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妈妈”陈丽芬走了,她曾被人民网称为“热心公共文化服务的代表人物”

21.03.2021  06:56

被众多外来务工人员亲切唤作“东莞妈妈”、曾入围2019年“中国好人榜”候选名单的陈丽芬,再也无法和莞城金韵台艺术团(以下简称“金韵台”)的团员们一起为市民群众带来公益演出了。3月17日上午9时许,芬因在楼道摔倒抢救无效去世,享年87岁。

1934年出生的陈丽芬在退休后,于2007年4月创办了金韵台艺术团,她担任艺术团团长。金韵台14年如一日为市民群众送上公益演出,成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展示自我、嘘寒问暖的“”。陈丽芬的事迹在东莞传为佳话,她被人民网称为“热心公共文化服务的代表人物”,还获得了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广东省优秀文化志愿者”和“广东好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芬姨改变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人生

陈丽芬,除了许多人叫她“妈妈”,熟悉她的人都会叫她一声芬姨。芬姨退休后,看到那些外来务工人员在东莞工作的艰苦,也没有娱乐消遣,就希望能给他们带去欢乐,为他们搭建一个休闲、娱乐、交流、学习的平台。“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来到东莞参加城市建设,他们背井离乡与我年轻的经历十分相似,所以我很想帮助他们,让他们在东莞有一个家的感觉。”芬姨生前曾说。

2007年,金韵台成立之初,芬姨自掏腰包购买设备组织活动。随着金韵台的规模越来越大,莞城街道为其划出一处固定演出场所,每逢周二、周五晚上,演出就会在文化广场凤凰之约舞台如期而至。这些演出均为公益活动,不计任何报酬,多年来已累计上演过千场,有着大量忠实观众。

金韵台还走出文化广场,去到社区、工厂,更走进其他镇街为市民群众演出,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在芬姨的带领下,金韵台成为了莞城的群众文化团队中规模最大、参与群众最多、影响力最广的团队。

金韵台囊括了各行各业、五湖四海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凝聚在一起,团队充满正能量,不少团员在金韵台这个平台得到成长,作为群众业余文化艺术团,金韵台起到了示范榜样作用。”莞城文化服务中心群文股股长林静说。

芬姨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鼓励着年轻一辈努力创造美好未来。多年来,金韵台吸纳了过百名外来务工人员,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不少人都成长为专业演员。另外有的团员因此成为商业人士,有的成为了教师。

如果没有金韵台这个平台,我可能一辈子都在卖报纸,金韵台改变了我们许多人的人生。”因患小儿麻痹症身高只有一米二的河南小伙子张卓说,他以前一直靠卖报纸维持生计,因缘巧合下在2010年加入金韵台,热爱唱歌的他在金韵台锻炼了能力,后来独立承接其他商演,更成立了自己的文化传播公司。

团员们心中无微不至的“妈妈

芬姨除了一门心思放在金韵台艺术团上,助人为乐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芬姨在平日里对团员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许多团员生活、工作上遇到困难、迷惑也会找芬姨,也喜欢跟芬姨谈心,芬姨总是自己的“妈妈”一样,尽力帮助他们。

据金韵台的团员介绍,团里有人生病没钱看病时,芬姨总会慷慨解囊;有的失业,芬姨也会在日常搜集就业信息提供给团里有需要的人;有的有家庭矛盾,芬姨也会出面调解。“芬姨是一个很热心、有爱心的人。”张卓说,很多团员即使离开了东莞,也不忘在节假日发祝福的信息给“妈妈”。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芬姨助人的一个价值观念。在芬姨身上可以体现出服务公共、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事业和公益活动的助人为乐精神。芬姨曾说过,帮助别人,自己开心,别人也开心。

林静说,近些年,芬姨虽然有病在身,手脚不灵活,但她仍会每天在金韵台的微信群里用文字给团员问好、了解艺术团的事情。而从前为了让金韵台发展得更好,芬姨还跟别人学起了电脑和刻碟技术,而QQ、微信等通信软件也能灵活应用。芬姨独立自主、坚韧好学的精神让人敬佩。

金韵台是我的精神支撑,芬姨更是我们所有团员学习的榜样。芬姨乐于助人,还带领我们做很多公益的事情。永远充满正能量的芬姨,值得我们学习。”金韵台团员叶飞表示,团员们对于芬姨的离世感到惋惜、不舍,但芬姨大爱、无私的精神会一直陪伴着他们走下去。

文字:韦琼 通讯员 余文诗 陈斌

摄影:莞城供图

编辑:张叶