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十三五”猜想 未来不是梦

16.11.2015  09:39

■蓝天、绿树、鲜花交相辉映下的东莞新城市中心。(记者 郑志波 摄)

东莞时间网讯 站在“十二五”和“十三五”交汇的时间节点上展望:东莞未来五年会实现真正意义的高水平崛起么?这座城市的中心会更具“都市范”么?人们生活的环境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近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广泛征求民意,加之“十三五”规划草案“出炉”在即,引发了全民关于东莞未来的猜想。

这确实是一个举市关注的议题。

“十三五”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定型阶段,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东莞将有何作为?“十三五”规划将怎样写在东莞大地、写入东莞时代进程?

本报记者就此采访多位企业家、学者、市民,共同勾勒出一个属于东莞的全民“十三五”。

焦点1:城市中心

“强心”之路怎么走?

只知有镇,不知有市,是外界对东莞绕不开的错位印象。一方面,在市区生活的人们无法找到自己的城市归属感,另一方面,被引进的高端人才只知有松山湖和长安等区域中心,而缺少对“东莞”的认知。

沿着东莞车流最繁忙的广深高速一路南下,驾车者可以感受到临江、环山、面海的自然景观无声变换。而由东莞大道和东江这两条几乎平行的旱路与水道圈定的约60平方公里土地,正好处在这三种景观的交替地带,也因此成就了东莞最早的城市中心和 经济 中心。

然而,东莞历史的厚重并不能轻易地被外乡人感知。东莞天安数码城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永凯来东莞将近5年了,对比他曾生活过的其他珠三角城市,他觉得东莞主城区的发展弱了点。“CBD发展慢了,城市形象的经济作用就弱,我希望政府能加大主城区特别是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加入产业经济,避免中心城区的空心化。”

东莞城市“中心弱”并不只是李永凯一人的感受。在11月初召开的《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草案座谈会上,不管是学界代表还是企业管理人员,都提到了东莞城市中心存在感薄弱的尴尬现实。

例如,作为从深圳引入的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不少管理者就对东莞缺少全面的认知。华为国内行政部部长姜晓梅坦言:“我对东莞市区没概念,有时候认为东莞就是松山湖,就是长安。”

只知有镇,不知有市,是外界对东莞绕不开的错位印象。一方面,在市区生活的人们无法找到自己的城市归属感,另一方面,被引进的高端人才只知有松山湖和长安等区域中心,而缺少对“东莞”的认知。

按照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欧阳南江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充分发挥市、镇、村各级的积极性,实行“多个轮子一起转”,从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一跃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耀眼的新星。

这种“诸侯发展模式”,曾推动东莞快速启动工业化和城市化,但如今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包袱:各镇街独立发展,城市建设分散,集聚能力不强,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处处是城市、处处非中心”等问题。

根据《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的设想,未来东莞将以同类型经济区一体化理念统筹镇街(园区)发展,实施“一中心四组团”分区统筹战略,同时按照“强心育极”的策略打造城市中心节点,形成一个有高有低、有主有次的完整体系。

事实上,“强心”的计划也并非如今才提出。据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副总规划师肖洪介绍,其实2010年市里就注意到这一点,“整个城市群初具竞争力时,虎门、长安跟其他城市比很强,但东莞强在哪里?我们中心区发展相对弱一些。因此2010年做了很大工作,策划3个中央区,CBD、中央商圈、市区大型公园绿地串起来的中央休闲区。但由于赶上东莞经济调整转型时期,实际建设进度上,没有预计的那么理想。”

虽然错过了上一轮建设的时机,但如今碰上了城市总规重新编修的契机,肖洪相信,“接下来这一两年,CBD和商圈建设会提速”。

如果规划落实顺利,东莞未来的城市中心,或许可期。

焦点2:公共配套

硬件有了  配套服务呢?

华为厂区即便是每天三班倒的工人在松山湖也待不住,每天下班后坚持乘坐班车回深圳。原因就是园区内的生活服务配套跟不上。

倚赖制造业流水线的飞快运转,东莞跑步前进了30多年,如今家底渐厚,自然希望多一点现代都市的色彩,少几分城乡结合部的气息。

如果说城市中心建设的提速能解决城市形象问题,那么人口结构的优化将会解决城市的气质问题。在“机器换人”的趋势下,低素质劳动力会逐渐流出。那么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又该如何引进呢?

在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只要开出高薪酬,就能引来“孔雀东南飞”。可是时过境迁,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收入水平,高素质人才还会考虑一个城市的商业配套、文化 娱乐 设施、教育医疗保障。

而东莞以前的配套大多以镇村为主体,相对分散,等级不高,是相对低层次的公共配套服务,基本可以满足原来产业工人的需求,但却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高标准、多样化的需求。

以松山湖为例,道路宽敞、风景如画,可以说是东莞建设标准最高的区域中心。然而,即便在硬件如此坚实的情况下,还是会有高端人才因软件配套欠缺而不愿安家东莞的痛处。

姜晓梅就此吐槽,虽然华为工厂已经从深圳搬到松山湖七八年了,松山湖也有了很大变化,还是一个鲜花满园的园区,但即便如此,员工往往住不到一个星期就崩溃了”,原因就是园区内的生活服务配套跟不上,住房配套、商业配套、餐饮等生活服务配套还不能令人满意,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就更急需提升了。据她透露,即便是每天三班倒的工厂区的工人也待不住,每天下班后坚持要乘坐班车回深圳。

同样来自华为的陈龙认为,以后越来越多类似华为这样的企业搬到东莞之后,一定会对东莞的人口结构有所提升。那么东莞的新一轮城市总规就要针对素质相对比较高的人口结构,来规划和建设配套设施。“东莞可以参照深圳南山等地区,提升配套设施的规模和水平。”

事实上,这些问题并非没有得到东莞政府层面的关注,肖洪就透露,我市将出台一个关于支持松山湖超常规发展的文件,其中很大一部分将关注松山湖公共配套的发展,提升公共配套等级。

高层次人才就好比鸟中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所以俗话说,不栽梧桐树,何来凤凰栖?

显然,东莞如果希望能从制造业城市转型升级为生态都市,除了广栽梧桐树,引来凤凰探巢外,还需要为凤凰配备好竹林、溪流,因为他们不仅“不是梧桐不歇息”,更有“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的高标准生活追求。

焦点3:民生事项

倾听基层、民间的声音

五年规划编制过程要坚持顶层优化设计,也要倾听基层、民间的声音,对交通、环保等民生事项进行重点研究。毕竟,教育、医疗领域的改革进展如何,民众感受最清楚;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成效如何,企业最有发言权。

曾几何时,五年计划被解读为计划经济的产物,而随着从“计划”到“规划”的时代转换,随着东莞与市场经济的深度交融,现在则被看作“为东莞提供的宽广蓝图”。也正因此,五年规划,虽然对基层群众显得略有些“高大上”,编制过程则需要接地气的方法论。

作为一座类移民城市,东莞似乎从未间断过“留人”与“走人”的探讨。未来的东莞,这个话题或许会依旧持续下去。只不过,“留人”已渐成共识。

“一个城市有了人,才有发展希望。”从11月4日到5日,市城乡规划局连办4场总规成果草案的座谈会,分别邀请来自企业、社科界、市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不同组别的代表,为这个即将实施且影响未来多年的规划成果建言献策。在东莞一企业当董事长助理的李锋首先对城市总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一个城市有了人,才有发展希望。东莞目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人才结构需要改变,要从“哑铃式”转变为“枣核式”。

那么,如何留住人才?李锋建议要提高城市的中心度,让东莞这座城市展现出吸引人的元素。李锋认为,东莞的城市建设可以做活“水文章”,比如东江边的开发,目前就是太分散而且混乱。

事实上,虽说东莞有很多水资源,但跟其他城市特别看重水资源不同,东莞的临水开发并不多。李锋就认为,以房地产为例,东莞是国内鲜有的靠山的房子比临水的房子卖得贵的一座城市,这在李锋看来,非常不正常。

他建议,东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可以多做水文章,特别是加强临水片区的开发。而在临海片区,则同样需要考虑用水资源开发 旅游 ,比如威远岛、狮子洋的临海资源都可以大力开发和打造,建设具有标志性的旅游项目。

开发旅游可以带旺人气,但配套建设也必不可少。“东莞的绿道、公园建设都不错,但是使用率却不高。”李锋说,生态绿化率那么高,但是一到晚上,平日里公园的人并不多。人们去到水濂山、观音山除了爬爬山之外,并没有可以令他们停留的休闲娱乐配套。

来自东莞一家 银行 的杨鸿伟同样关注城市总规对市民生活的直接影响。“现在东莞的出城通道太少,中心区又越来越堵车。”杨鸿伟认为在公共交通节点上,倡导的慢行交通可以学学厦门规划公共自行车的投放,“在厦门,不少阿姨买菜都骑公共自行车”。

“另外还要注重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的建设规划。”杨鸿伟建议,东莞应在规划上加强办学起点高的公立学校的建设,而关系市民一日三餐的农贸市场,杨鸿伟也觉得在城市总规里应该有所体现。“比如南城石竹新花园、金域华府那一片,有很多个小区,却缺少有规模的农贸市场。不少小区居民买菜,还得走很远去到新基。”

除了给市民、给人才提供应有的环境之外,仅就产业而论,在“世界工厂”的转型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换人”与“换脑”关系,这也是东莞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

这些声音汇聚到一起,也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五年规划编制过程既要坚持顶层优化设计,也要倾听基层、民间的声音,对交通、环保等民生事项进行重点研究。毕竟,教育、医疗领域的改革进展如何,民众感受最清楚;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成效如何,企业最有发言权。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省社科院教授丁力认为,在发展之路上,规划的确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