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城乡规划局:中心城区不存在”老大“之争

19.10.2015  10:15

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欧阳南江前日率队做客本地访谈节目,就城市规划问题与市民互动。备受关注的《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将南城定位中心城区的主中心,一直引发民间热议。就此话题,市城乡规划局有关人士表示,城市主中心与副中心是指一个特定的区域,不存在中心城区老大之争的问题,而是为了让各个街道实现优势互补。

此外,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东莞规划了7个大型交通枢纽,衔接3条国家铁路以及4条城际轨道,可以快速连接到珠三角乃至全国各地。

目的是让各街道优势互补

根据《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南城被定为中心城区的主中心,东城、万江等都被定位副中心。这一规划一直引发民间的热议。有家住万江的网友就担心,万江被踢出中心区,其发展会受到影响。

对此,市城乡规划局称,城市主中心与城市副中心是指一个特定的区域,不存在中心城区老大之争的问题,而是为了让各个街道实现优势互补,使之成为“区域综合服务中心、高品质生态宜居城区”。

市城建规划设计院有关人士表示,中心城区采用 经济 区的理念,加强对四个街道统筹规划建设。具体来说是打破行政界限,来考虑现有发展的基础条件,包括空间的区位,资源的特色,来进行定位差异化和互补,通过功能的合理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布局的优化调整,共同把中心城区做大做强。 

轨道站点在中心区会较密集

轨道交通是市民关注的另一大热点话题。总规划中,在东莞境内40公里长的莞深快轨是一大亮点,这条线路将为打造珠江口东岸“创新走廊”提供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支撑。在节目中,有市民提出,莞深快轨为什么不取直线经过寮步而是绕道生态园?市规划局相关人士称,莞深快轨在东莞境内的选线并未最终确定。

市城乡规划局相关人士透露,东莞规划了四条轨道交通线以及三条预留通道,分别衔接规划的7个大型交通枢纽。通过这7大枢纽,衔接3条国家铁路以及4条城际轨道,可以快速连接到珠三角乃至全国各地。这7座复合式大型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分别是:东莞汽车客运总站、东莞东站、东莞站、望洪站、虎门站、虎门南站和塘厦站。

轨道站点的设置,在镇街中心区会比较密集,一两公里一个,周边地区就三到五公里一个。

将新建第二批天桥

目前,东莞全市共有40多个不同等级的公路客运站,大部分镇街是“一镇一站”的格局。在结合轨道交通规划基础上,东莞市将保留客运总站、东站、南站等部分高等级客运站公路客运功能,新增建设东莞站汽车客运站、虎门客运站,形成分布合理、服务均衡的10个公路客运枢纽的格局。

此外,继去年启动市区新建10座人行天桥项目投入使用后,今年启动第二批新建12座、完善1座人行天桥项目。据悉,第二批人行天桥将预留电梯的建设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