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制造变“三来一补”为“三换四新”
近日,中国制造业重镇广东东莞市出台了一份雄心勃勃的规划:到2025年,将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产值超过1200亿元!
这是“东莞制造”为找寻新优势迈出的坚定一步。在许多人眼中,随着东莞的人工成本快速增长,一批知名代工厂关闭,东莞制造业的优势已丧失殆尽。但在东莞人眼中,这正是“东莞制造”摆脱固有标签,诸如“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的绝好机会。“东莞要顺应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新常态’,逐步从简单的加工贸易向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四新’经济方向转变。”东莞市市长袁宝成说。
为此,今年东莞率先出台了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东莞制造2025”战略,创新性地提出了实施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制造、优质制造、集群制造、绿色制造等“六大工程”系列举措,以期成为“中国制造”的新样板。
“与以往不同,‘东莞制造2025’更强调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和差异化竞争。”东莞市委政研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经济日报》记者深入走访发现,由政府和企业携手,“东莞制造”正奋力实现从机器换人到定制换批量、服务换生产的“三换”。
用机器换人
五株科技是一家电路板制造企业,为华为、中兴、酷派等公司供应4G智能手机电路板。最近3年,五株投入了十几亿元引进行业最新设备,替换掉了三分之一的工人。
“不是我有先见之明,实在是不堪人力成本重负。不想‘跑路’?机器换人是最后的选择。”董事长蔡志浩感慨地说。他算了一笔账:平均一个工人成本每月5000元,一个岗位两个工人,一年要花12万元;而花三四十万元买设备替换一个岗位,3年便可回本。
蔡志浩告诉记者,目前五株以每年10%的速度减员,效率和品质却大幅提升。如引进全自动钻针研磨机后,用工从24人减少到4人,产量却从每天7.2万支增加到8.1万支,合格率也从90%提高到98%。
在东莞,像五株一样开展了机器换人的企业已达六成。对于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的困境,东莞市未雨绸缪,去年起就全面启动了“机器换人”计划,目前已投入超过40亿元,减少用工约3.5万人。与此同时,东莞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了17%,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2.5%。
在今年“东莞制造2025”战略提出的43条举措中,“加速开启机器换人时代”被写在了第一条。机器换人工、自动换机械、成套换单台、智能换数字……每一种“换”都意在实现企业增效提质。为加快机器换人步伐,东莞还将大力推广融资租赁等新模式,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用定制换批量
在东莞市大朗镇,记者看到的是一派“后机器换人时代”的场景。驱车驶过绵延数公里的银朗大道,路两旁鳞次栉比的数控织机大招牌十分抢眼。龙中星电脑横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齐介绍说,大朗很早就推行机器换人,随着数控织机的饱和,龙中星近两年的利润一直下滑,营业额在高峰期达1.2亿元,去年不到4000万元,客户也从规模企业变为零碎加工户。
如何应对这种萧条?龙中星另辟蹊径。一方面,加紧研发面向定制化生产的小微企业的织机产品,如针对创客和设计师这类快速响应市场的客户,推出价格仅10万元的3D编织机;另一方面,加快转型成为综合方案解决商。
去年,该公司成立了“毛衫俱乐部”,希望将整个毛衫产业链上的环节打通,包括做毛衫的、做机器的、搞设计的……所有资源放到这个平台上,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从龙中星的转型,可以窥见“东莞制造”的另一个出路,即“定制化生产新模式”概念。东莞市副市长贺宇说,“网络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已成为制造业的新潮流。东莞首次提出,支持纺织、服装、制鞋、家具、玩具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行业企业,引入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建立柔性快速、定制化生产模式,逐步打响‘东莞定制’品牌。”
龙中星所做的尝试,与政府的期望不谋而合。“东莞制造2025”战略提出,实施“服务型制造工程”,鼓励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商转变,引导企业拓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促进供应链协同管理……所有这些举措,都指向最大限度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最终实现定制化生产。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大型企业普遍推进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定制化生产模式在部分行业全面应用。”贺宇说。
用服务换生产
位于东莞茶山小镇上的悠派科技,15年间3次转身,从帐篷厂商,变为高端的“智能展示·O2O体验店服务商”,成为西门子、联合利华、恒大等知名品牌的“幕后造型师”。
“当年我们做帐篷,国内已经少有对手,但利润实在太低!”悠派科技董事长张晓钟回忆。转机是偶然的。张晓钟在某论坛上遇到了可口可乐亚太区负责人,对方给他出了一道题:制作一个广告帐篷。由此悠派发现了新的商机——如何协助客户很快把东西卖出去?
左手创意,右手智能,悠派逐步实现了集线下专卖店、促销活动、移动互联网平台“陆海空”三位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为客户也为自己创造了尽可能多的附加值。“去年我们盈利2个多亿,今年仅红牛这个大客户,一年订单就可达7000万元。”悠派董事总经理杨剑说。未来,悠派将以O2O云智能展示为契机,树立O2O全链体验整合服务商的专业角色。
像悠派这样跨界转型而如鱼得水的企业,如今在东莞越来越多。传统制造企业跨界的方向,多在东莞市政府所倡导的“四新”经济领域,尤其是电子商务、服务外包、配送物流等生产性服务行业。
顺应这一新常态,“东莞制造2025”战略提出了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系列举措。比如,加快发展保税物流、综合物流、第三方物流,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物流网络;扶持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网络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无缝对接等。
其中,让“东莞制造”插上电子商务翅膀,是“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一个重点。记者在东莞天安数码城看到,O2O等新业态的发展如火如荼,截至去年底,该园区自建O2O平台的品牌商有21家。
“电子商务与制造业的结合是大势所趋。”贺宇表示,今年东莞将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生态圈,打造一批电商产业园和集聚区,引进龙头企业和缺失环节企业,引导企业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