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创新地图”发布 记录我市科创成果

11.12.2016  15:06

■昨日,东莞科技创新地图在会展中心发布。图为创新地图启动仪式。记者 杨泽彬 摄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在2016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上,市科学技术局发布了“东莞创新地图”。据了解,东莞创新地图可动态记录我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果,由“创新要素”“产业布局”“创新实力”“统计数据”“图表统计”“企业库”6大板块组成。截至发布日,东莞创新地图共收录我市150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六大板块展示科技创新成果

记者在现场看到,东莞创新地图共有“创新要素”“产业布局”“创新实力”“统计数据”“图表统计”“企业库”6大板块组成,截至发布日共收录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8家。

推动东莞在更高水平上发展,创新驱动是重要推手。在创新要素上,记者看到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专利、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团队、四众平台等子栏目,每一个栏目点击进去,都可以看到其在镇街的具体分布情况。

其中,重点实验室有国家级1家、省级13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国家级1个、省级161个、市级115个;专利方面,专利申请数达到38094个,发明专利申请数达到11166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方面,国家级8个、省级11个、市级35个;创新团队方面,省级25个、市级18个;四众平台,众扶平台39个、众创平台19个、众包平台2个、众筹平台6个。

另外,创新地图显示,我市共有新型研发机构32家。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松山湖的新型研发机构占了26家。

而在创新实力一栏显示,2015年我市GDP达到6275.06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为1008.51亿元,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为2.36%。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称,2015年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为2.07%。东莞R&D经费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此相连的图表统计具体列出了2009年至2015年这7年的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图表。图表显示,这7年间R&D数据分别是:1.10%、1.22%、1.51%、1.66%、2%、2.16%、2.36%,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据了解,R&D经费支出与GDP(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是国际上用于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努力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6大板块中,统计数据和企业库是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所需,暂不对外开放。

未来将接入微信平台

今年5月,我市获批全国构建开放型 经济 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并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的各种举措。在此背景下,东莞创新地图的发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获批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之前,自2014年开始,我们就组成了10多人的研发团队进行开发。”东莞市电子计算中心、东莞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明全程参与了东莞创新地图的研发。他表示,东莞创新地图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为此,他们需要和各个部门进行沟通,把散布于全市各个镇街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团队信息收集整理起来,并根据其行业特性进行分类。

赵明表示,东莞创新地图呈现了东莞科技创新的成果,是宣传东莞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窗口和平台。在东莞创新地图上,每个镇在某个行业的产业密集情况,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行业发展的优势都可以看到,一目了然。

据了解,东莞创新地图可以提供新的观测视角,为科技政策制定提供指标支撑;为镇街的科技招商工作提供区域产业分布特点;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新的研究平台和参考信息;为企业提供创新规划与创新活动信息指引;为社会大众提供形象直观的东莞创新能力展示窗口。

赵明透露,东莞创新地图提供了一个对外展示的平台,对于东莞对外招商引资,引进高新科技企业和人才,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企业入驻、人才引进、各镇街优势产业,将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赵明说。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东莞创新地图,数据显示的时间点各有不同。这是因为有些数据是以年为单位统计的,有些是以季度为单位。但也有些可以适时更新的数据,比如东莞高新企业的数量,可以做到通过审核,就及时更新。”赵明向记者解释,东莞创新地图要实现动态记录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

赵明表示,未来东莞创新地图将继续完善更新数据,同时,将接入微信平台,实现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人才之间,以及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