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告别上环才能入户的时代

20.07.2015  13:10

单独二孩政策出台后,一孩上环、二孩结扎的问题让东莞人苦恼了好一阵子。不过,家长们不用再担心这个问题了。因为,东莞市公安局、市卫生计生局日前联合发文了:对小孩登记入户时将计划生育证明或上环结扎证明作为入户前置条件的,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好消息来之不易,得益于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卫生计生委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生小孩户口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重申不得以持有计划生育证明或结扎证明等,作为办理新生婴儿户口登记手续的前置条件。

作为我国特有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近年来遭遇到越来越多的争议。其中,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扭曲,以致伤害到新生儿的合法权益,已成众矢之的。如今,有关部门正面表态强调保护新生儿的权利,实在是值得人们点赞。

焦点一 

为什么会出现“要上户口先上环”的怪象?

“上环”是指将一个环放进子宫腔内,当有胚胎欲在子宫内着床时,避孕环会刮擦子宫壁,造成子宫的无菌性炎症,使胚胎无法在子宫内正常着床受孕,造成流产,以达到避孕的目的。避孕环在体内放置的时间可达十余年,目前这种避孕方式在我国比较普遍。

在各省的计划生育条例中,都有类似这样的话,“实行计划生育,以避孕为主。已生育一个子女的育龄夫妇,女方首选使用宫内节育器;已生育二个以上子女的,一方首选结扎措施。”而在计生办工作人员的理解中,这种提倡性的说法就变成了强制性的了。

而这背后的原因却是,在许多地方关于计生的诸多考评指标中,上环率是重要的一个。因为上环对有关部门来说简单、长效、容易控制。另外,节育器放进子宫之后,非专业人员不好取出来,可是避孕药呢,计生工作人员总不能每天都盯着妇女到底是吃了还是没吃。

在乡镇这个层面,上环率还是非常重要的计生指标。对许多基层计生干部来说只要简单、直接、有用就行,也不管会不会变得太粗暴。如此一来,为了保证上环率,便在入户条件上做文章,以孩子的户口相要挟,逼迫父母上环的怪事,就应时而生了。

焦点二 

其他省份如何保障新生儿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部分地方擅自对出生登记设定前置条件,如不给未施行节育结扎手术、未正常办理准生证的人所生育的子女落户,侵犯了公民合法权益,一些非婚生子女、被抱养的孩子和父母失踪的孩子无法上户口的情况也较多。为此,各地省政府也不断发文强调要保证新生儿的合法权益。

例如,今年初湖北省公安厅及省卫计委联合出台  《关于依法加强全省出生人口登记管理的十二条规定》,进一步保障出生人口申报户口登记的法定权利。该《规定》明确将严格责任倒查追究,对于基层单位擅自设立新生儿落户限制条件、不依法办理的问题,会同相关部门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再比如,福建省有市民向省卫生厅反映,部分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签发《出生医学证明》时要求附加《计划生育服务证》等条件。为此,福建省卫生厅明确,各地必须依法保障所有婚生、非婚生、符合或不符合生育政策出生的新生儿依法领取出生医学证明的权益,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设置前置条件,影响新生儿取得《出生医学证明》。

焦点三

东莞政策

落实情况如何?

7月15日,东莞市公安局、市卫生计生局联合发文,转发省公安厅、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生小孩户口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东莞市卫生计生局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的文件精神,依法依规做好我市出生小孩入户管理与计划生育工作。

然而,仍有部分镇街社区及计生部门以“没收到上面的文件”为由,新生儿出生入户仍然需要计生证明及上环证或结扎证。

不过,家长们也不用太过担忧。接下来,广东省公安厅、省卫生计生委将加强督导,对小孩登记入户时将计划生育证明或上环结扎证明作为入户前置条件的,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