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土壤修复力争“十三五”末期土壤达标率提升至75%以上

01.07.2016  16:07

针对土壤污染的首要因子,东莞已经启动全面深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深化电镀行业和铅蓄电池行业整治。图为工人在进行电路板的电镀。 记者 孙俊杰 摄

“土十条”出台将为各地土壤污染防治带来怎样的变化?万亿级市场潜藏着怎样的商机?6月30日,第二届“中国农田土壤修复高峰论坛”在东莞举行。会上透露,包括东莞在内的部分地区已经在各级财政支持下先行试点多个土壤修复示范项目。“十三五”时期,东莞将力争使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不低于75%。

3个土壤修复示范项目已完成方案设计

2016年5月3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俗称“土十条”)。这份环保界期待已久的政策性文件,对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

科学研究表明,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成本因污染物类型、污染程度以及修复技术的不同,其成本差异较大。一般来说,在国内,农用地治理与修复成本每亩从几千元到几万元,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成本每立方米从几百元到几千元。我国地大物博,土壤污染面广、情况复杂,决定了土壤修复必定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据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副研究员李松介绍,为促进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中技术推广,“土十条”提出,要综合土壤污染类型、程度和区域代表性,针对典型受污染农用地、污染地块,分批实施200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计划2020年前完成,根据试点情况,再比选形成一批易推广、成本低、效果好的适用技术。

从2014年起,东莞水乡特色发展 经济 区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国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范围,东莞也成为了首批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的城市之一。

根据记者最新拿到的一份官方材料,目前,东莞已编制实施《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以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为试点,选择麻涌镇协忠电镀工业区场地、洪梅镇河西工业园、石碣镇典型重金属污染农田开展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

2015年9月,东莞市通过了财政部和环保部联合组织的中央财政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竞争性评审工作,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3亿元。目前,东莞已完成麻涌、石碣、洪梅3个土壤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及修复方案设计公开招投标工作。

对115家涉重金属企业实施台账管理

尽管土壤修复示范项目已经提上日程,但就目前来看,东莞面临的土壤污染防治形势仍不容乐观。根据相关政府部门组织在2012年至2015年持续开展的土壤污染状况跟踪调查结果,全市土壤污染状况不容忽视,尤其是水源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跟此前相比更为突出,土壤污染治理相对滞后。

针对土壤污染的首要因子,目前,东莞已经启动全面深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对全市115家涉重金属企业全面实施台账管理,约束企业排放;与此同时全面深化电镀行业和铅蓄电池行业整治,全市248家电镀企业累计关闭81家、搬迁57家,全市10家铅蓄电池企业关闭(停产、搬迁)9家。预计到“十三五”末期,东莞土壤达标率将提升至75%以上。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认为,从国内土壤修复现状来看,“土十条”出台后,土壤修复、土壤调查(农地,场地)、土壤检测、修复后评估、信息平台、绿色 金融 等细分行业将迎来机遇。

面对这一巨大的行业发展机遇,活动当天,东莞本土企业——广东福利龙复合肥有限公司主导成立土壤调理修复研究院在论坛期间正式揭牌。该研究院成立后,将集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开发、人才培养和培训推广为一体,开展区域土壤资源调理与修复研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农业科技信息学术交流探讨以及土壤资源调查研究等,为改善区域土壤污染现状、提高土壤产出率和农产品安全性提供基础研究平台和技术支撑。

该企业常务副总经理曹磊透露说,研究院将整合国内一线的行业专家,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科院和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团队力量,有效实现产学研对接,研究出更多保水保土,调理土壤酸碱度和阻隔重金属的产品。(记者/黄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