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朗百年古墟失而复得
■经济地理
大朗镇的保安古墟位于蔡边村与水口村交界处,全长150米、宽3.3米,始建清朝。保安古墟曾是南北朝时期东官郡城的所在地,直到改革开放前,保安古墟还异常热闹。改革开放后,蔡边村大力发展实业,建厂房,以致古墟中落。2009年底,恰逢全市开展“三旧”改造,蔡边村投资2000多万元将旧厂房改造成仿古步行街,再现当年保安古墟的繁华商贸胜景。步行街于2010年改造完工。
百年古街古墟
保安古墟于1916年开设集市。墟日为农历逢二、五、八,两侧古商铺高度一致,木质架结构,青砖门面,内墙泥砖结构。墟内设有土榨油厂、饮食店、米铺、屠宰场、打铁铺、碾米厂、布匹店、陶瓷店、木材店、杂货店、药材店等。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古墟曾被日寇焚烧殆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村民逐步重建,状似清代建筑风格,保存原貌店铺20家,室内木阁楼,门前出檐卷棚,用木栅栏和插板门,面貌保存尚好,古街道仍见部分麻石路面。1957年停止集市,2004年1月8日被列为东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记者在仿古步行街看到,步行街的建筑将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与岭南地区建筑特色巧妙结合。“盘古庙”、“钟氏宗祠”、“福德堂”、“仿古商业步行街”、“平安钟”等建筑构成了古色古香建筑群。
盘古庙位于蔡边村盘古庙路,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建筑雅致,上绿瓦,下青砖,门面红石,由主殿和左右侧殿组成,砖木石结构,面阔14.4米,进深14.7米。盘古庙始建于明末清初,2006年12月重建,庙前新建一百平方米的“放生池”,整体布局、结构完整,主殿供奉有玉皇大帝、盘古公等塑像,侧殿供奉有观世音菩萨。每逢初一、十五,许多村民前来烧香朝拜。庙前有棵大榕树,树龄有二、三百年,如今许多男女老少,在庙前乘凉、休息。
走在蔡边仿古步行街上,浓郁的现代商业气息在人们的身边卷起阵阵声浪,你慢慢走着,习习的古风好像也跟随而来,一路为你清唱。历史古迹是文明留下的符号,人们尊重它,保护它,利用好它,这是对文明最好的传承。
投资2000万改造
说起建筑仿古步行街的初衷,蔡边村有关人士曾追溯了蔡边村的一段历史。“现在步行街的原址是南北朝时期东官郡城的所在地保安古墟,仿古步行街的构建,就是要把保安古墟的历史价值保存下来。”
据介绍,蔡边仿古商业步行街总占地23亩。该地原是改革开放初期建成的工业区,由于厂房逐渐老化,原工业区内的厂商纷纷搬离到新的工业区发展。为了使空置的旧厂房适应现代工厂的发展需要,村委决定把整个工业区的旧厂房拆除,修建一条商业步行街。
仿古步行街在2010年建成,当时,改造前的旧厂房只能以6元一平方米的价格出租,步行街建成后,商铺的租金可达30元一平方米,租金涨五倍,并很快在近百家商铺中有七成的出租率,六层楼高的平安楼也全面进入招商程序。
步行街的商铺分布于四栋连廊骑楼形式的建筑内,在2010年已有银行、药业、餐饮等项目进驻该区,商业气氛浓厚。“我们不仅看准了步行街对本村消费的聚集效应,还看到它对周边一些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仿古步行街熙熙攘攘的人流物流是我们投资的最大动力。”步行街一家糕点店的负责人说。
年届六旬的蔡边村民钟伯说,古代蔡边村就因为拥有一条繁华街区保安墟曾繁华一时,各种店铺林立,而这样的繁华胜景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那时蔡边是一个趁墟(集市),逢二、五、八,大朗、黄江等其他周边镇区都来这里赶集。”随后,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蔡边村大力发展工业,兴建厂房,蔡边村保安墟昔日的繁华已远去,但仍然存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蔡边用文化来支撑仿古步行街的生命力,借助历史文明,将新的发展元素注入这片古老的土地,将当年商贸繁华的古墟通过结合现代商业的特色重塑于今。
(黄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