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坚持创新理念 力推加贸转型升级
作为中国“加工贸易”的发源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东莞在2010年成为全国首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被赋予了为全国探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的使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中,东莞大胆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在服务管理、招商引资、推动转型升级等方面,创造了很多有特色的做法。
比如,在已经出台“1+10”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转型升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东莞再次探索创新出台了“四大体系”;在全国首创“四方联网”的基础上,东莞再次创新实现“八方联网”;在全国首创招商引资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东莞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探索建立“一站通”机制,在促进项目落地上创造出了“东莞速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敢为人先的东莞人,按照中央的指示要求,聚全市之智,坚持创新理念,全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开放型经济建设。
创新管理服务模式 搭建升级版的“八方联网”
秦泽宇是位于东莞虎门的莹辉照明副总经理。做企业多年,他感觉这一两年来,企业在相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的速度大大加快,节省了很多时间。秦泽宇介绍,以合同备案共享、报检为例,以前需要企业重复多次、到不同部门提供不同数据,耗时耗力。现在企业只需要在一个端口提供数据,所有相关部门可以共享这部分数据。秦泽宇感受到的便利,得益于东莞在全国首创的“四方联网”,以及升级后的“八方联网”。
所谓“四方联网”是指企业联网申报、海关联网备案、外经贸以及检验检疫联网共享数据。“四方联网”后,企业一次录入,部门一次申报后,原来需要3天办理的相关手续最快1个小时内可以办好。
今年该平台增加了财政、国税、工商、外管局四方,升级为“八方联网”,初步实现“电子化手册联网管理”“外商投资项目联网审批”“企业诚信信息联网管理”和“部门联网数据共享”功能。升级后,平台功能更多,办事效率更快。
该平台在信息整合领域,以平台公共端为数据共享核心,在不介入各部门内部审批系统、不影响各部门业务审批流程和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信息共享,破解信息孤岛局面。另一方面,该平台对企业《生产能力证明》、《工商营业执照》、《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企业年检信息等审批管理信息,做到部门联网和业务管理的紧密衔接,形成完整的加工贸易管理服务链条。
据了解,未来东莞还将继续拓展与完善平台功能。比如,依托加贸平台的基础和联网通道,开发建设“跨境贸易电子政务功能模块”,使各有关部门通过加贸平台进行跨境贸易电子政务数据的交换和处理,支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同时,探索建设“电子围网”管理,试点探索对加工贸易企业料件进口、仓储、生产、运输、报关全过程的实时电子监管,并加快平台应用推广。目前平台正在试运行,据乐观估计,年内“八方联网”将扩展至全部10000家加工贸易企业。
创新招商模式 建立大项目招商“一站通”机制
在去年招商引资取得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今年前5个月,东莞合同利用外资将达到17.7亿美元,增长7.5%;实际利用外资17.5亿美元,增长16.2%。东莞在外资重大项目招引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东莞市外经贸局有关人士分析,成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取得突破。今年前5个月,全市新引进超亿美元项目13宗,比去年全年多2宗,比“十一五”期间的总和还多3宗;投资总额30多亿美元,比去年全年翻了一番,也是“十一五”期间总额的2倍。二是质量取得突破。13宗项目中,有6宗属于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现代物流园、供应链管理、物联网、融资租赁及商业综合体等;有4宗属于先进制造业,包括汽车零部件、医药产品、通讯产品研发等;有3宗属于带研发设计或总部功能的优势传统产业,主要是服饰设计和粮油、饮料。
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重”建设工作,源于东莞创新重大项目招引以及服务机制。
其中,一项重要创新举措,就是强化重大项目招商“一站通”机制的运作。据了解,东莞针对重大项目招商“洽谈条件苛刻、竞争对手众多、决策时限短暂”等工作特性,建立了重大项目招商“一站通”机制,具体包括出台并落实重大项目招商引资“1+5”系列政策,先后为海斯坦普、普洛斯、迪卡侬、联想、巴中贸促会总部及红珊瑚药业项目等10个大项目落地开辟了“绿色通道”,涉及投资总额达15.27亿美元。东莞整合招商服务力量,成立大项目招商工作办公室,对重大项目洽谈、签约、批文、动工、投产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建立“网上投资促进业务管理平台”,统筹收集各镇街(园区)可用土地、厂房、办公楼等招商载体信息,加强招商资源的统筹。
项目进来后,如何促进落地又是一个新课题。东莞在这方面创造了东莞速度。东莞开展“三重”建设以来第一个投产的重大项目海斯坦普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10个月,从投产到决定增资扩产只用了12个月。
“东莞速度”的背后是东莞这几年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创造良好的营商服务环境的努力。一方面,东莞便捷办理项目审批,对银行资信证明、投资方董事会决议等非必要性申请材料进行精简处理;对外资项目合同、章程及批复实行格式化、电子化办理模式;制定标准化的材料清单,方便投资者办理业务。另一方面,东莞灵活运用政策,安排专人跟进重大项目审批,加速项目审批。据统计,2013年投资总额超5000万美元上报市重大办的28宗项目,23宗已经办理外资批文,办理率82.1%。
创新支持政策 提出109条先行先试措施
从2008年8月东莞被确定为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起,东莞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路已经走了6年,基础性的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怎么提升转型成效成为东莞的新课题。
为此,今年5月6日,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东莞市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四大体系”实施办法》。“四大体系”包括建设加工贸易中小企业产业提升综合服务体系、加工贸易中小企业内销综合服务体系、加工贸易管理服务体系和开放型加工贸易监管体系。
制定该项政策的有关部门表示,《办法》提出109条先行先试措施,这些措施中,40%即43条为东莞原有措施实践后的提升优化,60%即66条为新措施、新资助、新手段。创新在“四大体系”的各项政策中随处可见。比如中小企业产业提升综合服务体系中提出外贸转型升级支援服务中心,这是东莞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中心将优先集聚“工业设计、生产力提升辅导、服务外包”等公共资源和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研发、工业设计、品牌创建、生产力提升辅导、融资创投及人才培训等“一站式”服务。
“四大体系”是东莞建设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举措。各有关职能部门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度的部署要求,落实各项举措,取得了初步成效。比如,中小企业产业提升综合服务体系提出的外贸转型升级支援服务中心,将亮相今年加博会,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机器换人”辅导等“一站式”转型升级支援服务。(戴双城 周采妍)
专家观点
不断创新是东莞转型升级关键
东莞这几年在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过程中,确实推出了很多创新性的举措,比如说不停产转“三资”,提升办事效率等,成效很显著,尤其是去年以及今年的一些大项目纷纷落地东莞,东莞吸引了很多这些外资。这是东莞政策创新的结果。东莞的转型升级需要创新。
其实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些大项目为什么来东莞,东莞有什么因素吸引了他们,东莞怎么才能留住他们?所以,东莞还需要在以前创新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让来的企业发展好,让没来的企业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