年间在这片空白上就冒出了一座城市。”一位外国科学家曾如此感叹东莞的崛起。
改革开放初期,东莞还是一个农业地区,惟一拥有的就是在当时看来取之不尽的土地资源。虎门镇第一个站出来吃了“螃蟹”,引进了当时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就此掀开了东莞利用外资发展加工业的序幕。前来投资的绝大部分是香港、台湾的小商人,但就是靠这些小投资、小工厂,启动了东莞的工业经济。
就这样,各类加工厂沿着空旷的地势如荒草般蔓延、渗透,逐春风而生根。就是依靠这样的燎原之势,东莞迅速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很快成为珠三角地区乃至全中国加工贸易的经济支柱。
同样是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深圳锤炼了华为等“巨无霸”,佛山、珠海成就了美的、格力等大企业……但受加工贸易产业格局的影响,以“世界工厂”扬名的东莞虽然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却陷入了“繁星满天月亮不多”的尴尬,有“满天星斗”的中小微企业,缺少上述重量级的“月亮”。
企业机器换人、智能制造设备更新、互联网渗透工业流程……近年来,一些新的转型苗头勾勒出东莞制造从低端向中高端寻路的轨迹,一些优质企业“大浪淘沙”逐渐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东莞目前拥有超过100个行业“单打冠军”。但是,以加工制造业起家的这些企业,大多仍专注于产业链的某一环进行配套、加工。正如吕业升所痛心的“这些企业虽然成长性很好,但规模都不大”。
东莞追梦大企业大项目的脚步没有停息过。过去五年里,东莞力推“三重”建设,提出把重大项目作为推进产业高级化的重要着力点,把重大发展平台作为推进产业高级化的主要载体,把重大科技专项作为推进产业高级化的主攻方向。从2012年至今,全市共有389个市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16.1亿元;其中,重大产业项目268宗,累计完成投资1015亿元。
中山大学教授林江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东莞推动“三重”建设,目标是克服产业结构的不足,但是也存在一道“陷阱”。“三重”建设能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拉动经济增长——这只能逞强一时,无法持续长久。
本土企业家们也有怨言:政府将大量优惠资源向新的大企业大项目倾斜,而在营收、纳税相仿的情况下,对原有企业和项目的服务却往往被忽视。
在城市间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优质大项目往往可遇不可求。土地资源的限制则是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按照国务院总规控制,东莞到2030年的建设规模是1190平方公里,而去年东莞的土地使用面积已达1140平方公里。这意味着在未来10多年的发展中,仅有50平方公里土地可用。
“三重”红利释放过后,东莞要迈进“GDP万亿俱乐部”的新抓手何在?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的新潜力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