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构建和谐幸福东莞

27.09.2017  07:45

■近年来,东莞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分众化普法宣传(记者 杨泽彬 摄)

东莞时间网讯 近年来,东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法治建设的战略部署,坚持以法治建设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有力提升了全市法治建设水平。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推进法治东莞建设,全面加强法治政府、法治经济、法治社会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司法理念、司法能力、司法保障现代化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扎实开展“七五”普法,营造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法治政府】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阳光政府

今年5月12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二十三次会议,会议强调,要着力解决影响创新突破的体制、机制、法制问题,全面提升立法、执法、司法质量,努力推动东莞法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将法治建设贯穿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各个方面,落实到东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价值追求中,构建和谐幸福东莞。

过去一年,东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东莞地方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市第一人民法院荣获“全国模范法院”称号,三个集体、三名个人获评全国“六五”普法先进,两个集体、两名个人获评全省依法治省先进。

2016年,东莞各级行政机关根据中央、省、市的部署,围绕“三个走在前列”目标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找准法治政府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依法行政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和关键工作来抓。

过去一年,我市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转变政府职能,树立了阳光、高效的法治政府形象。印发《东莞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职能调整目录》,公布取消各类职权62项、下放728项。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改革,试行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按照“非禁止即可行”原则放宽企业投资准入,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备案,备案时限缩短为5天,资料齐全的1-2天内完成立项。在商事制度改革领域继续深入探索、持续发力,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当前市场主体总量达到91.91万户,位居全省地级市之首。

在去年启动实施“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的基础上,今年,我市把“最多跑一次”列为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和行政监管效能的两大考核指标之一。按计划,到今年年底,我市将实现95%以上的事项到政府“最多跑一次”;2018年底,除特殊情况外,所有事项到政府“最多跑一次”。

同时,东莞将着力统筹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政务信息公开,推进阳光政府建设,努力推进全市依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法治经济】

营商环境法治化增强投资信心

当前,东莞处于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法治建设成为东莞营造新优势的重要着力点,对加强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全面推进法治建设。

2014年,东莞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公平竞争和平等保护经济领域的改革举措——在全省率先启动外商投资管理服务改革试点;加快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建设推广企业专属网页,大力推动“T+0”并联审批和“T+1”同步审批;大力减轻企业负担,对3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降低收费标准或免征,对39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省级收入。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省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快建设法治东莞,东莞还制定《法治东莞建设第二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针对“法治经济建设”,明确提出“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法治保障”。建立法治保障体系,营造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努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走在全省前列。

近年来,通过简化办事手续,全市深入推进直接落地改革,投资项目报建程序得到有效简化和提速,实现社会投资项目从立项设计到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间,从200多天压缩至45天。一系列的“放、管、服”改革成果背后,是“宽进严管”的改革思路,东莞在大力推动简政放权的同时,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设一个科学高效的监管体系。华为、蓝思科技、京东、阿里巴巴等大批知名企业大笔投资东莞,凸显东莞营商环境更加法治化,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接下来,东莞将继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攻坚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形成纵横联动、协同并进的工作格局,不断激发新的改革红利,助推东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法治社会】

构建市镇村三级法律援助网络

社会和谐稳定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东莞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行政架构、特殊的产业结构和特殊的人口结构,我市社会治理面临较大挑战。

近年来,东莞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分众化普法宣传,通过健全强有力的法治队伍、打造法治文化宣传品牌、创建国家和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力争让每一个生活在东莞的人都能感受到法治的氛围,获得法治的力量,在法治社会中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自2012年5月以来,东莞市开始在全市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多名律师“送法下乡”,担任起在基层宣传法治思想、提供法律服务的职责。这一制度的推行,为村(社区)居民提供了一条咨询和解决问题的便捷法律渠道,推动了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向社区、家庭、弱势群体延伸。目前,全市有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1451个,人民调解员14063人,及时为市民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打通了法律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全国、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东莞也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其中,石龙镇荣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成为全国321个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中惟一的镇级单位,率先进入全国法治城市先进行列,成为“法治东莞”的一面旗帜。此外,长安镇、清溪镇获第三批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清溪镇土桥村等5个村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法治社会建设,最终是要让百姓受益。在虎门镇路东社区,记者看到,通过电子屏实时滚动公开社区各项事务清单,包括每项开支、收入、重大事项决策,对两委干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小组会议等会议,形成会议纪要,随时方便村民查阅,以公开促和谐保稳定,取得很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