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多数镇街入户申请猛增 多为超生二胎

21.07.2015  09:40

[ 摘要 ]计生人员表示,先上户再交费,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或增大。

塘厦镇公安分局办证大厅门口,预约派号桌前排起了长龙。

上周,东莞市公安局、计生局落实省有关政策,联合发文:“东莞市民申请入户,计生证明不再是强制条件。”昨日,记者分赴东莞市32个镇街,在当地公安分局的办证大厅内,多数镇街都出现了入户申请猛增的现象。多数镇街办证能力有限,再加上恰逢二代身份证的换证期,让办证大厅工作人员显得捉襟见肘。

“上环入户”备受诟病

前几年,南都记者不断接到东莞居民投诉称,东莞32个镇(街)都在实行“超生小孩想要入户,除了交社会抚养费,还要先上环或者结扎”的政策,这一政策吓退了不少父母,让许多超生的东莞孩子一直沦为“黑户”。

2012年南都系列报道“上环入户”这一现象时,曾找到东莞市各镇街相关的政策规定:除了身体状况不宜上环且持有计生部门的相关证明者之外,其他人在办理入户手续时,已育妇女必须提供上环证明。根据东莞此前的积分入户政策,入户候选人员须提交女方现居住地镇街或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查环查孕证明》)。而且,东莞户籍的育龄妇女在已育一个子女之后,也要首选上环进行避孕节育。根据东莞的计划生育管理规定,“每季度对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一次环情、孕情检查”。

东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局方面对此回复称,根据省人口计生委对《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解释:“首选”是指在计划生育部门指导下进行的选择,而不是无条件的“自由选择”更不是“放任自流”。应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指导下,负责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节育方法。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无论是对妇女的身心健康还是对夫妻的生产、生活都是有好处的。同时,也是公民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所必须的。因此,对于已生育一个子女的育龄妇女,推广首选放置宫内节育器(即上环)。

7月15日东莞市发文落实政策

从7月15日开始,一则“东莞入户不再要求上环”的消息在东莞居民的微信圈广为流传。旋即,南都记者获悉,当天东莞市公安局、计生局落实省有关政策,联合发文给32个镇街及松山湖开发区的相关部门,“东莞市民申请入户,计生证明不再是强制条件。”

7月16日和17日,东莞市常平镇、清溪镇等多个人口大镇就开始接到许多当地居民的咨询,当地公安分局在与当地计生、社区等部门沟通协调后,已经有镇街陆续开始落实这一政策,“就是居民申请入户,计生证明不再是强制条件了。”

7月20日,南都记者分赴东莞市32个镇街,在当地公安分局的办证大厅内,多数镇街都出现了入户申请猛增的现象。

“超生入户政策落地真是及时雨”

“超生入户政策落地真是一场及时雨啊!”昨日下午,在中堂镇公安分局办证大厅内,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认真地为孩子入户填写表格。夫妇俩告诉记者,前天他们从媒体上得知东莞开放入户与上环取消挂钩的消息后,两人马上请假一起前来为孩子办理入户。夫妇俩说,他们正在办理的是第二胎申请入户,此前孩子出生后,因超生一直是“黑户”。

在清溪镇公安分局办证大厅,罗女士抱着两岁的儿子、丈夫牵着五岁的女儿前来办理入户申请,“以前因为是二胎,又不愿意上环,所以一直没有办理儿子的入户手续,现在听到朋友介绍,赶紧带着资料过来申请。”

这种情况也得到了塘厦镇、凤岗镇、大朗镇、清溪镇等镇街公安分局办证大厅工作人员的证实,“从现有提交的资料来看,多数都是办理二胎申请入户,”清溪镇公安分局办证大厅窗口负责人张警官分析,“单独二胎”政策是去年才实施的,而现在提交申请的多数小孩都超过两岁,“此前可能都是因为需要提交计生证明而无法入户。”

现场走访

常平

每天加班办理未来或限号

昨日下午6时许,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可常平分局窗口办事大厅内依然挤满了人。常平是入户政策率先与结扎和上环脱钩的镇街,此举曾受到群众的表扬。也正是因为提早脱钩,入户业务一直都是任务比较重的窗口。

“这几天的业务量上升得厉害,从上周五开始,办理窗口业务的工作人员都是要加班办理。”窗口的负责人说,目前办理入户业务还是每天来多少就办理多少,没有限制。昨天已经叫工作人员重新调整叫号机,适应因入户业务增量带来的改变。

户政业务窗口的负责人介绍,工作人员少,加上办事大厅面积又不大,每天都是挤爆棚。这几天增加的业务量让工作人员都吃不消。因为常平是东部大镇,业务量都比周边镇街大,以后根据上升的业务量,也可能采取每天限制办理,具体限制多少,要根据实际量来定。

虎门

市民可到派出所办理无需扎堆到分局

昨日下午2时30分许,虎门公安分局办证大厅内,前来办证的市民并不多,且绝大多数都是办理境外出入证业务。仅有的一个户政业务窗口,也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在柜台前,鲜有市民问津。

“我们分局也已接到上级部门的文件指示,现在已经开始按新政策受理市民为孩子办理入户手续的业务,”户政业务柜台的工作人员表示,虎门公安分局与别的镇街分局不同的是,前来办理入户手续无需要求市民来到分局办证大厅,该项业务早已下放到辖区各个派出所,“市民只要准备好相关资料,前往户口所在地的辖区派出所办理即可,不用集中到分局来办理。”

虎门作为东莞第一大镇,人口数量也是位于全市前列,下辖太平、博涌、南栅、北栅等多个派出所。昨日下午3时许,南都记者前往龙眼派出所走访时,未见到扎堆办理入户的市民。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市民只需持相关证件材料到办证窗口填写申请表和登记表,即可办理入户手续,无需盲目扎堆办理。

茶山

入户业务爆棚带旺了复印店

“我家生意从没这么好过,上午就把矿泉水库存都卖空了,连绿茶也卖完了。”昨天上午,茶山镇公安分局办证大厅旁,一复印店的老板说,昨天一大早来办理业务的市民数量格外多,中午苦等在门外的市民,把他家的矿泉水和饮料都买走了。老板介绍,昨天一天他复印了数百份资料,收入是平时的3倍多。

为了给孩子入户,市民袁小姐与丈夫昨天早上不到9点,两人就来到办证大厅,准备复印各种证件。“那时门口已经聚集了几十号人,后来人越聚越多。”袁小姐说,后来工作人员开始发号,并设立了隔离栏,秩序才好转起来。好不容易排到自己,工作人员在核对了资料后表示:“资料齐全已经受理,可以回家了,过两日会有电话通知。”袁小姐感慨道,自己从填写申请表格到递交所有资料,前后不到10分钟,但在复印店复印资料和排队却等了一个多小时。

提醒

5岁以上小孩入户还需等等

听到“东莞公安计生部门发文明确不得把上环结扎和入户挂钩”的消息后,茶山镇卢边村的卢先生第一时间赶到了公安分局为孩子办理入户,“不过,民警说一些政策还不完善,要我再等等,我的孩子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入户啊?”

卢先生的女儿今年已经8岁了,已经在某私立小学读二年级了。因为是超生,又因为各种原因,卢先生的女儿一直没有户口,是名副其实的“黑户”。

“小孩刚出生想去入户,就说要上环才能入户,而且又要交社会抚养费,我就一直等,这一拖就拖到了七八岁。”因为没有户口,孩子不可以入读公立学校,卢先生托人找了个民办学校读书,不过又没有学籍,“以后读高中、考大学都是问题。”

听到“东莞公安计生部门发文明确不得把上环结扎和入户挂钩”的消息后,卢先生非常高兴,“妻子身体不好,不能上环,等了8年都没给孩子入户,希望这次是真的。”昨日一大早,卢先生就准备齐全相关资料来到茶山镇公安分局办证大厅。“针对5岁以上小孩申请入户,需要市公安局的审批,相关的细则也没有制定下来,分局现在还不能接受你的申请。”户籍民警对卢先生解释道,民警建议卢先生留下联系方式,等到有相关政策指引时,再通知卢先生前来办理。

“没办法,只能再等等了。”卢先生叹了一口气,“孩子要上学、将来要买社保,只有上户口,迟迟得不到解决让人着急,现在终于让人看到一点希望了。”

随迁重新上户

不在新政之列

唐女士的小女儿今年已经6岁,一直因为无法提供上环的计生证明,孩子的户口迟迟未能在东莞上成。

唐女士是湛江人,老公则是东城柏洲边本地人。夫妇俩人育有一儿一女,大儿子今年11岁,小女儿今年6岁。据唐女士说,小女儿出生后,未能上户东莞。“我早在2011年就向东城柏洲边管理区以及东城公安分局提交了上户的材料。”唐女士说,材料中唯独少了一份计生证明。“主要是因为我身体不好,不想上环,所以计生证明迟迟没开,女儿在东莞的上户问题屡屡被卡住。”

唐女士说,眼看着女儿渐渐长大,上学问题成了难事。“我就想着先在我湛江老家上个户,等条件成熟了,再把女儿的户口迁移到东莞来。”唐女士就于前两年通过关系,让女儿随同自己在湛江老家上了户。

上周,得知东莞实施上户与计生证明脱钩的新政,唐女士异常兴奋。“我就想我女儿这回肯定能把户口迁回东莞。”唐女士说,在上周五,她接连跑到柏洲边管理区以及东城公安分局咨询,结果答复都是让她很失望。“他们说我女儿的这种情况不在新政之列,依然需要计生证明。”这让唐女士非常沮丧。“要是早知道,我肯定不会让女儿在湛江上户了。”

对此,东城公安分局的相关负责人证实,东城已于上周五实施了上户与计生证明脱钩的新政,为尽快帮东城的居民办理这项业务,分局已经安排了足够的警力,加班加点。“东城还没有采取限制办理的政策。”至于唐女士所反映的情况,该负责人说,随迁重新上户并不在此新政之列。

疑问

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增大?

按照新的政策,无论新生婴儿是否在计划内出生,只要凭《出生医学证明》、父母婚姻证件和户口簿即可办理户口。这样也给超生征收社会抚养费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此,石碣公安分局户籍办理民警表示,在办理户口登记手续后,公安部门也会将办理情况和相关信息通报给同级计生部门,作为其征收社会抚养费的依据。“不过,一些细则还没有出台,我们也在等市局的具体措施。”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计生工作人员对南都记者表示,根据《计划生育法》和《广东省征收社会抚养费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计划外生育人员必须征收社会抚养费,这与目前实施的户籍新政是没有冲突的,即计划外生育人员无论是否办理了落户,都应该按《条例》的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不过,以前必须先交费后计生部门出证明才能上户口,现在是先上户口再交费,征收难度就大了。”

那么,计生部门会不会采取措施加大征收力度?南都记者昨日分别向石碣、石龙、茶山、企石等镇的计生部门了解情况,得到的答复是,征收社会抚养费是有法律条文的,必须执行。至于今后如何保证征收力度,多个部门均表示,“还要等市计生局出台相应的政策细则。”

本版统筹:南都记者 寇金明

采写:南都记者 寇金明 唐建丰 何永华 刘辉龙 莫晓东 蓝信光 徐章龙 实习生 汪思婷 通讯员 曾丽娟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