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刑警何建新:十余年缉毒生涯 数十次直面死亡

21.01.2016  12:08

■厚街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何建新。(记者 郑家雄 实习生 刘佳 摄)

东莞时间网讯 茫茫人海中,他用鹰一样的眼睛,看穿罂粟花背后的罪恶;遥遥征途上,他用神一样的智慧,为犯罪分子编织出一张无形的大网。十余年缉毒生涯,数十次直面死亡,百余次孤身探险,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段传奇,每一个传奇都记录着他为捍卫正义付出的热血与勇气。他就是厚街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何建新。

他主要负责禁毒工作,十余年缉毒生涯,先后带领刑侦民警侦破多起特大制贩毒案件,抓获重大犯罪嫌疑人一大批。

在侦破2015年“4·16”特大武装贩毒团伙案(公安部部目标“2015-613”)专案组过程中,何建新主要负责厚街专案组的指挥调度工作及各项侦查事宜,将正在轮流休息的专案民警召集归队,兵分多路前往嫌疑货车可能经过的路段进行蹲点守候,并且亲自带队跟踪嫌疑车辆,力求尽快摸清其落脚点。

在抓捕毒贩的时候,面对时速140公里的嫌疑人车辆,何建新以相同的时速与毒贩徐某武上演一部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在追逐接近70公里后,最终何建新带领抓捕组在广深高速皇岗口岸收费站出口,趁毒贩缴费的空隙时间与其他抓捕成员瞬间击破汽车玻璃,把坐在驾驶室的毒贩拉出车外按倒在地。

有个“毒团伙”活跃在东莞

2015年4月,东莞市公安局接到线索:有一贩毒团伙活动于我省及福建省一带,并勾结境外贩毒分子预谋组织以藏匿方式将毒品偷运至境外贩卖牟取暴利,而近期内将在我市交接400多公斤冰毒并走私至境外贩卖。

上级要求东莞警方摸清毒品供货方“钻石眼”的贩毒网络架构、毒品来源及制毒工厂等情况,然后捕捉机会展开收网行动,对贩毒分子进行全链条的打击。由于该线索涉及地域广、交易数量巨大,经初步分析,其作案手法和厚街公安分局已立的“4·16”贩毒案作案手法相同,决定并案成立“4·16专案组”开展侦查。

何建新主要负责厚街专案组的指挥调度工作及各项侦查事宜。经调查,专案组初步掌握了施某皂(男,外国籍人员)与境外贩毒分子勾结,出资并指使施某塔(男,福建人)、洪某合等人与“钻石眼”接触联系购买运输毒品事宜。

循序渐进收集线索

2015年4月底,专案组掌握施某皂将派洪某合到我市为走私毒品做准备工作。专案组全体成员接到指令后放弃休息无条件归队,兵分多路在洪某合经过的地方跟踪守候。毒贩以为节假日警察休息,可是没想到的是他们一进入莞邑大地就已被严密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尽在敏锐的东莞警察视线范围内。

但毒贩们的狡猾、谨慎比一般犯罪的嫌疑人高很多,故意使用兜路、车速忽快忽慢等行为进行测哨和确定有无跟踪。过程中,何建新带领参战民警沉着应对,斗智斗勇,终于摸清洪某合在东莞沙田的落脚地点。

何建新和同事克服白天天气闷热,夜间蚊虫滋扰的重重困难,24小时无间断地监视着洪某合的一举一动。

“钻石眼”出现  贩毒链条逐渐明朗

5月10日,洪某合开货车到沿江高速出口附近路段与一个戴着眼镜的家伙接头,此人非常警惕,四处张望,警方判断此人就是“钻石眼”。

5月12日,“钻石眼”从深圳驾车到福建厦门与毒犯施某皂、施某塔接头,并收到了800多万人民币现金。

在深圳、中山、福建泉州等警方的配合下,专案组将该贩毒团伙架构及全部涉案相关人员等情况尽然摸清。上级指挥部认为收网时机成熟,决定在两省四市展开收网行动,但前提是最关键的人物“钻石眼”必须先到手。

高速路上演“速度与激情”

为了不让该批毒品流入社会,何建新带领专案组民警不知疲倦,将多日来通宵没休息好的苦累抛之脑后,在明确毒品已进入仓库后,立即请示总指挥部对关键人物“钻石眼”进行抓捕。在收到指令后,专案组发现狡猾的“钻石眼”为逃避打击,交易后马上离开现场驾车往深圳方向逃窜,且车速竟达到每小时约150公里,何建新带领民警为寻找更好更安全的抓捕时机,驾驶4辆车紧紧咬住“钻石眼”不放,于是一场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在广深高速激情上演。驱车追逐接近70公里后,“钻石眼”即将到达广深高速皇岗口岸出口,如果下了高速,抓捕难度就增大。此时,抓捕组立即派车高速前行通过收费站,与后车对“钻石眼”形成前后夹击,何建新瞬间击碎汽车玻璃,把坐在驾驶室的钻石眼拉出车外按倒在地,这时,“钻石眼”还未反应过来就被戴上了手铐。民警从“钻石眼”车上缴获了一支已经上膛的手枪及10发子弹,贩毒介绍费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