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制造”学用微信营销

21.07.2014  14:16

  企业代表在互相交流和分享网销经验以及遇到的难题。(记者胡国球 摄)

  日前,第六届漫博会的首场专业活动——“品牌辅导系列论坛之消费品新渠道与微创业”在会展酒店举办,上百名消费品生产制造企业代表接受有关微信营销的辅导。

  订单锐减加速转型

  6月下旬,当吴惠标正为自己的塑胶厂没有订单发愁时,漫博会品牌辅导活动信息让他有些“瞌睡碰上热枕头”的感觉,便马不停蹄报了名。

  7月18日在辅导现场,与同桌的企业主寒暄过后,吴惠标便打开话匣子:“我工厂主要替日本、台湾及欧洲一些客户代工动漫手办。前两年薄利多销也还过得去。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生意越发不好了,订单少了很多。”吴惠标说,让他决定试水电商,还因为受到大学同学的启发。

  据他介绍,他有个大学同学在浙江义乌做动漫手办,在网上整套成系列地卖动漫手办,由于切合了动漫迷的整套收藏的需求,生意越做越好。相比之下,虽然他生产的产品规模是大学同学的十倍有余,单件利润却仅有大学同学的几分之一。“这让我深切感受到,继续做代工不做自己的品牌和销路,早晚是要被淘汰的。

  从事快消品销售的老李对吴惠标的经历颇有同感。

  40多岁的老李在莞城细村市场经营一家港货零售店。近年来,他发现经常有人到店里拍商品或者直接跟他拿货。

  “我一开始也不知道为什么,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在淘宝上开店卖港货的,就像这支矿泉水,我这儿卖给他10元,他拿货回去一摆上网竟然可以卖到15元,镀了层网就可以赚多5块。

  “触网”重塑产品附加值

  线上如何赚钱?线上如何配合?为了解答这些困惑,主办方邀请了传统消费品企业分享渠道开拓经验。

  美合国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86小铺)是一家专门经营各类品牌女性美妆产品的台湾企业,据该公司副总经理卓星在介绍,2006年公司在网上成立时,也没有自主品牌,靠代理其他品牌的美妆产品为生。可在短短8年间,该公司的年销售额从最初的400万台币增长至2013年的4.3亿台币。“我们没有生产部分,在代理业务运营成熟后,决定开发自主品牌。以一款热销的自主品牌眼线笔为例,我们并没有直接投入生产,而是参考吸取日韩眼线笔的最新潮流趋势,先构思出概念,再依托台湾的生产能力,委托其他厂家进行生产。这样我们就没有了生产方面的负担。

  在销售渠道上,86小铺也有自己的经验。卓星在告诉在场的企业主,目前86小铺主要以官方网站、超级商城以及移动APP三种电子销售渠道为主。为打开内地市场,找到更契合内地消费人群的营销方式,86小铺已经与微店网进行合作,利用云销售模式,建立店铺的微商城,让在线注册的微店主为产品做推广,并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对消费群体进行更精准的细分和定位,找到最契合的消费者。

  虽然目前86小铺在行业中业绩领先,但卓星在也提醒企业主们,正如成功的经验不可复制一样,不同类型的企业应寻找到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运营框架和模式,并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而86小铺的模式比较适合轻资产的快消品企业,且要有一定的销售基础积累。

  培训激发企业改革意识

  在论坛的交流中,主办方之一的微店网也对微店的营销模式进行了介绍。微电网CEO莫钧松将该电商模式概括为:供应商把产品发到微店网,由无数的网民开设微店帮他去销售产品,供应商获得了订单,省下了营销费,微店主不用到处找货源,又可获得交易佣金。

  据莫钧松介绍,从2013年8月上线以来,目前微店网的注册数量已经达到906万,并以每天1到2万的数字快速增长。“动漫衍生品作为大众消费品,完全可以像美妆、零食一样放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移动客户端精准推送、易分享等特点可以为这些企业找到营销的新渠道。

  对于莫钧松的介绍,尽管不少企业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也有部分刚接触这一领域的企业主表示“蒙查查”。吴惠标就告诉记者,虽然感觉这种模式有前途,但毕竟互联网存在很大的风险,“我虽然有意向,但还要观望一段时间再进行投资”。

  经营动漫衍生品的王先生亦担心,该平台与微信等捆绑在一起,一旦微信退出合作,该平台是否会被毁灭还是未知数。

  对此,漫博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解释称,漫博会提供的产业对接辅导,更大的意义在于抛砖引玉,执委会希望通过辅导活动,企业主能够产生提升自我企业竞争力、拓宽销售渠道、培养自主品牌的意识。但就单个论坛或辅导活动而言,无法保证对每个企业都能产生实质性的作用,对特定企业来讲可能用处不大,或者价值是不够的,但会成功的经验与思维总是拥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企业主自主选择学习。

  事实上,论坛结束后,大部分企业代表也反映,收获及效果还是挺大的。

  该负责人还透露,除了一系列品牌辅导活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本届漫博会在产业对接上还将举办主题论坛、商贸洽谈对接、商务参观等众多相关活动,力求让产业对接最大限度地发挥实效,促成更多的经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