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十个中学生就有一个“小胖子”

03.11.2015  16:16

“最近发现孩子有长胖的趋势,该怎么办?”近期,王女士发现6岁的儿子变得越来越懒了: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孩子对食物变得很渴望,每天都惦记着下一餐吃什么,怎么会不长肉呢!”其实,不少家长都有同样的烦恼。

近日,东莞市人民医院为东莞三所中学近1.5万名中学生进行常规体检。数据统计显示,视力不良、肥胖、营养不良、龋齿是中学生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肥胖问题最为突出,比例高达10.14%,也就是说,10个中学生里就有一个小胖。

10:1的数据已经让人非常吃惊,但同佳少儿公益服务中心副理事长丁华彪却认为,东莞青少年儿童肥胖的情况远比数据所描述的严峻。

“医院侧重以 疾病 的标准来定义肥胖问题,但实际上中小学生的肥胖率远远不止10%。”丁华彪介绍,体脂肪率是检测肥胖的常用标准。2014年9月至11月,该公益服务中心为220名青少年儿童进行了体质检测。调查显示,93名青少年儿童体脂率偏高,占比高达43.2%,而正常人群低于10%。

“饮食不均衡和运动量少是造成肥胖的主因。”丁华彪说,肥胖一般能从外观辨别出来。但是,一部分中小学生虽然看起来体型匀称、体重正常,但依旧可能是隐形肥胖。“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运动少,或不爱动,身体没有力量,就很有可能是肌肉量偏少,体脂率偏高。”

成因:饮食结构和运动量是主因

健康 管理师蔡小姐说,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饮食、作息、基因和运动等。其中,饮食结构不均衡和运动量不足是最主要的两个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更愿意在孩子的饮食营养方面下功夫。但由于没有把握好度,存在一些误区,反而导致营养过剩,出现肥胖等问题。”蔡小姐举例说,有的孩子在家天天吃零食。零食吃得多,正餐就吃得少了。又例如,一些家庭喜欢煲老火靓汤。但其实汤中的成分主要为脂肪,孩子经常饮用反而容易长胖。此外,汤水中也不宜放中草药,这些会刺激体内激素的分泌,导致提前发育。

蔡小姐分析,如今各类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孩子早早就迷恋上虚拟游戏,户外运动减少了。家庭组织的活动又倾向以静态为主,如画画、读书等。在学校体育锻炼方面,校方以安全为第一,体育课时较少,运动项目选择也较少,孩子的运动量就打了折扣。

当然,遗传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蔡小姐说,父母都肥胖,那么孩子肥胖的几率也是比较高。除了基因的影响外,还包括生活饮食习惯等,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

危害:提前发育长不高

孩子开始有一些发胖,很多家长并不上心,认为胖一点营养充足,生长发育好,长大了自然就会瘦下来。但是,青少年儿童肥胖的危害远远比家长想的更严重。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外表比较在意,如果出现肥胖,那么对他们会造成一定的 心理 负担。蔡小姐表示,她曾经接触过几个肥胖的孩子,都比较害羞不爱说话。其中一个说,在学校经常被叫“死胖子”,感到很苦恼。

体脂肪偏多会增强性激素的分泌,导致孩子提前发育。“孩子提早出现第二性征,发育提前结束,骨骺线提前愈合,身高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同佳少儿公益服务中心数据显示,青少年儿童提前发育的情况十分普遍。以女生为例,往往小学五六年级初潮就已经来了,初一初二时的身高,就基本已经达到成年人身高了。

另外,体内的脂肪细胞会不断分裂,因此儿童青春期的肥胖在成年以后很难减下来,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也比普通人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