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农村集体经济激荡60年 一路铿锵音
市委书记吕业升等领导视察水乡农村 经济 建设(记者 郑琳东 摄)
1978年,虎门引进了太平手袋厂。这是我市,也是我国第一间“三来一补”企业。市农业局供图
东莞时间网讯 这些天,一场盛大的《激荡六十年 一路铿锵音——东莞市农村集体经济组建60周年纪念展》在市图书馆举行——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一组组数据的背后,向人们述说的是,历经60年的沧海桑田,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占有全国5.2%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份额的历史性蝶变,也见证着全市人民满怀豪情的光荣岁月。
周恩来总理曾签名颁奖
60年农村经济发展历史的鸿篇巨制,源于全市人民的共同书写。从1956年农村集体经济正式组建到全市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达1500多亿元;从获得由国务院颁发、周恩来总理签名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到创办全国首家来料加工企业;从率先实现农民养老和医疗 保险 全覆盖到推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农村集体资产公开交易、推行村级预算制度……
东莞农村资产规模现约占全省三分一
这60年,东莞农村集体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56年11月,农村集体经济正式建立,历经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农业合作化、建设人民公社、推行双层经营体制、推动农村工业化、促进转型发展等历史阶段,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快速、 健康 发展。今日之东莞,全市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百分之五。
这60年,东莞这座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东莞市(县)委、市(县)政府在改革开放中寻求到了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条件,充分发挥人缘和地缘优势,深入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紧紧抓住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产业转移机遇,走出了一条以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分工,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个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打上了东莞的烙印,世界的运行轨迹中也印上了东莞的色彩。
这60年,东莞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东莞人民以极大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以卓越的智慧参与市场经济发展,以无比的热情投入火热的新生活。而今集体资产在互联网时代不断得到升级与增值,东莞农村发展与时代文明激情相拥,掀开崭新的一页。今日之东莞,农业农村欣欣向荣、生机勃勃,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变化。
确立新目标
历史期待新的回答。
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吕业升指出,农村集体经济是东莞改革发展成就的生动体现,下来要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完善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奖补政策措施,规范农村集体资产“两个平台”建设与运作,健全农村股权流转和股东分红机制,推进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市委书记吕业升的重要讲话,为新常态下东莞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确立了目标方向。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今天,当人们以胜利的喜悦和攻坚克难的执著来纪念东莞农村集体经济组建60周年的时候,就是要旗帜鲜明地落实好党代会精神,就是要大张旗鼓地宣扬敢为人先、一往无前的开荒意识,以此为新的起跑线,为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些年那些事
寮步岗头:要不要发展集体经济
1980年代中期,农民通过种植、养殖业和进厂务工的途径增加收入,但集体经济仍靠收取微薄的承包款勉强维持运作。岗头队组织全队社员学习县里提出“重塑农村集体经济主体”精神,对“要不要筹集资金发展集体物业,重塑集体经济”的问题进行热烈讨论。
会议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部分社员认为集体经济已经解体,社员靠自己发展家庭副业和进厂务工就可以获得收入,发展集体物业不如把钱分给社员,而且集体建造物业又要欠债。如果失败,其损失将由大家负担;如果成功,又怕仅有干部得益,社员并不会受益,为此不赞成借债建物业。
另一部分社员眼光看得长远一点,他们认为靠一家一户搞一些“小打小闹”的私营作坊,没有市场竞争力,很快会被市场淘汰。如果集体建了物业,上规模、上档次,适应客商要求,效益也比较好,还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长远收益的财富。
通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同意发展集体物业的意见逐步占了上风。
雁田发展:几步关键之举
1985年,各家承包土地才不久,雁田负责人邓耀辉突然提出一项动议:把各家承包的土地收回,重归集体。显然这是“开倒车”的做法。
邓耀辉反复阐述自己的理由:随着“三来一补”企业的进入,实现了农村劳力的转移,而且大部分农民都已洗脚上田。在这种情况下,把村民已无力耕种的土地收回,实现统筹规划安排,所获得的收益由全体村民共享,既符合群众的利益,又能适应城镇建设和外商用地的需要,这完全是从雁田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是雁田向城市化迈进途中的一步关键之举。就此确立了雁田的优势,此后的十几年,雁田经济以几何级数增长,在周边村镇形成一枝独秀的局面。
亚洲 金融 风暴使外向型经济回落,国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雁田人开始向外寻找发展机会,操作上以企业发展公司为依托,与其他经济体联合搞实业 投资 ,并获得了成功。
>>视角与启示
东莞农村集体经济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东莞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始终坚持市场经济原则。一直以来,东莞从村民到各级干部都十分珍惜集体经济,强调共同富裕,没有分光吃光。我们始终尊重市场规律,不好高骛远,鼓励村组发展与资产持有人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物业型经济,同时引导每个人都参加劳动,每个人都参与投资,分享发展成果,实现村强民富。
——市政协原主席刘树基谈农村集体经济
当东莞农村集体经济从传统的“三来一补”模式,向嵌入于城市经济之中的新租权经济(或新金融经济)转型的时候,在股份制改革进行了产权明晰和代理制度的契约化处理之后,在社区制度将原有的行政和福利职能进行了分割之后,东莞农村集体经济与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我们认为,这一改变至少带来三种重要的张力关系:产权实质化和产权虚置,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分散产权主体的监督能力,集体收益的再分配功能。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刘能谈东莞农村集体经济的历史演进、发展方向
东莞农村集体经济从农业合作化“承载器”起步,经历农村工业化“加速器”、农村城市化“稳压器”阶段后,将迈向村民人力资源培育、农村社会善治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孵化器”新阶段。接下来,一是适时推动政经分开,剥离集体经济组织的政务管理职能;二是尽早组织政策攻坚,解决集体物业“不合法”的原罪;三是大胆探索建立合作社联盟,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四是充分发挥“孵化器”作用,拓展集体经济发展新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刘金龙谈东莞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