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加快推动水环境治理“拐点”出现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近日出版的《环境》杂志刊发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蒋亚军的署名文章《坚持全市“一盘棋”,科学系统精准治理水环境》,全面介绍东莞市水污染治理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东莞全市7个国省考断面水质总体呈现持续改善态势,今年1月~3月基本实现全面达标,其中3个省考断面水质均为Ⅱ类,4个国考断面中,泗盛断面水质为Ⅱ类,共和村、旗岭断面水质为Ⅳ类,樟村断面水质为Ⅴ类。
文章指出,近年来,尤其是2016年以来,东莞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始终坚持高位统筹引领,出台水污染治理“1+N”政策体系,由市与镇立下“军令状”,签订责任书,挂出“作战图”,并建立市领导包镇督导和市主要领导约谈制度,压实各级各部门治污责任。近三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先后20多次召开全市治水工作会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持续深化治水工作,实现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由打响到打好、由单点突破到科学系统精准治理。
东莞治水呈现出“大投入”开展治污攻坚;“大规模”完善治污工程;“大兵团”实施综合整治;“大力度”管控企业污染;“大范围”引导社会参与等5个方面的特点。
自打响治水攻坚战以来,东莞积极加大治污工程投融资力度,计划投入约668亿元实施治水工作,是“十二五”期间投入的8倍,目前完成投资约512亿元,全面保障各项治污举措顺利推进。
文章指出,尽管东莞治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由于过去粗放式发展积累的欠账太多,目前存在断面水质改善成效不稳固、已建设施治污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初雨污染影响较大等问题。其中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清晰独立的雨、污两套地下排水系统。根据摸排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地下管网为合流制,雨天污水溢流问题十分严重,加上排水户雨污分流改造滞后、排水系统雨污混接较严重、历史已建主干管网年久失修等问题,导致污水不能顺畅流入污水处理厂的同时,大量外水(地下水、河涌水、雨水)倒灌管网,直接影响截污治水效果。
文章说,2020年是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之年,东莞将进一步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基础上,从两方面持续发力,全面完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加快推动水环境治理“拐点”出现,坚决打赢碧水攻坚战,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
一方面,推进排水管网全网络贯通。目前,东莞截污管网脉络已基本搭建完成,下来要在捋清全市地下雨、污两套管网系统现状基础上,全面查漏补缺,精准补齐截污短板,加快完成主干管网检测修复和雨污管网错漏接整改,在年底前建成市政干道下雨污两套独立、清晰、完整的排水系统,实现有排水户的区域管网全覆盖,同步推进排水户的污水接驳入管,加强排水许可管理,规范污水排放行为,形成污水收集处理闭环。同时,建立完善治水设施运维长效机制,确保治污设施高效发挥治污效能。
另一方面,全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推进有条件的排水户优先实行源头雨污分流改造,对暂不具备条件的排水户短期内允许合流制排放并逐步完善雨污分流工作,推动实现“雨水入河、污水入厂”,切实减少雨天污水溢流污染问题,有效改善和提升水环境质量。
全媒体记者 范德全
全媒体编辑 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